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吳浩繼續介紹起來:“大家看到的這每一根立柱,除了上麵的四百個光子運算模塊外,還有就是裡麵復雜的管線網絡。
為了能夠提高運算速度,這些光子模塊全部都是使用我們特製的光纖網絡進行傳輸,其效率要比傳統連接方式提升數十萬倍,甚至更高。
大家知道,不光是這種超級計算機,還是服務器陣列,其中最復雜的也是最麻煩的一項工作就是將這些運算模塊或者說處理器和服務器互相連接起來。
比如一百臺服務器,一號和二號連接起來比較容易,可一號和五十號以及一百號連接就比較麻煩了。如何保證其每臺設備之間傳輸的速率一樣,這也是現在都還在研究的課題之一。
而我們呢,這一次采用了創新設計,我們將每臺光子運算模塊的數據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然後傳輸到一個特製的交換機裡,然後再由這臺特製的交換機將這些信號分配發送到目標設備。
聽起來好像和傳統交換機一樣,不同的是這是一臺光信號交換機,它直接交換的光信號。
這就好比是一個交通樞紐,所有的客流集中在這裡,然後再進行調度轉運。
一般的交換機也可以實現這個功能,但是它們的效率和承載規模太低,而我們整個‘道’超級光子計算機,隻使用了三臺這樣的光信號交換機。”
說道這裡,吳浩呢接著指著這些發光立柱說道:“除此以外,這些立柱裡麵還包含了我們復雜的冷卻係統。
湖裡的水被抽到頂層後,然後順著引力往下流入到各個樓層,各個設備之中,為這些設備進行冷卻降溫。
可是如何進行降溫,如何讓這些水均勻的流入到每個設備,流入到這些細小的毛細網絡之中,這也是一項技術難題。
不但如此,這其中涉及到很多技術難題,需要我們一個接著一個進行攻克。
比如,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們要確保整座大樓裡麵冷卻係統中的每一根管線,不管是主管道還是細小的毛細冷卻水管,其水壓都要保持穩定,控製在允許範圍之內。
如果水壓過大的話,水管容易爆裂,這樣不僅僅冷卻係統會出現故障,而且從管線中流出來的水還可能會對這些電子設備造成損害故障。
可如果水壓過低的話,流速減慢,不僅冷卻效果會大打折扣,而且水流降低容易會在這些管線中存留沉澱水垢。
粗的管線還好說,可這些細小的冷卻網絡,很容易會因為這些水垢而堵塞。
而整個大樓裡麵的冷卻係統非常復雜,想要確保這些管線網絡水壓都保持正常,這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此外就安全性,雖然我們對冷卻管線網絡進行特別設計,確保它足夠安全。但也很難保證它不會出現故障,比如爆裂。而這個時候,相應的應急設施就得啟動,確保這些爆裂流出來的水,不會對這些電子設備造成損害和故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