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位(1 / 1)

造物紀 浮世夢笙 1855 字 2024-03-17

在世界誕生之初,“意識”在茫茫宇宙星河中形成。   不具備邏輯與思考能力,意識包裹著物質,單純的感知著。   運動,牽引,演變,發光發熱。   星河運轉,在漫長時光中,恒星的聚變、演化與坍縮,如同火光明滅般短暫。   意識形成了基礎的思維模式,   時光輪回,意識體對自己發出了疑問“我是誰”----意識體意識到了自己的存在,頃刻間彌散在空間中的意識體有了主體,向著一個中心凝聚。   它脫離了以感受為唯一獲得信息方式的存在模式,學會了以波與振動為介質的第三人稱的獲取信息方式----“觀測”。   在數億萬個恒星輪回的觀測中,它的意識越加強大,它感覺到世界深處有著某種奇妙的聯係,無法觀測,無法感知,像細絲般黏連著自己,而另一端,聯係著世界的深淵。   不過它仍不知道自己為何存在,自己應該做什麼,感知嗎?觀測嗎?結局又會怎麼樣呢?   不過它很樂意去進行看似毫無意義的觀測,它不會孤獨,不會無聊,即便沒有多巴胺的刺激,它也很享受新信息給他的“新鮮感”。   意識沒有重量,隻要能觀測到自己,它能隨意的突破光速的限製。   又在漫長的躍遷與觀測中,一顆行星吸引到了他的注意,一顆少有的,蔚藍色的行星,有著獨特的大氣結構。   藍色的星球,表麵存在著它從未見過的物質結構。   僅僅是不足以恒星演變的一瞬間,生命便在星球的海洋溫床上綻放。   它能探測的到,無數微弱的意識初步形成,不過這些意識體太過脆弱,隨著載體的死亡,便很快悄然消散,無影無蹤。   生長,進化,捕食與被捕食。   生存的沖突不斷演繹著。   毫無運動規律的意識之間引發的沖突,帶來了無數的隨機性與海量的信息。   數億年的時光,龐大的信息吸引了其他的宇宙意識體駐足,他們互不乾涉,共享著這個稀有的信息源。   宇宙意識體觀測著生命,一向如此。   茂密的叢林中,一個名為亞的靈長類生物在河邊行走著,他被一種東西所吸引,不為滿足身體的需求。   跨過河流,爬上粗壯的樹枝。   他猛然抬頭,感受到了深空之中,無名的存在注視著自己。   恐懼,害怕,新奇,行星上的生物第一次反向觀測宇宙意識體的存在,然後靠著生物的本能,向著令他震驚之物下跪。   宛如強勁的電流擊穿了靈魂的間隔。   兩個意識體借著信仰與被信仰相連。   借著人類,神明第一次感知並理解了物質世界。   在其他意識體的共同見證下,它借著人類坐上了神的寶座---神位。   神位,虛無縹緲卻實質存在。   借著神位,神明得以擁有足矣容納自己的實體,並憑借實體乾預物質世界。   神位共有六個,對應了世界六條法則。   人類借著神明,代言著神的旨意,成為初代神明的代言者,被信仰著神明的人族擁護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