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路順風非常清楚,生產隊的社員會耍點小聰明,在重量上麵做點小手腳,要知道秸稈是吸水性很大的東西,濕和乾是兩個概念。 所以從第一開始,路順風就堵死了其他生產隊想要動手段的可能,潮濕的不要,腐爛發黴的不要,發黑的同樣不要。 每個生產隊為同一批次抽檢,隻要發現一次不合格,整批次全部不收,從哪裡拉過來,就從哪兒拉回去。 經過半個小時的抽檢,路順風將趙莊生產隊送來的六車秸稈檢查完畢,並且製定好了檢測標準,這一次趙莊生產隊確實是耍了小手段,在外麵裝著正常的麥秸稈,裡麵卻裝著可以滴水的麥糠。 “你們這些都不合格,我們不收!” “就這一車不合格,這五車都是好的!” “有一句話叫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路順風向趙莊生產隊的社員解釋道:“這些秸稈都是製成飼料喂豬的,這個白毛豬不像黑毛豬,白毛豬嬌貴,但凡吃了這種發黴的秸稈,就會拉肚子,輕則掉膘,重則喪命!” “路順風同誌,咱們打個商量!給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也是不知道!” 路順風道:“這事沒得商量,你們也可以打聽打聽,我們養殖豬可是前前後後有一百多頭豬出了問題,你們想想,一百多頭豬值多少錢,你們這些秸稈才值幾個錢?” 路順風吩咐飼料場這邊的幾名社員:“你們收秸稈的時候,一個人負責一個區域,誰出了問題就處理誰!” “好的路廠長!” 沈陸軍開始認真起來。 養殖場這邊開始收秸稈,沈家莊生產隊就開始熱鬧起來,每天都會有大量運輸秸稈的車隊來到飼料場這邊,通過交易,他們會拉走換來的生物發酵飼料。 自從趙莊生產隊被退貨以後,陸續還檢查出好幾個生產隊在秸稈中加塞,妄圖魚目混珠,隻不過,他們想要搞貓膩並不容易。 因為交易過程中,卻不會像後世那種直接整車過秤,而是采取一個樹立的三腳架,上麵吊著一根可以載重兩百斤的大秤。 大秤掛著一個大筐子,每一次隻能稱重二百斤,所以試圖加塞就不容易了,在稱重過程中發現問題,整批全部退掉。 結果,如此幾次之後,這種情況就少了很多。 可問題是,由於交易速度太慢,結果飼料場外麵的空地上,排起了長隊。 飼料場和養殖場這邊一邊生產,一邊擴建,動用了大量的人手,這些排隊前來送秸稈的其他生產隊社員,也趁機搭把手,想著提前換飼料。 路順風看到這個局麵道:“咱們得提前做好準備!” 沈繼武問道:“什麼準備?” “要在飼料場外麵建幾間臨時房子,現在天氣熱,他們可以在外麵隨便找著樹蔭下乘涼,入秋以後就是冬天,天氣就會越來越冷,咱們也不能看著人家受凍!” 沈繼武點點頭道:“順風,還是你想得遠!” 現在沈家莊生產隊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挖的發酵池也越來越多,這些挖出來的土,最開始的時候,就製成了土坯磚,用來壘飼料場的外墻。 可是隨著發酵池越挖越多,土也越來越多,特別是秸稈運輸量增大,原本飼料場外麵的那條小路,就成了交通難題。 沈繼武詢問路順風道:“這該怎麼辦?” “把路擴寬吧!” 路順風指著這條路道:“以後咱們的飼料場會越來越正規,越來越大,將來產能有可能突破五萬噸,甚至十萬噸,甚至是三十萬噸,將來這些通過的車,也會變成汽車,修路是必然的,不如提前修!” 很快,修路就成了沈家莊生產隊的日程,這可是沈家莊生產隊全體社員一起上陣,男女老少,除了走不動路的,或者是七八歲的孩子,甚至連十二三歲的小孩子也一起過來乾活。 整個沈家莊生產隊儼然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挖發酵池的挖發酵池,修豬舍的修豬舍,燒磚的持續燒磚,修路的修路。 當然,沈家莊的變化也是巨大的,除了村口小屯河河畔的農研所,以及養殖場、飼料場之外,還有就是原本坑坑窪窪的路麵,鋪滿了砂石,或者是燒磚後形成的廢渣,總之,路麵變得平整了許多。 因為換飼料的生意,其他生產隊來沈家莊生產隊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特別是看著沈家莊生產隊不僅僅家家戶戶安裝電燈,聽到使用電燈不要電費的時候,這些外生產隊的社員就不淡定了。 更讓他們不淡定的還在後麵,這次受災,他們各個生產隊幾乎隻有去年同期的一半甚至不足三分之一的糧食,而沈家莊生產隊不僅糧食沒有少,反而比去年還多。 在看到沈家莊生產隊龐大的養殖場,聽說那裡養一萬多頭豬,平均每個人將近五頭,他們就更加羨慕了。 這讓沈家莊生產隊的社員感覺非常自豪,不僅走路帶著風,頭也高高揚起,有點鼻孔朝天的架勢。 李愛國看著沈家莊生產隊的養殖場規模越來越大,特別是因為推廣任務成功超額完成,他將獲得學院的獎勵,此時的他,心情也相當不錯。 雖然一輛車的秸稈換不了多少飼料,可問題是,這些秸稈對於其他生產隊來說,這些秸稈兒要麼喂生產隊的大牲口,要麼隻能分給社員們當柴火燒。 問題是大牲口又能吃多少,在人的口糧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誰還在乎大牲口有沒有吃的?除了燒火做飯,也沒其他用處,當然,燒火做飯也用不了那麼多,用來喂豬,這些飼料比用糧食喂豬的效果還好。 拿秸稈換飼料,可以說是變廢為寶,也可以說是雙贏。 李愛國吃過晚飯,就習慣性地出來散散步,在短短十數分鐘的時候,他粗略估計就看到三十多輛騾馬的大車進入飼料場。 沈家莊生產隊的變化,是路順風,也是因為李愛國,這讓他的心情相當不錯,就在李愛國準備返回的時候,他突然看到了一塊玉米地。 玉米地對於李愛國而言,並不稀罕,整個沈家莊生產隊種了一千五百餘畝,可以說玉米隨處可見,因為玉米秸稈中含有糖分,這是製造發酵飼料的最好原料,其次是大豆秸稈,麥秸稈效果最差。 這都是經過實驗的,有科學依據。 可問題是,李愛國發現這塊玉米地的玉米苗,明顯比其他玉米地的間距更大,但是長勢卻更好,至少要比其他玉米地明顯粗壯三分之一還要多。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個情況就吸引了李愛國的注意。 李愛國看著不遠處走來一名社員,就上前問道:“這塊地是怎麼回事?” 社員也認識李愛國,就解釋道:“這塊地是路順風同誌的實驗地,他說要搞什麼科學種田……” 社員雖然對路順風比較尊重,可是依舊不看好路順風種地,他和其他社員一樣,認為路順風就應該把所有的精力用在養殖場上,最好多養豬,養個幾萬頭,到時候,他們每個社員可以分上幾百上千塊錢。 偏偏路順風不知天高地厚,居然要種地。 可是路順風也是他看著長大的,他懂什麼種地?種的玉米不及其他地裡玉米苗的三分之一,同樣長一個玉米棒子,三個總比一個好。 李愛國卻不這樣看,他似乎隱隱明白了路順風的用意。 學者和專家,對於農民技術方麵話語權其實並不大,這也是白毛豬推廣難度大的真正原因,要不然將近二十年沒有全麵推廣,就是根本原因。 李愛國也知道科學種植的原理,一般來說,植株間距保持在三十至四十厘米左右比較合適。 過於密集的種植會導致光照不足,影響植株的生長和發育。適當的間距有利於葉片展開和通風,促進光合作用,提高產量。 可問題是,這個道理是道理,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你說了他也不聽,這才最要命。 因為這個時代,農民的地位是真高,社會風氣也好,農民不願意,誰也沒有辦法下強迫他們。 科學種田現在還是一個新鮮玩意。
第七十二章李愛國的意外發現(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