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冬至(1 / 1)

世家族女 夜纖雪 4093 字 2024-03-17

她娘前腳剛走,她爹趙承來了,“閨女啊。”   “爹爹。”趙望舒嬌聲喚道。   趙承問了跟趙李氏差不多的問題,而後又叮囑她,“大宅裡的人,都長著一雙勢利眼,別吝嗇,使點小錢,日子過得舒服就什麼都值了。”   “爹爹,您哪來得銀子?”趙望舒捏著他塞來的荷包,好奇地問道。   趙承笑道:“你爹抄書掙到的,別告訴你阿奶和你娘。”   “爹爹,家裡不缺銀子,您專心看書,別為閑事分心。”趙望舒說道。   “抄書不是閑事,抄書不但可以練字,熟記書中內容,還能掙錢,家裡的藏書也能多些,一舉數得,多好啊。”   趙望舒笑,“不耽誤爹爹念書就好。”   “不耽誤。”趙承笑瞇瞇地道。   等被女兒哄得開懷的趙承剛離開,就換趙胤來找妹妹了。   他也是給妹妹送銀子的,他也在抄書掙錢。   看著麵前裝著銀子的三個荷包,趙望舒笑得一臉的幸福。   等趙崔氏再進來送荷包時,趙望舒有些哭笑不得了,家裡人這是多怕她沒錢用啊!   “乖乖的把荷包收好,阿奶帶你去看打糍粑。”趙崔氏笑瞇瞇地說道,還當自家孫女是幼童。   “哦。”趙望舒聽話的收好的荷包,跟著趙崔氏去祠堂的前庭。   祠堂前庭霧氣縈繞,糯米飯的香氣隨風飄來,是莊戶們在蒸糯米飯,糯米昨夜放在水裡浸泡了一晚。   糯米飯蒸好,倒進洗乾凈的石臼裡。   兩個壯實的漢子站在石臼兩邊,高高舉起木槌,輪流捶打石臼裡的糯米。   每過一小會,莊主就要拿沾了水的木鏟翻動石臼裡的糯米團。   趙望舒正看得有趣,趙玉秀和趙玉英過來了,“舒姐姐。”   “秀妹妹,英妹妹。”趙望舒笑道。   “月兒,你在這裡玩,別亂走啊。”趙崔氏見有人陪著她,就另一邊找妯娌嘮嗑。   趙崔氏一走開,趙玉英就迫不及待地告訴兩人,“昨晚上晴姐姐家請了大夫,說是受驚過度,被嚇病了。”   “在馬車上,不是緩過來了,怎麼到晚上又病了?不會是裝病吧。”趙玉秀說道。   “反後勁。”趙望舒隨口說道。   趙玉秀撇嘴,“她這後勁也夠後的了。”   隨著三人閑聊,石臼裡的糯米團已被打到粘稠狀完全看不到米粒,變得粘糊、綿韌了。   “起。”莊主一聲喊,壯漢齊心協力地用手中的木槌把團狀的糯米糍粑舉起放入大木盆中。   這第一臼糍粑,大多是圍觀的人分食,每人扯一團糍粑,粘上事先準備好的白棉糖或豆粉吃。   在家過了個溫馨的冬至節,第二天,姑娘們就到祠堂聚集,等著大宅的馬車來接她們。   馬車到了那天驚馬的地方,那兒又圍著一堆人,不知道在做啥。   這回趙書晴主動說道:“我們下馬車去瞧瞧吧。”   趙玉秀直接問道:“這回你就不擔心有歹人了?”   聞言,趙書晴麵紅耳赤,嚅嚅嘴唇,不知道怎麼答。   “天子腳下,哪有那麼多歹人。”趙玉嘉打了個圓場,拉開車門,“我們下去吧。”   可還沒等姑娘們走過去,那群人就散了。   而後就看到一個身穿玄衣的少年,帶著幾個穿藏青色勁裝的男子,翻身上馬,揚長而去。   車夫驚呼道:“是龍廷衛。”   龍廷衛是皇上的私衛,隻聽命於皇上。   熱鬧沒得看了,姑娘們上了馬車,繼續前行。   回到大宅,去見趙老太太。   趙老太太掃了她們一眼,耷拉著眼皮,淡淡地問道:“家裡可還好啊?”   “家裡都挺好的,謝老太太關心。”趙玉嘉答道。   “你們這空閑了兩日了,這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你們原本就比別人晚上學,就更不能懈怠了。”   敲打之意,著實濃。   姑娘們站了起來,趙玉嘉欠身道:“我們會勤奮努力的,不會辜負老太太對我們的期許的。”   趙老太太扯了扯嘴角,“我且聽著吧,行了,你們剛從莊子裡回來也辛苦了,都回房歇著去吧。”   “玉嘉和幾位妹妹就不打擾老太太了。”趙玉嘉屈了屈膝,領著趙望舒她們回了院子。   雖然今天姑娘們沒有上學,但都聚在一進的小暖廳裡。   她們一進院子,就被婢女給請進了小暖廳。   讓婢女等在那兒的人是趙雙枝,趙雙枝之所以要把她們找來,是為了炫耀。   “娘娘賞下了一匣子時新的宮花,你們瞧瞧,好不好看啊?”趙雙枝扶著插在鬢邊的宮花,洋洋得意地道。   “挺好看的。”趙玉嘉乾巴巴的道。   “老太太把一匣子的宮花,都給我們分了,一人分了三枝呢,你要是喜歡,我可以分一枝給你。”趙雙枝故意這麼說道。   趙玉嘉擺手,“不用......”   “好啊,你分一枝給我吧。”趙望舒笑瞇瞇地道。   趙雙枝愣住了,沒想到趙望舒不按常理來。   “怎麼了?舍不得啊!”趙望舒挑挑眉,“舍不得又何必故作大方呢。”   言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轉身往外走。   趙玉嘉趕緊打圓場,“枝妹妹,我們剛從莊子回來,有些累了,先回房歇息了,有什麼話,明兒再說吧。”   她飛快地溜走了,趙淑惠幾個立馬跟著出去了。   看著她們就這麼離開,趙雙枝氣惱地跺了跺腳。   這天傍晚,姑娘們正要去上房,趙老太太派人傳話,“天氣太冷了,這眼瞅著又要下雪了,姑娘們就留在院子裡用膳吧,別頂風冒雪的到上房來了。”   趙老太太突如其來的體恤,讓趙望舒感到怪異,總覺得這老太太憋著大招準備整治她們這些不聽話,非要回家過節的人。   事實證明,趙望舒的第六感,相當敏銳。   趙老太太早先就定下姑娘們每餐的菜是三道,一葷一素一湯,若是想吃好些,或多要幾道菜,就自己出錢,請灶房做。   接連幾天午膳的三道菜是紅燒丸子、素炒豆腐皮和雞皮湯,晚膳時又是這三道菜。   趙望舒看著湯上的油皮,皺緊了雙眉,沉吟片刻,“綠枝,你帶白蓉和橙香四處看看。”   讓她們出去打聽一下其他人的菜這幾天是不是都一樣,證實她的猜測。   綠枝領命而去,和白蓉、橙香出去轉了一圈,回來稟報道:“除了姑娘,嘉姑娘、惠姑娘、晴姑娘、秀姑娘和華姑娘的菜這幾日也都是這三樣,其他姑娘的菜不同,而且老太太還每人多賞了一道菜。”   知道如她所料,趙望舒氣極反笑,趙老太太用這種簡單粗暴的方法刁難人,可見她的有恃無恐,亦可知她對姑娘們毫無半點慈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