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屋頂貓(1 / 1)

就在反回市公安局的路上……。   “還真是峰回路轉,看來聽聽外行人的話,還是有好處的。”薑莉雲愉快的說。   吳亮對薑莉雲的話,不以為然的問到。“你知道屋頂貓他的價值是什麼嗎?”   薑莉雲好奇的問。“什麼?我還真沒發現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就是嘴挺碎的。”   “那個小賊,從小學認識字的時候,就酷愛看推理小說。”   薑莉雲若有所思的說。“你的意思是,他是屬於久病成良醫的那種人”?   “上小學的時候,別人家的小孩都看些什麼《小葵花》《紅蕾》再好點也就是《故事會》諸如此類課外刊物,說起來,這些80後當年,也就隻有課外書比較常見。而那小子在那個年紀,就已經開始看《福爾摩斯》了。他不僅看,還善於分析故事裡的內容,並且他的記性很好,隻要是他看過的東西就不會忘記。”   薑莉雲不屑一顧到。“就這些”?   “其實,主要就是他別具一格的分析能力。一本推理小說讀完,他會反復的去思考故事裡麵的人物性格,心理動態,故事所使用的推理手法,所以從小,他的思維方式,就和別人不一樣。甚至有的時候他還挺招人討厭的”。   “嗯,他那嘴是挺討厭的,張嘴就胡說,沒一句正經人話”。   “那是因為話題本身,沒有什麼值得他去認真思考的問題。比如說前幾年,玩文玩手串的時候。大家都在討論,自己手裡的各類手串,比如什麼紫檀,黃花梨,紅木,還有什麼滿天星,各類菩提等等。”   薑莉雲,扶了扶自己手腕上的碧璽手串說:“怎麼他很懂這些”?   “當所有人,都在討論手串的材質和價值的時候,他卻不屑一顧的說,這不就是一堆木頭。”   “這話說的……”。薑莉雲本想挖苦下屋頂貓,但是又把自己嘴裡的話咽了回去。   “你是不是也發現了,他這話說的一點都沒有毛病,這就是他的過人之處,他從不被事物表麵的價值,材質和借口理由迷惑。不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乾擾,冷靜的思考事物的本質。加上他閱讀過的大量推理小說,和長久以來,鍛煉出來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在推理破案這方麵很是出彩。”   “那他為什麼叫屋頂貓”?   “1999年的那個大案,當時他打電話提供線索的時候,當時正好是我接的電話。當時我問他姓名的時候,他就說他叫屋頂貓。”   吳亮突然想到了什麼重要的問題,拿起車內的對講機說:“你們先帶著嫌疑人回去,我和小薑再回現場”。   “怎麼了”?   “那天淩晨,屋頂貓說那根樹枝很有意思,剛才說手串的時候,我突然想起點事情。”   吳亮的車掉頭向第三糧庫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