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悟道(1 / 1)

證道之神 胡九法 2408 字 2024-03-15

“同學你好,我叫白渡,渡人渡己的渡。”白渡和麵前看起來濃眉星目的林仇打了招呼,雖然林仇丟在人群中找不到,但他長得還是比較有特色,比較耐看,白渡總是能在人群中發現特殊的存在,一眼就看到了林仇的與眾不同。   “白渡同學你好,我叫林仇,仇恨的仇。”林仇聽完他的自我介紹,就以同樣的方式回答了白渡,但回完就把頭轉過正麵,沒再看白渡,白渡看他這個架勢,也沒再自討無趣,把湊過來的腦袋收了回去,但他也選擇沒和身邊的人說話,學起了林仇的正襟危坐,麵向前方。   沒一會看起來隻有中年的夫子就帶著兩個書童進了教室,一個個少年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閉嘴,不再說話,對於夫子他們還是相當尊重,因為這個認字學習的機會對大部分人來說都來之不易,對於林仇來說更是如此,有很多人的家裡其實根本供不起他們上學堂,所以有不少人習字讀書是在各個門派中進行的,宗門如果不教這些人認字,連一本功法都沒辦法看懂,就別說成為修士了。   林仇心中還是有些慶幸的,慶幸自己擁有這個習字修行的機會,但又因為這個機會是由屍山血海鋪墊出來的,他的心中這兩股情緒碰撞,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後總有機會知道如何處理。   另一邊夫子讓他身側的書童分發筆墨紙硯打斷了林仇的心思,隨後說道:“這筆墨紙硯隻有第一次上課才給發,如果想要更好的就去宗門裡供應處購買,我是你們的夫子,但你們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隻需要我是你們的夫子就好。”這位夫子臉上蓄了胡須,讓他的臉看起來更有威嚴。   夫子那如同老鷹般銳利的眼神掃過教室裡每個人,包括正在發放筆墨紙硯的兩個書童,看著下麵老老實實做好的學生們,夫子滿意的點點頭,繼續說道:“在魔宗,你們一定要知道的一條規矩就是,永遠不要有過大的好奇心,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叫‘好奇心害死貓’,如果不想惹出什麼事端,對於一些事情就不要隨隨便便打探。”   底下的學生包括林仇在內,同時回答了一句“是”,林仇聽懂了這夫子的用意,敲打剛才那幾個在八卦的同學!雖然這間教室有幾個聰明人,但他們絕不會去提醒那幾個人,如果提醒他們被反咬一口,那就得不償失了,這段時間和尉遲晚的相處讓他明白,說話也是一門藝術。   那幾個八卦的學生,可能在以前留下的底子,不過這裡是魔宗,在教室中光明正大的八卦一些宗內的事情,當然魔宗不介意幫助他們“根治”,那幾個學生也聽出了夫子的敲打之意,有兩個調皮的,用手捂住嘴做出噤聲的動作,另外幾個則是低下頭,臉上有羞憤帶來的紅暈。   夫子見此,便不再理會那幾人,一句敲打如果他們聽得進去就聽進去,聽不進去自然會得到該有的懲罰,即使是以生命為代價,自己隻是一個魔宗中教人認字的夫子,做到此就仁至義盡了。   下麵的林仇翻了翻書童發下來的筆墨紙硯,其中夾著一本書,大概是習字用的書本,將這本書放在最上層翻開第一頁後,就老老實實地坐著聽夫子的話,跟隨夫子學習文字。   -----------------   時間飛速流過……一轉眼,林仇已經在魔宗度過了一個四季輪回,期間和白渡成為了好朋友,也了解到白渡的家人也是魔修,還有其他幾位比較好的朋友,雖然這期間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一群人總比自己一個人經歷更有應對之法。但這一群少年裡,隻有林仇的心性是最沉穩的,他經歷過那個痛楚,又有人引導,他才能有今天的心性。   不過這一年來林仇開始白天修煉魔宗的基礎功法,他放學後便在自己的院子裡修煉那本《陰陽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觀想陰陽,煉得陰陽之力,林仇在仔細研讀後發現這不隻是一本內煉功法,後麵還有相應的招式和心法,看到這些林仇欣喜若狂,如果是別的功法,還要花費錢財去買招式功法,這對林仇來說是天大之喜,就是不知道這本《陰陽書》最後到底有什麼結果。   《陰陽書》將這一陰一陽互相交纏形成的圖案稱作太極,林仇借助觀想太極圖和陰陽之力的此消彼長悟到了很多東西,這個世界也是由陰陽組成,他結合著一年前的經歷才發現,在名門正派裡的人未必是好人,在魔宗中的人又未必是壞人,好壞的定義隻是因為他們互相對立,由此產生了兩極相反的概念:善惡。   林仇明白,一年前的自己深陷在一方的天平中,不明白善中有惡,惡中又有善,隻是單純的認為正派就必須要做好事,但是這又何嘗不是人們給正道修士加上的枷鎖,在正道修行就被給予了厚望,被高高抬起,視作救世主。   現在的林仇更加肯定了自己那時候的選擇,如果選擇了正道,自己也一定會被這個枷鎖束縛住,報仇成功後的自己也一定不會選擇進入魔宗,因為人們的成見一定會束縛住那個自己,讓自己一輩子不能夠安寧,活在指責中。   這一年的夢魘已經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在天邊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就醒過來運轉體內的陰陽之力從而讓自己冷靜下來,這也讓他的修煉速度比同時期的同學快了不少,不過他懂得藏拙,把自己真正的實力藏起來,隻讓自己排在中間的位置,不讓自己的鋒芒展露,畢竟樹大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