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為什麼+怎麼乾的=兇手(1 / 1)

李建玉麵對著Q市地圖正在發愁……   吳亮暗中猜測,李建玉是想從遠拋近埋的理論中去尋找案子的突破口。同時吳亮也將自己想法說了出來:“李老這個案子,好像符合以往的定律。”   孫研華也在一邊建議到:“兩名死者分別拋屍在城市的南北兩個位置,雖然同是一個人乾的,但是這是一樁特殊的案件,不能按照常理去下定義。”   沉默不語的李建玉,還是用圓規在地圖上畫出兩個完美的圓圈,又用三角尺在地圖上比較著,將兩個圓圈圓心位置,用直線連接起來。   隨後緩緩的說到:“遠拋近埋,雖然分別在南北兩地,不過兇手也是人,隻要是人的行為,就會有慣性存在,也許兇手的位置就在中間這條線上,也說不定。我看還是發動警力,集中調查一下。”   吳亮說:“省廳已經下達通報,在各大報紙發下懸賞,希望有市民,能夠目擊到兇手拋屍的過程。”   孫艷華說:“這是要發動人命戰爭”。   “這麼做也好,所謂的高手在民間,也許就有人能幫助我們找到兇手,哪怕是一個目擊證人也好。”李建玉雖然這麼說,但是在他心理是不贊成這麼做的,萬一這種行為,刺激了兇手怎麼辦?他會縮短囚困被害人的時間嗎?不!不會,既然是儀式,就必須按照儀式的步驟來,他會很冷靜的按步就班的執行計劃……   正當李建玉沉思的時候,吳亮打斷了他的思考。   “李老!第三名受害人出現了,死者胃部被切除……”   “這次是不是一枚銅幣?”李建玉打斷了吳亮的話,反問到。   吳亮點了點頭。   李建玉沉思的說:“看來兇手殺人的儀式感越來越強了,這三枚硬幣一定有什麼特殊的代表意義。”   吳亮說:“兇手用硬幣來替代被取走的器官,這裡麵有沒有按照器官價格而購買的意思?”   李建玉笑了笑說:“購買什麼?”   吳亮也突兀的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可笑。尷尬的笑了笑。   李建玉耐心的解釋道:“通常此類連環變態殺手,都喜歡留下自己的標記,來證明這是屬於自己的作品。在他們的心理,是完全不會把被害人當成人來看待,而且當成自己的作品一樣對待。”   吳亮說:“既然是作品,就一定要留下自己的簽名。是這個意思嗎?”   李建玉忠肯的回答:“沒錯!但是至今為止,我還沒有想明白,這些西班牙錢幣能代表什麼意義,而且不管怎麼看,這些東西,即便兇手留下的記號。那麼他為什麼要不停的轉變這些錢幣的材質?這一點也是與以往案件有所不同的地方。”   孫研華說:“會不會從金銀銅的不斷變化來表示死者的等級。”   吳亮說:“也不是沒有可能,不同的材質代表不同的死者的身份等級。既然兇手把被害當成作品來看待,那麼兇手是不是把優質的作品,和劣質的作品用不同材質的錢幣來區分開。”   李建玉說:“很好,你們的分析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現在我們按照(為什麼)加(怎麼乾的)等於(兇手)的這個犯罪公式去分析這個案子。現在通過法醫的驗屍報告,我們已經知道兇手是怎麼乾的。”   孫研華說:“兇手每次都是事先囚困被害人一段時間,讓被害人在身體非常虛弱的情況下,對死者進行活體摘除器官的行為。”   吳亮說:“從拋屍地點看,兇手一定具備自己專屬的交通工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   李建玉問吳亮:“還有什麼?繼續說。”   吳亮說:“除了之前我們分析的,兇手具備一定的高素質修養和專業的醫科手術技巧之外,從西班牙錢幣這一點來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兇手是海歸人士的可能性也比較高。”   此時沒等李建玉開口贊同吳亮的分析,孫研華突然想到了什麼,趕忙插嘴道:“李老,這裡有一個漏洞,第三名被害人,死亡之前曾經服用了大量安眠藥,應該不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被兇手殺害的。”   吳亮打了一個機靈說:“李老,兇手是不是改變習慣了,是不是這個兇手開始同情被害人了。”   李建玉絲毫不猶豫的說:“不是,這應該是兇手順利的完成了前麵兩起命案以後,有了洋洋自得的心理,所以在他殺害第三名受害人的時候,和死者有溝通的行為。”   孫研華說:“是不是第三名被害人臨終前的垂死掙紮,讓兇手有了憐憫的心態,所以兇手讓被害人服用安眠藥,使其安詳的沒有痛苦的死亡?”   李建玉說:“我看可能不是你們想的這麼簡單,死者不會輕易的順從兇手的意願,自己去服用大劑量安眠藥。”   吳亮說:“那就是兇手,提前告知了死者……自己的計劃。讓被害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自己吃了安眠藥。”   李建玉說:“恐怕就是這樣,兇手奪走了死者最後的一點希望,讓被害人絕望的順從了他的意識,所以兇手並不是對死者有了憐憫心,而是變的更加的殘酷了。”   孫研華說:“太可怕了,兇手的行為正再升級,犯罪心態正在趨於成熟。”   李建玉說:“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兇手是怎麼做的了。下麵我們就要搞清楚,兇手為什麼要這麼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兇手必須去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