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皋氏兄弟(1 / 1)

大俠葉九公 江葉公子 3569 字 2024-03-17

“讓言冰語,言長老去藏書閣找找皋氏兄弟錄”   墨玄若有所思招了招手,吩咐弟子道旁邊的兩位一會笑,一會傷感。   “是”   那名弟子領命退去後,林利鋒似笑非笑:“大哥可是想起以前之事了”   墨玄左右瞧瞧“難道你們不是?”   二人沒有說話隻是嗬嗬一笑。   言冰語自然是收到那名弟子傳來的消息,獨自一人前往藏書閣在裡麵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張金色的卷軸。   找到之後他直接讓那位弟子交給教主,墨玄看到後不禁感慨。   打開卷軸後,裡麵的內容浮現於眼前。   傳說中皋嵐皋鳳兩兄弟在秦朝時舉世無雙,無人出其右   “大哥你為什麼要將無名功獻與那暴君”在一個茅草屋內兩名年輕的男子在爭吵中,有些年長的男子反駁“你瘋了嗎?敢非議皇帝,這個是殺頭的死罪”   年紀小些的男子一臉不屑並且反問“如今我們一身武學怕他做甚,不過我們想,整個天下都是我們的”隨即而來的就是被自己親大哥一巴掌教訓。   “快閉嘴,你想死嗎?”被打的那人明顯十分不服氣“哈哈哈,皋嵐從小到大,你都沒有打過我一分,而如今卻因為這件事,你要打我!打我!!”皋鳳用極其瘋癲的樣子對皋嵐嘶吼著。   “我告訴你!這無名功有你的功勞也有我的,我絕不許你給個外人”皋嵐眼真真瞧見自己的弟弟如此行事。   “和以前一樣,打吧誰贏了誰說的算”就這樣看見兩個人活生生把對方打死了。   看到這裡的時候,不禁回想起那時跌落山崖的場景“當時有位老者”   “我叫統萬季是皋氏兄弟的朋友,自從他們死後我便鑄造兩件玄鐵棒希望有緣人可以憑他除惡楊善莫負了俠士之心”   “我曾訪東海仙山得一預言:白龍降世,亂世可平,林槍將臨,江湖悠悠,謀士重現,玉麵來臨,直至後世傳承不絕”說罷便消失了。   一道微風吹過墨玄猛的醒來“是夢嗎?”隻覺冷汗直流擦了一下汗水後才發覺自己處於洞穴之中突然驚悚萬分。   這段回憶讓墨玄到現在都不敢相信這是真實的,但是那個預言已然成真了。   因為他自己便是白龍降世,確實也滅除了一些潛在的危機。   其實皋氏兄弟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據說這倆兄弟是皋陶後代,但真真假假己然不重要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師從何處亦無人知曉他們是哪裡來的。   就像憑空出現的一樣,唯一知道的是這兩兄弟真的很強大很強大。   要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強,這就要從秦朝講起了。   始皇帝趙政一統六國,六國貴族無不恨其野心之大。   貴族王侯們並不是不能認到一統六國的根本利益,但是要他們盡歸大秦卻是不太可能,人人罵秦為虎狼但做到這壯舉又有哪個君主能做到。   自從徐福帶著九名弟子將各自的秘寶置於九狐雪山後便前住尋找海外仙山了。   趙政極力尋找能人奇士希望能幫助自己打造更加完美的大秦帝國。   皋嵐便是奇人異士之一,精通武功於是乎趙政讓其入朝為官。   當然了兄弟二人必盡一生精力所著作的無名功,也交給了始皇帝因此皋嵐皋鳳兩兄弟漸生隔閡。   兄弟二人就居住在草屋中,一襲紅艷的女子從草屋中走出來“姥姥”童子跪在地上向年輕女子行了一個大禮“起來吧!”纖纖玉手緩緩朝童子揮了揮。   “姥姥,兩位公子還在吵著”童子起來後慢慢說道,紅衣女子輕輕扯了衣袖便從中取下一絲細線。   吹了一下細線便如木棒般挺直,雙指一彈那線以極快的速度將草屋毀個隻剩草了。   隻聽轟轟轟的聲響,皋嵐皋鳳兄弟趕到後直接開罵:“汝安敢如此”皋鳳先開口,皋嵐也不饒人見其是個女子於上便道“臭老娘們討打”說罷倆兄弟便開始動手。   隻一刻二人便被那女子賞了一耳光“小兔崽子,連姥姥都不認了”   看到麵孔後皋嵐皋鳳連忙跪下磕頭:“姥姥我錯了!”   那名叫姥姥的女子左手緊握周圍頓時如停止一般,童子有些可憐這倆兄弟不禁搖頭嘆氣。   “糟了!是八九神通”   皋嵐剛講完便被一拳打飛出十丈開外,僅僅一拳皋嵐就覺得腹中翻江倒海般難受周圍似乎恢復正常了。   但下一刻地上鉆出數十條鎖鏈將皋嵐死死捆綁住,皋鳳見狀上前阻止但卻是一步也動不得。   姥姥露出陰謀般的笑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輕輕在地上一踩仿佛是踩在皋嵐上,被壓的呼吸不過來了“別急下一個就是你”這話讓皋鳳直接求饒:“我的姥姥啊,天上的仙子也不及你的美貌,你便再世神仙我都信”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在說,你很美,別打我,打我哥就好。   “你大爺的!”   皋嵐對自家弟弟罵了一頓,姥姥可不吃這套。   “以為這樣我便會放過你嗎?嗬嗬,可笑”   揮了下衣袖隻瞧皋鳳便被擊翻在地,而後便是一頓毒打。   墨玄瞧瞧這卷軸上的資料不由嘆氣:“多年來我統教一直尋找皋氏兄弟與那名姥姥的關係但始終一無所獲”   江湖一直流傳著古佛秘寶,武功秘籍,得之可得天下。   另外有首詩是這麼寫的。   雙寶出,天下亂,狼子野心屬誰家,天子盯,百姓怨,各個大家來相爭,來相爭!紛紛擾擾歸塵土,緣歸緣,因結果,誰家少年得寶兒,得寶兒。   有人說這首詩便是尋找古佛的方法,因此各大門派絞盡腦汁也要破解這首詩,但都一無所獲。   “大師兄,你說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費盡周折尋找寶藏呢?”一個腰間別著刀的十七八歲少年懵懂地問。   那位被稱為大師兄的道人笑了下摸了摸己經長大的小師弟的頭“這是因為各門各派都想要那寶藏,我們青玄山也不例外”   少年似懂非懂地哦了一聲,青玄山道門分支之一。   許久年前道門便分成了四十二係別,每係別都各自開山立教。   因此有四十二分支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