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咱得認命(1 / 1)

程雪想起征兵,忙坐直身子問:   “舅母,關於征兵您跟舅父咋給表弟們安排的?”   於家有三兒一女,雖然三個兒子都念書,但全沒成績。最大的於昭23歲,可以說三個兒子都在征兵範圍內。   三抽二,已成親育有兩子的於昭鐵定要走,至於於暄跟於昐,估計就得抽簽了。   要死,現在才想起來。如果能早些時候,一切都好運作。   李暉也後知後覺,恍然大悟。   “舅母,舅父安排沒?我現在擱山上林場做記數活計,認識賬房管事。如果需要,我幫忙問問,不能讓兩位表弟被征兵。”   至少目前不可以!   “放心吧,你舅父都安排好了。鎮上王舉人放話了,十兩銀子一個名額,本來錢是要還你們的,這下估計又得等等了。”   柳氏今天過來,一是為了緩和關係,二就是告知還錢需要等等。   二十兩銀子是當初李暉爹給的,於家靠這筆錢把日子過起來。講道理早該還了,可不知為啥,一到準備還錢的時候家裡就有事,隻能就耽擱到現在。   李暉對還錢並不感冒,但十兩銀子買名額不去參軍,絕對不行。   沒出事還好,一旦出事銀子沒了不說,估計人也保不住,更壞的結果還有可能舅父於淮受牽連。   想到這兒,他不敢耽誤時間,叫上李恒跟李悅就直奔書房。   程雪心知他的意圖,沖於昭吩咐:   “表弟先回家,如果舅父還沒給錢就抓緊攔一下。花錢的事不把握,銀子沒了事小,舅父不能吃瓜落。咱先讓你表哥試試,實在沒轍再想別的辦法。舅母,那筆錢不用還,那是我爹給你們的。”   “不行,一碼是一碼,這錢不還我們心裡過意不去,必須得給。”   “那就等這事兒過去以後再說。”   於昭當初就不贊同花錢,如今表嫂把話挑破,他匆匆回家勸阻。   屋門關上,柳氏長嘆口氣。   “我們也是病急亂投醫,當時大昭就說不能花錢,可我跟你舅父……我們實在舍不得。”   這裡沒有避孕,雖然生的多,但想把孩子平安養大並不容易。   柳氏也跟死去的於氏一樣,生了好幾個,留住的卻隻有四個。   三個兒子都是寶,不然也不能都送去念書。   隻可惜造化弄人,沒一個念出來。   程雪心知這會兒說啥都是徒勞,隻能出去燒水、沏茶,給彼此緩沖。   回來見她正哄兩個小家夥玩,突然覺得家裡有個老人挺好。   當然,這老人是能幫襯一把的那種。如果是倚老賣老、挑三揀四,那還不如沒有。   “舅母快別抱四蛋,他現在老沉了。”   是長肉不少。”柳氏笑嗬嗬附和,“你現在還能喂嗎?”   “喂不了了,還有八天滿六月時給他斷的,現在他主要吃蔬菜粥或者蛋黃粥。小牙長了兩個,舅母看見沒?”   “看見了,小芝麻牙,一笑露出來還挺好玩。”   柳氏說完喝口茶,看著箱蓋上的東西又道:   “知道你倆日子過得好,可這禮太厚,真不需要。”   “厚也是我們倆罪有應得。舅母、舅父一心為我們,我倆不領情還傷你們的心,實在太不應該了。”   “你能這麼想,舅母就踏實了。你不知道,這大半年你們兩口子沒登門,我這心裡七上八下。你舅父嘴上不說,可我看出來了,他惦記你們。”   程雪抱著李恬往柳氏身邊蹭,不知為何,隻要緊挨著她,就覺得心裡特別踏實……   ……   李暉趕車帶賬本去鎮上沒多久,於昭父子、還有於晚就來了。   要不是炕上的李恬和李懷正在睡覺,於淮非得臭罵程雪不可。   雖然是撿來的孩子,但他把她當親外甥女疼。姐姐、姐夫就一個孩子,他原以為這丫頭可以做女兒嫁到於家,沒想到最後跟外甥走到了一起。   這也沒啥,倆孩子一起疼,可偏偏……   程雪也看出了於淮氣兒不順,把茶杯推過去,鄭重福身說:   “舅父想罵盡管罵,實在氣不過就動手打我兩下。那天是我豬油蒙了心,以後再不會了。”   “打啥打,你可別瞎說,你舅父哪兒舍得!”柳氏忙不迭打圓場說,“更何況你現在病著,你舅父擔心都來不及呢。”   提及她的病,於淮長嘆口氣,問:   “現在身體咋樣,還有哪兒不舒服嘛?”   “沒有,好多了,就是夫君不放心,非要帶我去縣裡看看。”   “你是他媳婦,他應該這麼做。”說著,於淮掏出二十兩銀子放桌上,又說,“拿著去縣裡好好看病。”   “他爹你這……”   “舅父?!”程雪也懵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於家的情況她很了解,二十兩銀子可以說是掏空這些年的家底。全都給她,倆孩子征兵的事兒不管了?   於晚輕嘆口氣,解釋說:   “娘跟表嫂不知道,我爹找的那人就是誆錢的,好多人都被他騙了。要不是我爹存個心眼,親自把錢拿去給王舉人,人家根本不知道有這事兒。   現在王舉人已經去縣裡報官,據說正找人抓那個誆錢的。我們村族長都被騙了。攢的半輩子錢,一分沒剩,三個兒子還得被征兵。”   “啊?!”   柳氏驚呼,身子踉蹌,要不是人在炕上,指定就摔了。   於昭看著心疼,忙出聲安慰:   “娘別急,征兵就征兵,我有倆兒子呢。到時我把於暄保護好,娘可千萬別上火。”   得,這安慰比不安慰還要命!   “舅母別急,還有夫君呢。他們那邊事情不少,正需要能識文斷字的。”   “可你表弟能力一般啊!”柳氏是真的急了。   但凡兒子有外甥一半的能耐,也不至於念了這麼多年,還在家務農。   都說念書靠勤奮,可人若是沒有慧根,光有勤奮根本不成。   於淮也鬧心,但事已至此還能咋地,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好了,好了,看暉哥兒那啥樣。如果不成……那也是命,咱得認命。”   柳氏一聽丈夫這話,悲痛的撲進他的懷裡,小聲嗚咽。   炕上熟睡的兩個孩子一臉恬淡,跟此刻家中的氛圍,明顯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