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皇帝考校 公主侍讀(1 / 1)

榮禧堂後樓!   一家子都在,老太太麵色陰沉,不快道:“這鐘哥兒,素日我倒看他好,怎麼暗地裡這麼壞,竟把林丫頭拐了出去。”   邢夫人添油加醋道:“林丫頭小,不懂事,難道他還不懂事,就怕是爛了心眼子,使著壞呢,倘或林丫頭壞了名節,又如何向遠在揚州的林老爺交待?”   王夫人也道:“論理說,東府的事兒我們不該管,鐘哥兒也不是我們家人,老太太心善,讓他住在東邊,他就仗著考中了童生,又有些捉鬼拿妖的本事,就無法無天了!”   賈赦、賈政均是黑著臉。   可卿惴惴站著,心頭焦急,卻不敢分說。   賈蓉也在,暗暗冷笑,可逮著機會把那小子攆走了。   說起來,還是寶玉挑起的,下午他去找黛玉、黛玉不在,紫鵑也不在,問了雪雁,雪雁說大早出門就沒回來過,於是找到了可卿院中。   不出意外,事情泄露了。   當然,他不會說曾偷偷摸摸領著黛玉去了兩次縣學。   “老祖宗,要不要著人去縣學找找,許是隻讀書,不該有什麼事。”   鳳姐勸道。   “人太得意了,可知心就飄,我們家倒好意待他,他倒這樣不識輕重,可是我看錯他了。”   老太太滿是失望的搖頭,也沒說去找不找人,一屋子都隻能陪著。   ……   縣學!   就在五人等的心焦的時候,一名太監匆匆而來,問道:“可是秦鐘,紀昀諸人?”   “正是,請問公公如何稱呼?”   秦鐘與紀昀相視一眼,雙雙拱手。   那太監突地綻現出了笑容,擺擺手道:“咱家姓周,聖上召見,快隨咱家進宮罷。”   “什麼?”   五人麵麵相覷!   黛玉更是麵色刷的一下變白了!   不過這時,容不得回避,隻是本能的向秦鐘後麵靠了靠。   秦鐘其實心裡也不是太有底,皇帝召見確實讓他意外,但仍回頭報以了一個寬心的笑容,意思是一切有我,便道:“有勞周公公了!”   “嗯!”   周太監略略點頭,領著眾人離去。   ……   夜色越來越沉了,南書房裡掌起了燈火。   永明帝坐禦案前,元春在後服侍,戴權垂手站一旁,李守中半邊屁股挨著個圓墩子,一板一眼的奏對。   “紀昀與時運來都讀出了文氣,咦?怎還有一人?請聖上恕臣年老力衰,記憶不靈光了,竟想不起來多出的那人是誰。”   “無妨,一會子就能見到!”   永明帝心情不錯,嗬嗬笑著。   李守中又囁囁嚅嚅道:“今兒已經確證了在聖人像前讀書有助於讀出文氣,秦鐘此子功不可沒啊。”   “嗯!”   永明帝微微頷首,心中有了計較。   “聖上,人來啦!”   外麵,一名太監橫邁半步,輕聲道。   永明帝抬眼,以往的夜晚,看外麵烏泱泱,如今有了龍氣貫體,雖不能說成視夜色如白晝,卻也能看清在周太監的帶領下,五名學子垂首走來。   甚至還可以隱約感應到散發出的緊張不安,又帶有些激動振奮的氣息。   很好!   永明帝龍顏大悅!   黛玉小心翼翼的縮著身子,躲在最後,五人依次踏入殿中,下跪叩首:“學生叩見聖上!”   “平身罷!”   永明帝澹澹道。   “謝聖上!”   五人起身。   永明帝那銳利的目光依次掃過,在秦鐘身上停留了片刻,暗暗點頭,當看到黛玉的時候,突地眼神一凝!   李守中老眼昏花,沒留意黛玉是女子,但永明帝哪裡看不出來,問道:“這是誰家的姑娘?”   頓時,黛玉嬌軀劇顫!   李守中也現出錯愕之色。   秦鐘忙道:“回稟聖上,這位姑娘是巡鹽禦史林海家的,現暫居榮國府,有詠絮易安之才,學生不忍才華埋沒,故大膽將之帶入文華殿讀書,學生願領罪!”   元春妙眸圓瞪!   她自是知曉黛玉的來歷,也知老太太有為寶玉與林家結親的意思,隻是沒見過麵罷了,如今細細看去,確是稀世之美,可這肆無忌憚,毫不顧及女德的行事作風讓她極為不喜。   她受賈政與王夫人教導長大,打小就一板一眼,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詠絮易安之才?”   永明帝手指輕叩案麵,玩味道:“汝現場賦詩一首,體裁不限,讓朕看看是否言過其實。”   秦鐘暗舒了口氣,黛玉的詩才不用他擔心,他隻怕黛玉寫葬花吟之類的閨閣哀怨詩。   有太監奉上桌案紙筆。   黛玉心知無法避免,施了一禮,坐於案前,略略沉吟,提筆書寫,沒一會子,再施一禮,退去一邊。   太監揭起紙張,呈於案頭。   永明帝龍目垂注,輕聲念出:   紅拂   長揖雄談態自殊,美人巨眼識窮途   屍居餘氣楊公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嗯~~”   永明帝微瞇雙眸,似是在嚼咀品味,隨即轉頭問道:“李夫子,此詩如何?”   李守中直言道:“若是男兒寫出,可稱一流,出自女子之手,卻是不太應景。”   “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你呀!”   永明拿手指著李守中,笑著搖頭,又回首問道:“這姑娘是你的表妹,你看如何?”   顯然是皇帝認可了黛玉的才華,元春自是不會說出悖逆的話,隻道:“姑娘此詩,頗有易安豪邁之風,妾竅以為,是極好的。”   “嗬嗬嗬嗬~~”   永明帝捋須笑了起來:“謝道韞與李清照乃一代大家,名照千古,倘我朝出了這樣的才女,朕如何容不得?朕恕你無罪!”   “民女謝過聖上!”   黛玉心底一塊大石落地。   紀昀、嚴奇禎與時運來投去詫異的目光,又紛紛看向秦鐘,目中帶有鼓勵之色。   永明帝問道:“平時都讀些什麼書?”   黛玉道:“隻讀了四書。”   “放出文氣給朕看看。”   永明帝又道。   先前在文華殿時,黛玉不知如何放,蒙混了過去,正為難的時候,秦鐘小聲提醒:“凝心靜氣,排除雜念,以心為引,文氣自出!”   黛玉默默體會了一陣子,很快就掌握到訣竅,心念一摧,一層文氣湧出,映襯出那容顏竟帶了幾分仙氣。   永明帝眸中神光大作,他自是能看出,黛玉這文氣雖然淺薄,但根基紮實,假以時日,成就不可限量。   要擱在以往,女子無才便是德,但今日已不同往昔,天地即將大變,他恨不得盡攬賢才入彀,哪管得上男女之分。   略尋思,永明帝道:“朕的幼女,封為靜淑公主,今年十歲了,倒也聰明伶俐,姑娘可願為公主侍讀,教導些詩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