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同歸於盡(1 / 1)

九幽生死簿 九幽小蟲 3622 字 2024-03-15

凈元尊者聽後,突然想到了一個人,他張大了嘴巴,開口問道:“是你,原來是你,師父,這一切是,……。”   白猿雙目放光,盯著凈元尊者,隨後身形一晃,化作一位黑袍人的模樣,他奔著凈元尊者走來,同時打斷了凈元尊者的話。   “是老夫,你身為老夫的弟子,並不算愚鈍,竟然猜出了老夫的身份,這一切都是為師策劃好的,還是讓為師送你一程吧!”   黑袍人說完,對著紫羅劍一招手,可是讓他疑惑的是,紫羅劍沒有任何反應。   凈元尊者見狀,哈哈一笑,開口說道:“老夫早就懷疑魔神殿不會輕易崩塌,也絕對不會讓我輕易得到生死卷。   肯定是有人故意破壞魔神殿,並引走了魔神殿裡的那幾位老家夥,然後,我才有機會得到這張生死卷,沒有想到,幕後之人竟然是你。   我自從得到生死卷後,從靈界一路廝殺,逃到了下界,經歷了各種生死磨難,今日,絕對不會將此寶拱手讓人的。”   凈元尊者說完,腳下竟然長出了一根藤蔓,藤蔓將凈元尊者的身體包裹,凈元尊者的身體,則是慢慢融入到了這根藤蔓之中。   接著,半空中響起一陣得意的笑聲:“老家夥,今日就是你的死期,看看我的腳下是什麼字,再看看你的腳下又是什麼字?”   黑袍人聽後,目光向凈元尊者的腳下望去,那裡有一個巨大的生字,而他猛的低頭,他正踏在一個死字的上麵。   黑袍人見狀,暗叫一聲不好,他身體淩空躍起,不過,已經有些遲了,隻見從書卷之上發出一道金光,金光將其籠罩。   “啊!”   一道慘叫聲過後,黑袍人消失不見,就在黑袍人消失的同時,傳來一道若有若無的爆字。   “轟隆!”   隻見包裹凈元尊者的那棵小樹,爆裂開來,凈元尊者也消失不見。   此刻,在一座巨大的湖泊之上冒出了大量的氣泡,在湖泊的中央,形成了無數座小山。   大雨傾盆,雷電閃爍,也不知道這座湖泊犯了什麼錯?這些天雷無休止的轟擊著這座湖泊。   一百年,兩百年,一千年,兩千年,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就過去了數萬年的歲月。   普天大陸東鬆國海域,有一座小島,在小島上居住著幾十戶漁民。   在小島的東麵,有一座小碼頭,碼頭上停靠了數十隻漁船。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手裡拎著一條大魚,正從漁船上走下來。   迎麵來了一位光頭漢子,他看到了中年男子後,開口問道:“士賢大哥,你這條魚通體紅色,長相好生奇怪。”   中年人將手裡的魚往上一拎,有些賣弄的說道:“大頭他爹,這條魚的確罕見,我捕魚這麼多年,也是頭一次見到,東子他娘剛好懷了老二,我就想把這條魚燉了,給他娘補補身子。”   二人寒暄幾句後,就各忙各的事了,這位中年男子名叫樊士賢,是幾年前逃難來到此地的外鄉人。   樊士賢原本並不姓樊,而是姓林,其父是在東鬆國為官,由於得罪了同僚,遭人迫害。   林士賢不得不舉家逃難,幾經周折後,來到了這座偏僻的小島之上,並隱姓埋名,將原本的林姓改為樊姓。   十多年後,樊士賢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家中有三個兒女,大兒子樊東已經十六歲了。   孩子生來文氣,又識得一些文墨,已經在黃堰島的米行做了學徒夥計。   這黃堰島是附近最大的一座島嶼,島上居住了數千人,那裡建有米行、麵行、皮草鋪、醫館等等。   經人介紹,樊東在黃堰島的宋家米行做學徒夥計,每月有二兩銀子的收入,這讓漁村裡的人很羨慕。   就在年關,已經有人向樊士賢提親,想將自家的女兒,許配給樊東。   二兒子名叫樊木,今年也有十四歲了,這個二小子經常在海邊玩耍,皮膚被曬的黝黑,看起來格外的健壯。   樊木雖然長的有些黑,不過並不難看,相反,孩子長得眉清目秀,相貌俊朗,是漁村這些孩子裡麵,最中看的一位。   樊木以前名字叫做樊陽,身體也沒有這麼健壯,孩子出生後,就體弱多病,看了很多醫師,他們都說孩子活不到幼學。   在樊陽八歲那年,得了一場大病,受病痛折磨,孩子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已經數天滴水不進了,眼看孩子就不行了。   這天,漁村恰巧來了一位道士,道士給孩子把了把脈,並詢問了孩子的生辰八字,道出了孩子的病因。   孩子屬於火命,命格中有木,如今,孩子五行缺木,這就是孩子體弱多病的原因。   找到病因之後,治療孩子的病就簡單多了,隻要讓孩子體內的虛火釋放出去,即可痊愈。   道士本想將樊陽改名為樊林,不過這樣改後,與樊家祖上相沖,樊家將會人丁凋零,大難臨頭。   為了救孩子,還要保全樊家,最後道士將樊陽改名為樊木。   這樣一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孩子名字裡麵多出來一木,可保性命,不過,孩子一生磨難,絕非池中之物。   最後,道士留下了一副草藥,便匆匆離去,說來也奇怪,自從樊陽改名為樊木以後,身體就一天天見好。   三個月後,樊木就和小夥伴去海裡遊泳,半年後,就和父親一起出海捕魚。   如今樊木已經十四歲了,不僅練得一身好水性,也是一位捕魚的行家裡手。   老三是個女娃,名叫樊慧,樊慧今年也有八歲了,妮子生的俊美,天生聰慧,在家裡經常幫著母親煮飯耕織。   樊慧是家中的老小,大哥常年在外,隻有二哥有時間陪著她玩。   於是,樊慧就時常纏著她二哥,讓樊木給她撿些漂亮的石頭玩。   樊木也非常疼愛這位小妹,一有時間,他就去沙灘上,尋找一些顏色美麗,溫潤的石頭,哄小妹開心。   樊士賢平時少言寡語,每日除了打漁之外,閑下來就教孩子一些文墨,講解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高興之餘,也講一些東鬆國官場上的經典故事。   每當父親講起外麵世界的故事時,樊木聽得津津有味,也希望自己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可以出人頭地。   至於做什麼官?他沒有想過,想的最多的就是,如果自己能當官,就可以吃很多好吃的東西。   可以住在繁華的大都城,可以讓父母和哥哥,都不用那麼辛苦的勞作,也可以買很多好看的石頭,哄小妹開心。   想到這兒,樊木心裡美滋滋的,不知不覺間,鼾聲已經響起,笑容依舊停留在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