1. 時間倉促。 整個第二卷寫得非常快。對比第一個版本,寫的非常差。 少了很多對人物的刻畫,也少了前後文人物和情節相對應的設計,劇情進展太快,太空。 2. 本末倒置。 整個第二卷,過於強調安全區的發展,導致主角小隊的人物刻畫空洞,人物之間少了對話與交流。 3. 第二卷少了“好奇寶寶”人物。 文中有一個好奇寶寶,可以引出話題,間接向讀者傳遞信息。減少旁白說明,增強代入感和閱讀體驗。 人物根據話題展開交流,也能通過話語塑造人物性格,還能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原本,我是打算在第二卷中間,讓許正義加入小隊的,但因為零的高戰力導致小隊執行的任務危險性提高,上級自然不會答應讓一個小男孩加入小隊,沒有合理性。 而且,第二卷寫著寫著,特別組成了九科的代名詞,是九科明麵上的身份。也正是因為多了這一層設計,許正義是不可能加入特別組小隊了。 這種好奇寶寶人設,不能安排為薑淩和零。零不用說,人設違背。薑淩則是設定為老成謀國的隊長,回答好奇寶寶的“前輩”。 寫到後麵,我發現沒有好奇寶寶,導致小隊形象塑造欠缺,我臨時起意,安排失去隊友的王剛加入小隊,讓薑淩當好奇寶寶……但因為時間倉促,沒能展開。 4. 王剛人物塑造的欠缺。 王剛,本卷是完全側麵或者是沒有性格塑造,畢竟是臨時拉進來的(笑),小隊前衛的定位。 因為隊員全部“掉線”,王剛認為自己無法擔任隊長。因此最開始我是打算給他安排成嚴肅、保持距離、一馬當先的九科前輩。 但寫著寫著,後麵隊友又“上線”了,因此我想著這時候的王剛,應該是解開心結,臉上時不時掛著笑容的靠譜前輩,所以就有了在醫院薑淩調侃到他身上的舉動…… 王剛卸任隊長引發特別組人員調整;薑淩在城西時,王剛主動去市中心報復性獵殺感染體……原因我都沒有在正文中直接寫出來。 5. 既然明白第二卷的種種不足,為什麼不再花點時間打磨打磨呢? 因為我想快點結束前期的劇情。 從21年夏天到24年冬天,我的思維始終停留在前兩卷裡,對其中的種種不滿意也時有出現,什麼這個想法很傻,那個設計不合理……改來改去的,劇情是一點也沒有推進。 趁著過年休息,必須逼自己一把,快點進入到後麵新的劇情當中。 年後找工作上班就沒有這麼好的寫作環境了…… 6. 關於第三卷的安排。 第三卷在本書中算是一個過渡階段: 薑淩從小隊長到長官的變化,領導魅力。 主角團的人物補充,前兩卷薑淩的人脈將開始得到體現。 亞子的到來,保留她人性善良的一麵,壓製邪惡人格。 大背景的鋪墊,環市中心防線,市中心隔離區,城北、城南、城西和城東的安全區建設。 7. 今天是除夕,給大家送上祝福。 又是一年新春到,祝大家在甲辰龍年,大吉大利! 九紫離火運,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