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的自揭其短,讓李母三人對這小女娘充滿了敬意和同情。 不過,李母自是看出春蘭不是那等需要人同情的女娘,隻對她說:“好孩子,阿婆知曉了。 你放心,今晚三娘回來,我就問她,等明早有了信兒我就打發人去告訴你們。” 又說了一車軲轆的話,李大嫂還輕聲緩語的安慰了一番孫穩婆,說的孫穩婆的眼淚珠子一直不停的落。 李母都有幾分看不過眼去了,對著孫穩婆笑罵道:“你這老婆子,忒得不知事兒了。 春蘭都能坦然接受自己,你作為她的阿婆,自是應當為她做個表頭,立起來,好好的。 還哭什麼? 春蘭光憑借著自己能夠識文斷字這一點兒,將來就不會少一口飯吃。 既然有了後路,那你這般哭哭啼啼為她不值,豈不是在給孩子的心上添堵? 快擦擦眼淚,好好的,有這麼個孫女在,將來有你享福的時候。” 這麼一番剛中帶柔的話,說的春蘭心中十分感激,對著李母行了一禮後,春蘭轉頭依偎在孫穩婆身旁:“阿婆,你別擔心,我心中自有成算,將來定是要讓你做個享福的人。” 一刻鐘後,李母三人才把孫穩婆和春蘭送出了李家門口。 也是巧了,前腳孫穩婆祖孫倆剛走,後腳不過一會子,李三娘就和秋香坐了十九趕得車回來了。 李三娘先去凈了手,才蹲身抱起了自家露珠兒親香了一番,又陪著露珠兒和小黃玩了會蹴鞠,眼瞅著天黑了下來,才帶著露珠兒凈手等著李父李二兄上門板關上醫堂門,好一起吃晚食。 李大兄這段時間雖然仍不能趕在李家眾人吃晚食的時間回來,但也不是每每都要半夜才能歸家了。 通過李大兄的歸家的時間,李三娘判斷出最近長安城是比較太平的,至少聖殿門那起子人最近都不會冒頭了。 李三娘隻在心裡想著“希望,能這麼平平安安的直到上元節才好呢。” 等一家子每人拿了一小碗熱乎乎的紅豆湯坐在正堂裡閑話的時候,李母才與李三娘說了孫穩婆帶春蘭來家的事兒。 “那孩子也是命不好,得了那樣子的病癥,一輩子也嫁不了人了。 不過,你若是同意這孩子參加考試,倒是與你說的那要年輕、識文斷字且能夠接受新事物的錄取要求十分吻合的了。” 李三娘沒想到竟是真的讓自己遇到這種病癥的女娘了,心裡有些惋惜,這樣的病非得手術不可的。 就算李三娘敢獨自做這等手術,可現如今這等條件,怎麼可能呢? 李三娘捧著熱乎乎的紅豆湯喝了一口,看著李母回話:“也好,既是這等情況,那就來唄。 能夠識文斷字已是十分難得了,就算未來做不了穩婆,在咱們盟會之中做個文書,幫大嫂和二嫂也是好的麼。” 李二嫂拍了大腿一下:“哎喲,我怎的沒想到這個! 是啊,就像三娘說的,這識文斷字兒可是難得,合計在咱家這盟會裡做個小管事也是行的!” 哄睡了露珠兒後,李三娘又點燈熬油的合計起自己那要過幾日就交給不可先生的關於如何種牛痘的報告了。 ...... 翌日起來,李三娘就發現這溫度又降了不少,因為她起身開門打算去廚房提熱水的功夫,在外頭不過打了個哈欠,就感覺冒了不少白氣出來,鼻腔裡也是嗅到了帶著涼氣兒的冷空氣。 等到了院子裡,看到地上那黃了吧唧的草上都結了霜,可不是溫度又降了一些麼。 提了水回屋,分了隔壁秋香一些,李三娘就把露珠兒的厚些的夾襖找了出來。 前幾天穿的是薄的,現下李大嫂給做的這厚的夾襖算是可以派上用場了。 李三娘去當值了,李母幾人在家卻是帶著吳巧蘭和寶丫在為幾日後的穩婆考試做準備。 按著李三娘說的,雖然她想要些年輕的,能夠更好的接受革新和新事物的女娘來,但也不是完全不給年歲稍大的穩婆機會。 好比孫穩婆就是個雖然年歲不小,但有一顆進步學習的心,這就比很多人強了。 所以,這考試的內容,是有參考李三娘去參加的醫藥聯盟下的醫師資格考試的法子的。 第一步打算考驗體力,畢竟李三娘這授課,其實就是在培養專門的助產士。 那自然是在整個兒過程裡都需要有一個良好的體能才好的了。 第二步就是參考醫藥聯盟的問答模式,到時候由李三娘、李母、李大嫂、李二嫂一同麵對麵的對來參考的女娘進行提問。 其實,若是此時的女娘都像現代那般可以上義務教育,能夠識文斷字的,就隻要進行筆試考試做卷子就是了。 可此時的女娘,能夠識文斷字的是真的太少了的,那自然是才用麵對麵問答的形式才是最便利的。 問題都是李三娘和李母她們商量出來的,可以側麵選擇出李三娘想要的那種有進取心、願意提高自己的接生技能、認學的女娘來。 最後一步就算是一個表現自己的自我介紹,是給那些在前兩步評分不高的人的一個彌補得機會。 說說自己過去接生過多少孩童,會些什麼接生技法,能夠處理什麼樣兒的難題。 就算是未出嫁的女娘,像是內定的寶丫和要來參考的春蘭這種,就可以說說自己會些什麼,未來打算學了這技法後要如何做個好穩婆就得。 寶丫和吳巧蘭自是不會算在考試成功後錄取的十人裡的,是因李母的原因內定下來的。 寶丫這小女娘倒沒想著未出嫁就去做穩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母的意思是想培養她在盟會之中做個管文書處理事宜,幫助李大嫂和李二嫂的管事而已。 李母她們現在就在隔壁門口,現下已經掛上了女娘幫扶會的牌匾的大院子裡忙活著。 這原來是周老爺家的屋子,裡麵一共有三進院子,第一進院子是最大的,同時容納幾十人是不成問題的。 李母她們就是來擦洗除塵,看看這桌椅板凳,做幾個李三娘說的那種指示牌子。 為了給這來考試的人一個好的體驗,李母她們這才提前過來準備起來的。 “是不是弄些茶水小點備著? 到時候這來考試的少說也得有一二十人,到時候咱們在這院子裡問詢,這第二輪一次咱們就隻能問上五人,按著三娘說的至少得問滿一刻鐘才成,到時候必是有人要等著的。” 李二嫂懷裡用布纏托著睡著的小五郎,給小五郎正了正虎頭帽子看向李母問道。 “蘭娘說的有道理,那到時候就在這間屋子裡外頭支上兩個爐子,燒上水,備上一些街麵上那常見的點心就是了。” 李母指著院子東邊的一間屋子說。 “這第三輪,按三娘說的,得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聽得,那這在屋子裡就不太合適了,就是那最大的屋子,要是站上一二十人也是擠得不行,那阿娘咱到時如何辦?” 李大嫂考慮的也是,這到時如何弄的好? “大郎媳婦不必憂心,我算著時間,到時候那就該是正午頭兒了,溫度也上來了,咱們啊,就在這院子裡擺上椅凳,讓人站在那兒正中講說就是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準備(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