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浩的講述,陳老不由的稱贊起來:“可以啊小吳,你這一番講述說的是頭頭是道,都快趕上我們一些主治醫師了。”
  聽到陳老的稱贊,吳浩連連笑著擺手道:“您啊就別拿我打趣了,這些都是智能醫療診斷係統的分析,我隻不過是照本宣科罷了。之前參與過這套係統和相關技術的研製開發,所以懂一些醫學方麵的知識,讓大家見笑了。”
  聽到吳浩的話,趙老擺了擺手,然後看著大屏幕中的影像模型,不由的說道:“說的已經很好了,技術的發展真的是日新月異啊,今天著實讓我們這些老家夥漲了見識。
  過去啊,針對於冠心病的檢查啊非常困難,智能通過常規檢查手段進行,所以經常會出現誤診誤判的情況。後來呢,醫學界才慢慢摸索出來了加強CT造影,以及冠狀動脈造影這些新技術金標準,它們傳入國內的視覺也不長,也就二三十年左右。
  雖然說著兩項技術對於患者都有一定的傷害,但的確是為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也卻是挽救了無數的病人。
  當然了,這兩項技術也確實很大的問題。比如加強CT需要復用造影劑,而且CT的劑量也很大,短時間內無法進行二次CT檢查,電離輻射對於人體的損傷很大。
  而光狀動脈造影檢查呢也是一樣的,還需要通過導絲來注射造影劑,已經屬於微創手術檢查的範疇了,損害也很大。
  所以一直以來呢,我們都希望能夠有一套新的檢查判斷方法和技術,能夠便於我們更好的對心臟冠狀動脈組織進行詳細檢查,但是卻久久沒有取得突破。
  雖然這幾年國外是陸續宣布他們突破了相關技術,但遲遲沒有拿出實物出來。我們還在想呢,在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國外這些新技術落地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沒想到,這項新的檢查技術居然在咱們國內被研製開發出來了。
  不但研製出來了,而且質量非常高,這項技術不光可以運用到冠狀動脈檢查了,還可以運用到身體各個器官的詳細檢查。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掌握患者體內病變器官和組織的精準3D模型,從而精準的檢查辨別出來病變的具體位置,從而設計計算出更為精準,更為全麵的治療方案展開精準針對性治療。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患者也可以減少通過,恢復健康。
  小吳啊,單單是這項技術,你就值得我們所有人給你鞠躬。這要是放在古代,就值得這天底下所有人給你立生詞牌位祭拜,你啊也會成為像張仲景,孫思邈這樣的藥王藥聖被後世所銘記。”
  看您說的,這些我可當不起。這都是大家集體智慧的結晶,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吳浩微笑著謙虛道。
  趙老搖了搖頭,然後拉著他的手看著他目光真摯道:“不管怎麼說,你們這項技術成果就能夠挽救成千上萬個患者的生命,單單這一點,你就值得獲的諾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