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浩他們的說話間,這輛中型智能無人突擊車已經準備完畢,下麵最令人期待的主動防禦係統實彈演示終於要開始了。
  而吳浩呢,則是沖著神情間流露出濃厚興趣的眾人笑著介紹道:“此次主動防禦係統實彈攔截測試主要向大家演示我們我們這款中型智能無人戰鬥車輛的主動防禦係統在遭遇來襲威脅時候的應對能力。
  此次測試主要分為三部份,首先呢,我們將會模擬戰場上尤其是城市巷戰以及諸多治安戰中最為常見,也是最容易遭遇的RPG火箭彈襲擊。
  這幾乎是戰場上最長會遭遇的武器攻擊了,因為它足夠廉價,足夠簡單,也足夠的暴力,所以基本上出現活躍在各個戰場之上。
  甚至米軍有過相關的統計,在他們所遭遇的諸多襲擊中,RPG火箭彈的襲擊數量是做多的,其次才是路邊炸彈和地雷。
  所以為了應對RPG火箭彈的襲擊,米軍等西方軍隊想了很多辦法,其中最為常見也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很多裝甲車和坦克外圍所焊接安裝的柵欄格柵了。這種格柵呢將會有效的防禦火箭彈的襲擊。
  其原理就是,火箭彈會卡在縫隙較密的格柵之中,無法撞擊到車身,所以就沒辦法爆炸,自然無法傷到車輛了。
  其次即便是爆炸了,這些RPG火箭彈所采用的是破甲彈所采用的定向空心裝藥,在引信撞擊撞擊車輛後,引燃彈體內的空心藥管,形成威力強大的金屬射流從而穿透裝甲。
  可是這種金屬射流呢,必須緊密的貼合裝甲,才能發揮其威力。當在距離裝甲幾十公分出引爆後,金屬射流隔著一段距離再次攻擊裝甲目標,威力就小太多了。”
  講到這裡,吳浩略微停頓一下,轉換語氣接著講道:“盡管有這種格柵保護,但是各大戰場上被火箭彈毀傷的裝甲車輛比比皆是。
  所以必須要有一種更好的防禦技術出來才行,於是各國軍事技術專家就想了很多辦法。而這其中呢,主動防禦係統則是最被人看好,也是各國都爭相研究的技術。
  而目前各國的主動防禦係統,主要還是基於鵝軍裝備的新式坦克上的主動防禦係統原理跟研的,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相控陣雷達對裝甲車輛周邊環境進行實時掃描,當發現來襲導彈或者火箭彈後,裝甲車上麵的攔截裝置會根據角度相應的發射出來一枚攔截彈。這枚攔截彈呢會來襲導彈和火箭彈附近爆炸,從而炸毀攔截掉來襲的導彈和火箭彈。
  這種主動防禦技術呢想,相比於被動防禦裝甲已經強上太多了,但是呢,它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它所采用的是末端攔截,也就是說,它隻有一次攔截擊毀。若是攔截失敗的話,那就隻能被來襲的導彈和火箭彈擊中擊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