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兒,你的體質已大大改善,雖不如那些神體修行起來那般容易,但對你來說也夠用了。” 我點點頭:“師傅,我知道的。” 雖然修行速度不快,但最近幾個月,在師傅的教導和幫助下,我已經能夠感應到體內的生命之輪了,也能引導體內的精氣流轉,接下來便是要正式開辟苦海,好為以後釋放神力源泉做準備。 體內有變化,體外亦有變,身體的速度和力量也隨著修行不斷變強,每天都好似有用之不竭的精力。 晚上,我躺在屋外的草地上,天上皎月如畫,繁星點點,四周蟲鳴不絕於耳。把玩著手上的指環,算算日子,從哥哥被帶走,到現在已過去好幾年,不知道哥哥他還好嗎?是否已經修煉有成,若如有成,他為什麼不回來看看我呢? 哎,深深的嘆出一口氣,“哥哥,你一定要好好的,如果你無法回來,那以後我就去找你,一定要等我啊。” 修行雖然並非我本願,畢竟仙途渺茫,多少前賢天驕都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但我心有執念,縱使前路茫茫,我亦無懼。既然選擇了這條路,我便會一直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朝霞初升,在天際形成一層薄薄的輕紗。站在山崖上,師傅在為我講授他自己的修煉心得。這種修行的經驗與體會,對於我這樣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盞非常好的指路明燈。若我自己修行無人指點,恐怕這輩子都無法有所成就。 講完之後師傅靜靜地坐著,最近一段時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越來越憔悴虛弱,對此,他隻說了“無妨”二字便不再提及。 我性子雖冷淡,對此也憂心不已,但我什麼也沒說,唯有眼裡的憂色不減。 還未等我說什麼,一個白色的小瓷瓶便飛進了我的手裡,“這是凝生草煉製的藥液,可以助你開辟苦海。” 我望著手裡的白色瓷瓶,心裡難掩激動,終於可以開辟苦海了嗎?我等這天已經等了好久了。 苦海和生命之輪互相糾纏相合,想要釋放生命之輪中的精氣,就必須不斷的開辟苦海。 我打開瓷瓶,一股淡淡的的香味傳入鼻中,僅是聞一聞,身體就好像舒服了不少,若是服下去,那又會是如何呢? 接下來的三個月,在師傅提供的藥液支持下,我終於可以沖擊開辟苦海了。盤膝坐下,服下藥液,我默默的運轉經文,可過了很久,苦海那裡居然紋絲未動。對此,我心雖有疑惑,但也沒有開口,隻是將藥液一瓶接一瓶地喝下去,喝到最後,我已經整整服下了四十多瓶,連一旁的師傅都怕我會爆體而亡。 我繼續運轉經文,凝生草的藥力全部匯集於我的臍下,不斷沖擊我的苦海。不知過了多久,我的額頭布上了一層細密的汗珠,體內翻江倒海,最後終於讓我沖擊成功,苦海終於開辟。 苦海如棗核大小,漆黑如墨,生命精氣縈繞在上麵,流轉出絲絲的靈氣,雖還未能溝通生命之輪,但能成功開辟苦海,當下我也很滿足了。 師傅看了看我,“雖消耗甚多,但總算沒有白費,你體質太差,以後的修行恐怕會更難。” 我笑了笑,“我知道,但我不會放棄的,哪怕千難萬難,我也會走下去。” “凝生草的藥液已經消耗殆盡,為師的身體如今已不能再為你尋找其他的靈草了,你隻能靠自己了。” 師傅咳了幾聲,繼續說道:“在迷霧之林中,長有各種靈草,對你修行有益。但是裡麵危險重重,不僅有其他修士在裡麵尋找靈草,還有各種妖獸作亂,恐怕你去了也是兇多吉少。” “修行之路本就坎坷,彌兒不怕,自會小心的。” 沉默良久,我又開口:“師傅不必擔心,如若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將自己置於險境的。” 師傅嘆了一口氣,“那你自己多加小心,若遇危險,保命要緊。” 師傅說完便將迷霧之林的位置告訴了我,連裡麵可能遇到的危險也盡可能地說了。 接下來的幾日,我一邊修行,一邊為迷霧之林之行做準備。閑暇之餘,又在村裡逛了逛,把每一個地方都看了一遍,畢竟此行危險難測,說不準以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七日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我便離開村子,向迷霧之林出發了,師傅站在村口目送我離開,久久不願離開。我心有不忍,師傅的身體越來越糟,恐怕所剩的日子不多了,但我不能留下,因為留下也於事無補,為今之計,當是尋到奇異靈草,為他療治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迷霧之林離村子很遠,饒是我如今身體已非普通人也走了好幾天才堪堪到達外圍。 我站在外圍一座高山之巔,望向森林,但目之所及,除了一片茫茫的白霧將森林籠罩之外什麼也看不到。 天色漸暗,森林之中若有似無的傳出陣陣妖獸的吼叫,無奈,我隻能找了一個山洞稍作休息,隻待明日在進去。 山洞外我已簡單布下了陷阱,應該不會有人闖入,於是我盤膝坐下,默默運轉經文開始修行。 苦海始終如棗核大小,生命精氣浮在其上,隨時隨地滋養著我的身體。如今已到修煉瓶頸,要是尋不到靈草,恐怕苦海永遠隻能如此了。每當此時,我就在想,要是我也有神體該多好。 普通人靠吃食維持生命之機,那修士能否靠吸收外在物質來改變自己的體質呢?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好久,也問過師傅,可師傅也不知道,隻知靈草可以幫助修行,可改變體質一事卻無法做到。 這個問題隻能以後再想,當下之急是尋到靈草修行和幫師傅療傷,想著想著我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 等我一覺醒來,天已大亮,我收拾好東西,又去了山頂。陽光很好,將四周都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但卻唯獨無法穿透森林的迷霧,迷霧之林果然林如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