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王勛的謀劃(1 / 1)

見小孩子們那麼的懂事,一屋子的大人都含著淚花,欣慰的笑了。氣氛也一改剛才的沉悶,變得輕鬆而溫馨。   誰都沒有注意到床上,王婆子眼角滾落的淚水。   王婆子是個偉大的母親,一直都是。   王婆子當年帶著她的小七,回娘家走親戚,是她一生的痛。   小七的死。猶如剜了王婆子的心,她也跟著小七一起死了。   在王婆子決定要結束自己的人生時,她又聽到了小七的聲音。她的小七餓了時,就是這麼哭的。   王婆子找到了被老嬤嬤藏在懷裡的王七娘,覺得是上天把小七還給了她。她感激涕零的埋葬了那個送還小七的老嬤嬤,還給老嬤嬤磕了頭,立了墓碑。   王婆子因為小小的王七娘重新活了過來。王婆子抱著“小七”回到家,衣不解帶的守護著“小七”。王老漢跟家裡人說:這就是“小七”。本就寡言的王老漢沒有再多說什麼。   在家裡,他說是,就是。   王老漢覺得隻要王婆子能活得好好的,比什麼都重要。   對王七娘,他是感激的。   王家人都很感激小小的王七娘,都格外的寵愛這個討人喜歡的“小七”。   沒有想過會有人來搶他們是王七娘。   王管事,到了縣裡。就立刻用信鴿,緊急聯係了京城王家。   王家人對王七娘的行為很不理解。   好好的回家享福不比當村姑好麼?   不是聽到自己的身世,就因該歡歡喜喜的回家認親麼?   難道還有人不喜歡過好日子?   王家人被十萬個為什麼包圍了,久久不能突圍。   王勛知道:想讓王七娘安安靜靜的回家認親,不可能了。   本就愁得白了很多的頭發,又添了許多銀白。   王勛不但要想辦法把王七娘弄回來,還要苦惱該怎麼跟李家交代。   家裡的小妾和庶女還要上躥下跳的給他添堵。   還是不安分的想要代替王七娘嫁入李家。之前他有過這個想法,在被否決了以後,就沒有人再在明麵上提起。   現在知道王七娘自己不願意回來後,這些人心思就又活泛了起來。氣得王勛差點吐血。   王勛大罵:“你們這些個蠢貨!”   “你們以為李家是想要和我們家聯姻?”   “他李家看得上我王家?”   “他們要的從來都隻有王七娘!”   “你們哪裡得來的臉,代替王七娘出嫁?”   本就煩躁的心,因為攔路的小妾更加煩躁。   吹了一會兒風,王勛有了主意:既然王七娘是個重感情的。就跟她大打親情牌。讓體弱的夫人親自去長寧縣接人,就不愁她不回家。   我王家怎麼就出現了一個意氣用事的蠢貨!   有福不享,甘願當村姑。真是自甘下賤!如果不是李家的緣故。真不想再搭理她。   有了主意的王勛,心急的趕到了芳華苑。對著唐懷鈺好一陣的噓寒問暖後,才表明了意圖。   可以接回王七娘,上刀山下火海,唐懷鈺都是願意的。更不用說隻是拖著病體,親自走一趟了。   唐懷鈺自然是一千個願意的答應了,前往長寧縣。甚至,心急的恨不得立刻前往。   在王勛的費力勸阻下,才答應明天動身。   自打王婆子病倒後,王七娘占時放下了上山發財致富的想法,每天的任務就是守在王婆子的身邊。   家裡人也沒有讓她親自伺候王婆子。   每天都是三個嫂子輪流在屋裡伺候,王七娘隻負責呆在王婆子能看見的地方。   王七娘心想:還真是出人不出力。   王七娘吃著二嫂子做的小餅,喝著三嫂子泡的花茶,拿著大侄子尋來的話本。坐在桌子旁發著呆。   其實是在空間裡神遊。   小水窪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溪流,溪流裡有魚蝦在嬉戲。小溪兩邊,綠茵環繞,春意盎然。   之前丟進空間裡的果樹都碩果累累,把樹枝壓得低低的。   一群野兔在領著小兔崽吃著野草,一個野雞窩裡有好幾十個野雞蛋……   王七娘因為自己之前不認識草藥,就沒有收集有用的藥材。現在看著王婆子臥病在床,覺得很有必要在空間種植保命的藥草。   王七娘和王初一說了想找一本認識草藥的書的想法,王初一就在幾天後就把《草藥圖鑒》放到了王七娘手裡。王七娘就開始了草藥知識的學習之路。   王七娘心裡盤算著:等王婆子病情穩定後,就上山收集草藥。   見拿到書籍的王七娘沒有問王初一從什麼地方得來的,王初一悄悄鬆了口氣。   王初一可以在書籍貧乏的長寧縣如此快速的找到《草藥圖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全是因為李燁。   自從李燁離開了桃源村,王初一直在和李燁通信。王七娘的日常是他們通信的主要內容。   王初一很聰明,他覺得王七娘的親生父母肯定是不會讓王七娘一直流落在外的。   王七娘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很擔憂。   他想著,李燁也在京城,就想讓李燁在京城可以多多幫襯著王七娘。把他知道的事都通通告訴了李燁。   李燁自從回到李家就很努力,本來就很學霸的李燁更卷了。為了保護王七娘,他要早日成長起來。   早熟的李燁知道,王七娘的秘密需要他變得很強大才能守護。   最近,李老夫人對李燁很熱情。李燁很疑惑,也很不自在。   因為,李燁記事起就一直跟在李老太爺身邊生活,和喜歡吃齋念佛的李老夫人並不親近。   李老夫人在李燁出生後不就長期定居在老家豐縣。   上次李燁遇到的追殺,就發生在去給李老夫人請安後,回京的路上。   李彥宏規定每過三個月,李燁都必須去給李老夫人請安,以盡孝道。   李老夫人為此很是自責,決定以後都回京居住,不再讓孩子們再為自己奔波。平時為人嚴肅的李彥宏,為此都難得的展露笑顏。   李老夫人常年不在京城,李家的中饋,都是由堂弟媳婦劉氏幫忙打理。   雖然劉氏精於此道,這些年也是兢兢業業。但畢竟名不正,言不順。   李老夫人以後常住京城,李家就不再因為後院無人主持,讓人私下嘲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