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每逢佳節倍思親(1 / 1)

李三娘這會子坐在自己家的馬車裡頭,跟對麵坐著的正擦汗的李二兄對視一眼,兩人頓時就笑出了聲兒來。   笑了一會子,李三娘這才轉過頭對著自己身旁坐著的露珠兒道:“阿娘的大寶貝,珠兒果真是阿娘的大寶貝啊!”   說完,李三娘就攬著露珠兒在其額頭上親了一口。   露珠兒不解,她先是抬頭瞧了李三娘一眼,見其隻是笑,就又望向對麵坐著的李二兄,李二兄也是麵帶笑意,但並沒有解釋著去說些什麼。   所以,露珠兒隻好看向坐在自己右手邊上的秋香了,秋香倒是對著露珠兒疑惑不解的眼神說了一句話:“三娘子這是愛小娘子呢。”   露珠兒雖是還不怎麼明白,但秋香說的“愛”她是懂的,她知道就像小黃對它生的崽子好一樣,她自己是李三娘生的崽,李三娘也愛她對她好。   被滿滿疼愛包裹住的露珠兒此時也不去糾結李三娘和李二兄為什麼笑了,隻開心的摟住了李三娘的胳膊,喊了一聲兒:“阿娘。”   從王家出來後往李家回的路上,路況真的是十分擁堵,每每節假日,長安城裡的道路都是擠得很,哪兒哪兒都是人來,幾人用了一個多時辰才回到李家。   李三娘他們一回來,剛進院子,就看到了李二郎來。   “二郎,你怎的沒去當值?”   “徐協理體諒,上午忙完了手頭上那些事,就給我們幾人放了假,道是中秋佳節闔該和家人一起過,所以午食的時候我就來家了。”   李三娘點點頭,李母和吳巧蘭也從一邊上前,一個接過了露珠兒,一個接過了秋香手裡提著的禮盒來。   李母瞧了一眼那三層高的攢盒,看向李二兄問了一句:“如何?三娘在王家可乖巧?沒得惹事吧?   你們可帶露珠兒認人了?那孩子如何?”   被李母抱在懷中的露珠兒聽到自己的名字,趕忙叫著李母:“阿婆,阿婆,珠兒瞧了阿弟了,阿弟和我不一樣,長得藍眼珠子。”   李母聽了露珠兒的話愣了一下,疑惑的看向李二兄和李三娘。   等李三娘他們凈了手,收拾好了自己,又謝過了吳巧蘭端上來的解暑茶,再喝過大半杯後,李二兄這才忍著笑意給李母他們解釋了“藍眼珠子”的來龍去脈。   別說李母自己驚詫了,就是在旁聽著的李二郎、李三郎都覺得這事兒是十分震驚的。   “倒是沒聽說咱們中原人能有藍眼珠子來,這卷發雖少見,但不是沒有的。”   李二郎這般總結著,他看了看李三娘,又往院子裡看了一眼已經和小四郎、小五郎玩在一處的露珠兒,帶著些疑慮非常不肯定的問:“可這藍眼珠子在外邦人那裡倒是偶有見過,前幾日我還同徐協理在鴻臚寺見到從西域而來的綠眼珠子的外邦人。”   李二郎定眼看向李三娘:“小姑,”李二郎不由得降低了聲音問:“這孩子怕不是王二郎的吧?   那王二郎後娶的婦人是帶著和別人的孩子嫁進王家的?   王二郎他們家都知道?”   李二郎此時能有這麼一問,倒也是合情合理。   要知道,此時之人雖是十分看重血脈傳承,但於婚嫁上又是開放包容的。   從上至下,除了儒家的一些保守者之外,大多人對於女娘二嫁,二嫁帶孩子去別人家生活都是可以接受的。   隻不過有的人家是不準非自己的血脈繼承家產,但會養大孩子,當一個勞動力來用。   人,從始至終都是資源。   所以,有那帶著遺腹子的孕婦都是能找到郞婿再次出嫁的,這種沒血緣關係,但自小養大的,隻要養好了,也是很親近的關係。   但這也隻是有些人不介意,很多男人還是很看重這一點的,所以李二郎才會那麼問。   李三娘看著李二郎和他身旁的已經快十四歲的李三郎,心裡不知道該不該跟他們兩人說實話來,李三娘正糾結呢,就聽坐在上首的李母道:“他們倆也算不得是孩子了,一個已經做官當值往家掙銀錢了,一個再有一年半載就能相看女娘了,與他們說實話吧。”   李二郎就知道這裡頭有事兒,他和憨厚的李三郎對視一眼,就看向李三娘:“小姑,快說說,這是怎的一回事?”   有了李母首肯,李三娘也就敢明著把王家的事兒都說出來了,就是在正堂裡坐著這麼一會子都沒說話的吳巧蘭、寶丫和李二嫂一看有八卦可以聽,這會子也挺直了腰桿子,做出一副聆聽得樣子來。   “......就這樣,去年那會子就覺出不對來了,當時我還與阿娘、大嫂和二嫂說過這事兒來。”   李二嫂一聽,想了想,點點頭,應了李三娘的話,“我想起來了,當時三娘確實說過這事兒。”   “這不,今兒個去了,阿娘交代了讓我找機會見那小郎君一麵,也好給露珠兒知道知道,她阿耶後生的孩子是她同父異母的阿弟,讓她心裡有個印象,別在將來見了,兩人不認識,那就鬧出笑話來了。   ......這不,一看王子恒那樣子,我心裡就有了些許猜測。   但他們王家人打哈哈,我和二兄也沒想較真去。   結果沒想到,最後還是露珠兒說了話非要見,我們這才見了的。   ......就看到了這卷發藍眼珠子的小郎君來,我猜測該是和二郎說的那般,那婦人可能早前就和人有了這孩子來,為了把這孩子生下來,這才勾了王子恒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若是王子恒知曉這肚子裡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應是不會娶那婦人進門了。”   李三娘停了口,給眾人時間去消化這些事兒。   過了一會子,李三娘才繼續說:“唉,我現在就覺得,多虧了這婦人了,要不然我哪裡能這麼早早的就帶著露珠兒離開王家?   隻不過,終究可憐了這小郎君來,也不知道王家會不會繼續養下去,認下這個孩子來。”   “若是王大郎心善,以王家的家業,養一個小郎君綽綽有餘。   且這孩子養上七八年就能做事了,王家也算不上虧。   隻不過,這孩子在王家的日子該是不會好了的。”   別人家的事兒,就算是與露珠兒有些瓜葛,李三娘也是既不想管,也管不了的。   說過了這茬子事兒,眾人的話題就轉向了今兒個中秋家裡的團圓飯怎麼吃?晚上去不去看燈會?   說著說著,李母不禁就想到了遠在邊疆的李大郎來了。   “虎頭(李大郎)在外頭也不知道過得好不好?   這家裡家外的,就他一個人兒在外頭,我這心裡就總是記掛著他。   唉,上回那兵士來收信的時候,說了隻給送信,不給帶吃食衣裳啥的,要不然,給虎頭送點兒家裡做的小菜也是好的。”   李二兄一看李母這樣子,就趕緊轉移了話題去,“嗐,虎頭有本事,這是在外頭建功立業呢。   虎頭一定有福氣,那兵士不是說,怕不是明年就能來家了?   到時候虎頭回來了,阿娘可別光想著他,不疼小五他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