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法力的本質是什麼?(1 / 1)

“當然,難道還能是為了天下百姓,為了警醒世人。”   “別傻了。”,商若兮笑嘻嘻,一副你太可愛的表情。   “就算普通百姓了解到真相又能怎麼樣,沒有任何意義。”   “這份調研結果最大的意義就是了解不同階層的現狀,以及他們的消費能力,消費意願,真實情況。”   “隻有掌握這些信息,才能製定最好的商業計劃。”   “很多人說現在生意不好做,生意不好做的根源是他們根本沒有認真做生意。”   “打個比方,你如果想要在自家小區附近開一家店,那麼你應該怎麼選址?”   “你了解這個小區有多少人嗎,有多少戶是常住,有多少戶是暫住。”   “了解他們的收入大概是多少,消費水平大概是多少,年輕人是多少,老年人是多少,最大的消費群體是什麼?”   “了解這個小區有幾個出入口,哪個出入口人流量最大。人流最大的出入口,哪個方向來的人流最多。”   “了解你想要做的行業,這個行業的成本是多少,利潤壓縮到多少合適?”   “我調研過很多創業者,尤其是那些年輕創業者,他們大多滿腔熱血地沖入一個行業,但卻連基本的成本把控,客源來向都做不到。”   “他們往往是聽說誰誰誰創業賺了多少錢,誰誰誰開了什麼店生意很好,誰誰誰光宗耀祖。”   “然後就一股腦地湧了進去。”   “這種人,你說他憑什麼賺錢?”   “憑無知。”   “憑愚蠢。”   “憑莽撞。”   “還是以為自己是天命所歸,諸神寵兒。”   “這類創業者的結果,十之八九都是賠光老本,少有人能及早醒悟,斷臂求生,還能留下一些本錢退出來。”   “此類做生意,最多做一個小區,一個街道的生意。”   “如果想要做大生意,一個市,一個省,乃至全國性的大生意,需要什麼。”   “就需要這份調研報告。”   “這個世界是很有趣的,很多人喜歡給這個世界的各種現象進行分類命名。”   “什麼經濟上行期。”   “什麼經濟下行期。”   “我並不喜歡這種劃分。”   “盛世,不是每個人的盛世。災厄,也不是每個人的災厄。”   “美國經濟危機期間,大量中產返貧,小資破產,但對大資本而言,卻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饕餮盛宴。他們在此期間,以極低的成本購入大量優質資產,從而完成自身的新一輪擴張。”   “所以,你說這是危機,還是財富女神的降臨?”   “這個世界向不同階層的人展現的風景,永遠都是不同的。站在不同階層去看待同一件事,得到的答案也往往是截然不同的。”   “經濟上行期,有經濟上行期的利好。經濟下行期,有經濟下行期的利好。”   “和平盛世,有和平盛世的利好。戰爭荒年,有戰爭荒年的利好。”   “我也拜訪過很多國內知名企業家。”   “他們的成功,伴隨著一個特定的時代,一個特殊的時期,一場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機遇。”   “但他們很多人,根本認不清自己。”   “他們更喜歡將自己的成功,歸結於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奮,自己的聰明才智,決然不願意承認是時代紅利的作用,也決然不願意承認自己隻是一頭風口上的豬。”   “他們喜歡以成功者的姿態教育下一代,教育後生。”   “他們最喜歡的開場詞,往往是我們以前怎麼怎麼,我們以前如何艱難。”   “全然不在乎,也不考慮時代的變化。”   “我也曾去某家保險公司進行過深度調研。”   “保險公司在最近幾年,早已悄然轉變戰略方向。最近幾年,保險公司主打養老保險,以及養老服務。”   “提出了網絡加養老。”   “甚至AI加養老的概念。”   “為什麼,因為當下環境,人們普遍失去了對某些特殊機構的信任,養老問題一再被各方媒體炒作。”   “恐慌情緒蔓延,憂慮情緒加重。”   “這是好事嗎?”   “那要看對誰而言了。”   “保險公司就是看中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從而快速調整戰略。在恐慌情緒的引導下,本來猶豫的買家更容易發展成客戶。”   商若兮侃侃而談,自信且大方,渾身上下洋溢著讓人著迷的氣質。   那風采,讓孫毅不由想到了當初上課時的景象。   商若兮也是這般。   對古今中外的帝王將相進行著評價。   時常有驚世之語。   比如,如果你朋友張嘴閉嘴喜歡提五千年傳承,民族自信,請小心,並盡可能遠離他。   這種人大多內心自卑空虛,且喜歡炫耀。   自己沒有本事,就幻想著融入某個寬泛的群體,將群體的成就幻想成自己的成就,從而自我滿足,自我陶醉。   喜歡掛在嘴邊,說明這個人喜歡炫耀,做事張揚。   如果你朋友是個普通人,但卻崇拜帝王將相,喜歡將帝王將相的成就掛在嘴邊,陶醉於宏觀史詩的波瀾壯闊,請小心,最好遠離他。   一個普通人,崇拜帝王將相,喜歡將帝王將相的功績掛在嘴邊。   說明他認不清自己的位置,自以為自己也是帝王將相,渾然忘了自己隻是歷史上被犧牲的部分,連在史書上留下一個字的資格都沒有。   但凡遇到不同的意見。   他們最喜歡的說辭,就是某某也是如此評價這個歷史人物,你以為自己比某某更有權威。   為什麼要引用某某的評價,因為他們內心空虛,沒有自我,分不清現實與虛幻,陶醉於他人編織的美夢。   他們容易受到蠱惑,沒有分辨能力。   諸如此類的言論,不在少數。   當時孫毅尚且不能完全理解,後來漸漸理解商若兮的說辭,也不得不感嘆。   她是少有願意,且敢在課堂上講真話的人。   商若兮道:“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危險與機遇並存,主要看你站在什麼高度。”   “隻有看穿這個世界的運行邏輯,掌握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了解當下的大勢發展,才有資格去做大買賣。”   孫毅微微頷首,目光迷離,不由想到自己的現狀。   係統加身,稱得上絕世機遇了。   但問題在於,法力是什麼,這玩意怎麼用?   至今孫毅沒有答案。   他尋找過答案。   比如,係統自稱來自洪荒,所以孫毅首先調查洪荒。   洪荒是什麼。   洪荒的起源是封神演義,然後被現代網絡作家以封神演義為基礎進一步擴展,融入了很多民俗傳說,形成了最初的洪荒概念。   但洪荒是什麼,在這個時候依舊說不清楚。   因為在無數網絡作家,甚至網民的自發參與下,洪荒的概念被反復擴展,早已經形成了數以百計的洪荒概念。   至於道教關於洪荒的說法。   嗬嗬,你如果在道爺麵前提洪荒,提鴻鈞老祖之類的東西,道爺不打你,那是他修養好。   洪荒和道教的關係,就好像一個姓李的人,拜了一千年的李世民。   然後某天來了個莫名其妙的人,突然說李世民還有個爹,叫李吉祥,這個李吉祥怎麼怎麼牛逼。   你就看人家打不打你吧。   道教拜了幾千年的三清,你突然給三清整了個師父,放誰身上不生氣啊。   越是了解,孫毅越是發現,洪荒的概念是走不通的。   既然走不通洪荒的概念,就直接研究法力吧。   相比洪荒這個概念,法力的概念就久遠了。   法力一詞,最早出自《維摩經·佛國品》:“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後來南朝梁簡文帝又有《上大法頌表》:“慧舟匪隔,法力無垠。”   唐白居易也留下了《千佛堂轉輪經藏石記》:“法力所攝,鮮不歸心。”   所以法力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佛教。指宗教法術的除妄伏魔之力,後泛指所有超人的神力。   但這樣的解釋依舊遠遠不夠。   孫毅想要知道,為什麼。   為什麼法力能強身健體。   是從原子層麵強化了原子,還是從細胞層麵強化了細胞,又或者是其他的層麵改變了人體。   為什麼法力能作出神異之事,比如禦劍。   原理是什麼,量子糾纏,元素共振,共鳴,又或者是現代科學所不能解釋的原因。   法力消耗之後,是如何得到補充的。   從體內得到養分,還是從體外得到補充。   但在道學群裡,孫毅得到的答案往往也不相同。   有人說,法力是天仙的根基,是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力量,不屬於凡人。   然後這人馬上就被罵了一頓。   你他媽拜的是哪家祖師,學的哪家經典,這句話出自哪裡。   爺家傳道法,傳自茅山,也稱修法力。   怎麼,爺還犯了天仙忌諱。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雙方吵作一團,很是熱鬧。   之後,各方加入其中,真是國粹綻放,如萬花齊開。   最後孫毅在道學群裡遇到了一位老道,紅塵客。   自稱在青城山修行。   他見孫毅時常請教玄學,給了一個很中肯的建議。   法力,存乎於天地,存乎於心。   你要是相信,它就存在。   你要是不相信,它就不存在。   誰也沒有資格去定義法力。   因為是你練出了法力,還是我練出了法力。   別逗了,道爺修行五十年都從沒見過法力。   那些個迫不及待給法力定義的人,甚至爭相定義法力的人,全都是假道學。   他們懂個屁的道,無不是學了兩個佛道名詞,就自稱道學愛好者,想要找人炫耀,得人誇贊的廢物點心。   他們愛的不是道,也不是佛,他們愛的是炫耀,是虛榮,是得到他人認同。   真正的道學者,永遠不會告訴你,法力究竟是什麼。   因為沒有人真的練出法力。   要是有,你讓他上電視,上網絡展示,你就看他敢不敢吧。   和紅塵客的談話,讓孫毅豁然開朗,也讓他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當今之世,他是唯一的修仙者。   唯一得到法力的人。   前路,沒有經驗可言。   佛道,隻能當作參考。   法力究竟是什麼,能做到什麼程度,唯有自悟!   不過,孫毅倒是記住了一句話。   法力,超凡之力,存乎於天地,存乎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