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去了哪裡?”寧書藝問。 趙大寶搖搖頭:“吳彩梅也不知道,她說王雨洛父親當初也是很生氣,覺得自己這妹夫怎麼會把公司管理得這麼一塌糊塗,但是沒打算追查下去,怕都是自己家親人,如果查起來會傷了臉麵。 但是不管查不查,那個大窟窿是擺在那兒的,這個不能置之不理,所以到底要怎麼把這些窟窿填上,就是一個新的問題。 原本王雨洛父親是想要再給自己妹夫一次機會的,吳彩梅勸了他,讓他最好想想清楚,所謂升米恩,鬥米仇,他的那個妹夫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材料,這種情況下,一直幫他收拾爛攤子,要搭進去不少錢。 最關鍵是,他因為這些搭進去的錢,人家也不一定領情,最後白白填進去那麼多的錢,最後還得不落好。 倒不如想清楚了,及時止損,把那個公司的爛攤子給收拾乾凈就算了,沒有必要再繼續往裡投。” “看樣子,王雨洛的父親是聽進去吳彩梅這個建議了?” “是啊,聽進去了,幫自己妹夫把爛攤子收拾完之後,就撤資了,之後王雨洛姑父找他又軟磨硬泡了好多次,他都沒再鬆口,隻說試一次知道不行就應該吸取教訓,他也沒有那麼雄厚的財力一直幫忙填窟窿。 之後王雨洛的姑姑和姑父對這件事似乎是有些怨言的,但是因為當時公司的實際管理權都是在王雨洛姑父手裡,可以說完全是被他把錢折騰虧了,在王雨洛父親身上找不到半點責任,他不管開心不開心也都敢怒不敢言,他那大舅子沒找他討說法都不錯了。” 寧書藝猜到了後續:“所以他們把怨氣都給轉移到了吳彩梅的頭上?” “差不多,那兩口子肯定不可能明著說什麼,但是打那之後,他們對吳彩梅的態度就更加冷冰冰的,王雨洛也從一開始的無所謂,慢慢變得越來越抵觸,這裡麵到底有沒有他們的‘功勞’,這事兒誰也說不好。” 趙大寶抓了抓自己的後腦勺,作為一個已婚人士,他對這些事情的感觸要比寧書藝他們更直觀:“其實啊,我聽完這些,也覺得吳彩梅說她現在已經對她和王雨洛父親之間的婚事沒成不抱任何怨念的這件事有些相信了。 她說她也不驚訝在麵對家裡人的鬧騰和威脅的時候,對方會選擇妥協,畢竟如果不是他這麼多年一直對妹妹、妹夫還有女兒這麼退讓,也不會讓這些人越來越不像話,越來越變本加厲,得寸進尺。 我感覺吳彩梅是一個挺理性的人,說話做事很有邏輯,所以以她的智商,應該也很清楚,這種事情上賭氣是最沒有意義的,隻會坑了自己,她現在的生活或許不是最開始就期盼的,但肯定比跟王雨洛姑姑一家攪合在一起要省心很多,未嘗不是個好選擇。” “王雨洛的姑姑確實是個有意思的人。”寧書藝把她和霍巖這邊的發現也和趙大寶分享了一番,“現在這麼一看,這件事就更加順理成章了。 你方才說吳彩梅給你提供的王雨洛姑父和她父親合夥開公司的時間,這個可信性還是比較高的,畢竟工商注冊信息很容易就能查清楚,沒有什麼撒謊的必要。 結合那個公司成立和倒閉的時間,王雨洛姑姑買房子的首付款是從哪裡攢出來的就很容易得出結論了。 至於房貸麼,雁過拔毛是最方便順手的,王雨洛從上中學開始,生活費就都是經由姑姑的手轉了一道,這個過程中,因為王家父女又嚴重缺乏交流溝通,很難保證每一筆賬都對得上。 隻要欺上瞞下,兩頭堵,從中間撈一些好處,用來作為自己提前還款的資金,完全是可能實現的。 那套房子最後一次一筆結清餘下所有貸款的時間,是王雨洛讀大四,因為那個時候可能王雨洛已經跟她父親達成了一致,大學畢業之後就不需要姑姑的監管,所以王雨洛姑姑自然也很清楚,侄女畢業之後,她就沒有機會再從生活費裡麵榨出油水了。” “差不多,吳彩梅也跟我提了一下這方麵的事情。”趙大寶搖搖頭,嘆了口氣,“她說王雨洛的姑姑特別壞,心機很深,而且用兩種完全不同的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和王雨洛。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她對自己的孩子很嚴格,所有一切都得嚴格按照她的要求,差一點都不行,不光學業要抓緊,言行舉止方方麵麵,都有要求。 等到對王雨洛就完全是沒有原則的縱容,說好聽一點是對侄女很寵愛,甚至可以說是溺愛,說不好聽一點,那就是活活要把侄女給養廢了。 當然了,這話夠不夠客觀,咱們回頭再驗證,反正吳彩梅的意思是,她覺得王雨洛對父親的生疏冷淡,不願意與父親交流,父女兩個始終存在隔膜,這裡麵也跟她姑姑的所作所為分不開關係! 畢竟這些年來,王雨洛姑姑借口幫哥哥分擔家裡的雜事瑣事,實際上也等於是人為變成了一道屏障,父女之間幾乎沒有機會直接交流,都要通過她,兩頭的信息都是她在相互傳遞,那這話要怎麼說,不都是她一個人拿捏麼!” “這麼看來,王雨洛姑姑也算是搬起石頭來砸了自己的腳。”寧書藝知道有一種看似是出於關愛實則是想毀掉一個人的方法叫做“寵殺”,通過無原則的放縱,毀掉一個人的前途,“估計王雨洛姑姑原本是希望侄女在自己的縱容下,驕縱無腦,聽她的擺弄,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充當她手裡趁手的好武器。 隻是沒有想到,王雨洛的確是被她縱容出了一身的不服管,並且到了最後,這不服管已經不僅僅是針對自己父親了,就連她這個姑姑也一樣不看在眼裡,不但沒有把小搖錢樹攏在懷裡,還飛了下金蛋的雞。 這不知道能不能算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