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劍內暗語意何為(1 / 1)

揚鈴決 黎安易 3460 字 2024-03-17

????淩清秋跨過宅檻,一進院,正中一條青灰色石磚路直指廳堂,廳門為四扇暗色的扇門,中間兩扇微微開著,隱約瞧見屋內主位上的大紅喜字。   廂房的菱格紋木窗也開著,遊廊西麵不遠坐落一處八棱形亭子,亭外便是青磚宅墻,東麵幾根長長的竹竿架上擠滿了花藤,綠葉子襯著紫紅色的花朵隨風散香,讓人站在院內便覺輕幽撲鼻,整座宅院一塵不染,盡顯莊嚴典雅。   淩清秋左右打量了一圈,嗯,不愧是馮宅,比他的方寸住處大的多了…   ???“宅夫人,這東邊種的何種花?味道雖清新淡雅,但顏色卻嬌艷的很,和宅院的修建品風截然不同啊。”淩清秋抬手指了指不遠處的竹架問道。   ??“此花名為域角蘭,許是野鳥銜著的種子落地長出來的,我兒三歲起便患有喘癥,聞不得香薰之物,但聽郎中說這花能抑製我兒的病疾,便任著它長了。”   ??“域角蘭…喘癥…夫人,可否允我去令堂內室查看一番?”淩清秋問道。   ?“東側那間,淩半仙請便。”   ???淩清秋走進屋子,見其以青墨磚為地,金縷板為頂,屋內一側放著床榻,被褥疊的整整齊齊,床榻旁墻角處擺著一盆嬌滴滴的域角蘭,門對側立著方邊櫃,上麵擺滿了玉器瓷瓶。   “真是個多金少爺啊…”他摸了摸自己腰間半癟的錢袋子,又掃了眼這些金貴物件兒正感嘆著,突然又覺得哪兒不對勁兒,淩清秋把目光移到一支窄口瓶上,瓶與瓶之間排列的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唯獨這支瓶…瓶身圖案怎麼是歪的?   “夫人,這櫃上的瓷瓶我可否近些看看?”   “都是我兒的平常物件兒,淩公子隨意。”夫人隨口道:瑩兒,快去備茶。”隻見其身旁的隨從看了眼淩清秋便出去了。   淩清秋謝過夫人,便邁步上前,先看了看最上層的瓷瓶,瓶身映著絹合百景,瓶口圓潤規矩似暗有清遠之氣,瓶體通透泛光襯得百景圖生動躍然,淩清秋心裡暗暗感慨“這瓶子的身價估計夠我花好幾輩子了…”又向下掃了掃,清花水觀音、將汝瓷花…瓷瓶都個頂個的精致,瓶身的瓷畫都是些風景江山,果然大戶人家觀賞的瓶子都如此雅致俏麗。   他又把目光望向了那個歪著圖案的窄口瓶,躬著身細瞧了半晌,像是要透過瓶身看出什麼,隨即眨巴眨巴眼睛,收回了探出的身子,   “夫人,最頂層的瓷瓶真是神采乍現啊”淩清秋回頭嘆道。   “公子言重了,隻是我兒平時愛集些稀罕物件,這隻殷赤瓶正稱了他的心意,便置在這罷了。”夫人回道。   聽見此瓶名為殷赤的淩清秋忽的愣住了,他轉過身去看著殷赤瓶,“父親下葬之時附於手心的紙條中所說的殷赤瓶?為何會出現在這…”淩清秋心裡想著,隨即腦海中湧現了那段回憶…   數月前,瑞涯莊。   “爹,兒子無能,未能料到您在異鄉遇難,日後定會查出殺害您的兇手為您報仇雪恨,爹,我錯了,我應該隨您出莊的…爹…”淩清秋跪在棺前,望著棺內麵無生氣的淩瑞痛哭流涕,他痛恨自己為何執著於練劍而不隨父親同赴絹合都,又為何找不到行兇者一絲一毫的線索,為何父親執意出莊,為何…   “秋兒,該起身了…”身旁淩瑞弟弟淩峁輕聲提醒道。   “讓我再看看父親…”淩清秋握緊淩瑞早已失溫的手,實在不願相信前幾日還容光煥發的父親此刻竟和他天人永別。   忽的,淩清秋覺到從掌心傳來的異樣觸感,他抹了把淚,揉了揉哭到酸脹的雙目,低頭看向棺內淩瑞的手心,袖口處隱隱似有物,他試探著揪住那物一角,從淩瑞僵硬的手中緩緩抽了出來。   “這…這是什麼?怎麼會有紙…紙條?”淩峁見此場景在旁瞪圓了眼珠驚異地說道,眾人也紛紛跟著抬頭。   淩清秋眼中淚依舊像是斷了線的珠子般滑落,雙手也不聽使喚顫顫巍巍地打開那被攥的不成樣子的紙條,上麵似用血跡寫著:   “吾身將逝,傳白羽於清秋”。   淩清秋看著眼前的紙條,一筆一畫赫然都是父親的筆跡,這是生死危難之際父親留給他的。   淩峁見狀上前一步問道:“紙條上寫了什麼?”   “父親把白羽劍留給了我…”淩清秋握緊紙條哽咽回道。   淩峁微微低頭嘆了口氣,抬手輕撫著淩清秋的背,平慰道:   “兄長生平懲惡揚善無愧於心,那握在手裡的白羽劍跟著他掃遍了天下不平事,如今你的父親已故,臨終前托付於紙把那柄劍留給了你,想必也是對你有所期待,延汝父之誌,行汝父之風,還願不枉汝父之所望…”淩峁一邊說著,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   淩清秋摸了摸紙條上的血跡,猛的跪在棺前,隨即又低頭沉默不語,此時周圍的人也靜的出奇,就連窗外枝椏上的鳥也不再嘰鬧。   片刻後——   淩清秋忽然抬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向著淩瑞的方向說道:“父親,孩兒知道了。”   淩峁抬頭,望見淩清秋被淚水浸濕的眼,日光透過縫隙撒在他身上,猶如一束金光,閃爍著決然與堅定。   夜晚,   明月高懸,銀瀑如霜。   以往燥熱的風多了些涼意,淩清秋看著眼前的白羽劍,這是父親在世之時總是不許他觸碰的劍,“父親,您說過,如果一個人選擇拿起劍,就要用劍去守護想守護之人,我當初還嫌您嘮叨,可如今我拿起了劍,想守護我想守護的人,您卻不在了…”燭火映著少年的臉龐,一顆瑩透的淚水無聲滑落。   淩清秋抹去眼中淚,拂去劍鞘上的灰塵,手握劍柄緩緩拔出,劍鞘之下,凜冽的劍氣破空而出,淩清秋突覺周圍的空氣也有了寒意,通體細長銀白的劍身映著刺眼的光,似是把燭光也吸入了進去,忽的劍光一閃,劍鞘中竟有一物掉出。   淩清秋立馬將白羽劍收好,又不放心地擦了擦劍鞘,躬身拾起鞘中之物。   令淩清秋驚訝的是,這鞘中竟然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   “扶光浩蕩弩弓開,長纓銀鞍室孫白。   瑤琴弦斷香欲散,海棠一片壓瓊臺。   輕衫薄袖沉帽帶,昨是今非任編排。   一處得鹿四處重,白水依萍撿舊柴。   俗人本是看客心,世事如棋莫驚懷。   ???池酒林胾殷赤在,不踏春深踏雪來。”   淩清秋愣在了原地,父親在劍鞘內留下這幾句詩,一筆一畫好似另存他意,隻留給他一人的字條,究竟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