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站在臺上的吳浩呢,則是看著臺下這樣一幕,微笑著講道:“其實不管是裸眼3D技術還是全息投影技術,被提出來的視覺其實很早了。
  隻不過受限於技術問題,人們口中的這個暢想一直沒有變為現實。不過呢,也因為在這樣的想象驅動下,科學家們還是研製出來了很多與裸眼3D和全息投影有關係的技術產品。
  比如最為常見的紅藍光3D電影,和激光3D電影技術,戴上特製的眼鏡,大家就能夠觀看3D電影,非常的逼真,好像真的是浮現在了大家眼前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通過水霧以及其它介質投射的3D全息投影,通過放置在特定位置的投影儀,共同投射到一處水霧之中,就能夠形成非常逼真的裸眼3D效果。
  但是水霧控製起來比較難,所以這種投影方式效果比較差,隻能夠用於一些舞臺表演,和一些景點景觀。
  除此之外,我們還弄出來了一些小型或者衛星的全息投影技術,比如四塊玻璃板所行程單金字塔結構,在金字塔裡麵所折射出來的3D全息投影等等技術。
  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項技術能夠實現如此大空間的裸眼3D全息投影,更沒有一項技術能夠實現如此精細,高質量的裸眼3D全息投影。
  而製約這項技術發展的關鍵是如何在沒有任何介質的空氣之中投射3D全息影像,這是一直困擾科學家的難題。
  無數的科學家進行探索,也想到了很多解決方案,但是目前還沒有誰能夠真正成功過。
  而在我們研製這項技術的時候,也同樣遇到了這項難題,並且在這項難題上麵卡了非常久,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最終我們是攻克了這項關鍵技術。
  其實靈感來源非常偶然,就是又一次我們的技術研究團隊成員看到了有關於北極極光的相關視頻,所以就突然想到了,大氣層中同樣也沒有介質,那麼這些極光是怎麼形成的。
  目前人類關於極光的研究非常有限,科學家們初步推測形成極光的要素有三個,分別是大氣,地球磁場,以及太陽風吹來的高速帶電粒子。
  所以我們就像,是不是來研製出來一個裝置,來模擬出極光。隻要是能夠將極光模擬出來,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搞出裸眼3D全息投影出來。
  因為大家知道,畫麵的形成是來自於一個個像素點,每個像素點都是三個顏色的發光體,分別是紅色,綠色和藍色。那麼我們隻需要將極光控製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然後在空氣中立體有序分部,就能夠構成一個裸眼3D全息投影畫麵,或者說物體。
  說比較簡單,可真正實際操作起來,就非常難了,如何從無到有,這是我們所要探索的難題。為此,我們是做了無數次試驗,甚至在實驗中還出現過事故,導致我們好幾名科研人員受傷。
  然而大家並沒有放棄,反而是越挫越勇,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成功模擬出來了極光!”
  說著,吳浩伸手打了個響指,隻見整個圓臺之上,不,應該是整個發布會現場都被絢麗的極光所覆蓋。現場的眾人看到這一幕,都紛紛不由的發出來了驚嘆聲音。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我們的發布會現場周圍,都會有一個特殊的大型投影儀器,這就是我們我們所研製的裸眼3D全息投影儀。
  為了能夠構建完整絢麗,高質量的裸眼3D全息投影現場,我們咋整個發布會現場內布置了十二臺裸眼3D全息投影儀。在這十二臺裸眼3D全息投影儀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大家看到的這一幕。”
  說著,吳浩又伸出手指打出來了一個清脆的響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