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又有修士陸續進入拍賣場,此刻整個拍賣場中足有兩百多人。 大多數的修士都在閉目養神,有一些修士坐在石椅之上品茶,也有一些修士圍坐在一張石桌前低語。 在距離樊木不遠處的一張石桌上,有幾位修士正談的興起,他們談話的內容,正是玉林宗拍賣會之事。 其中一位白袍青年說道:“據說玉林宗拍賣會上,出現了很多精進修為的丹藥。 玉林宗還拿出了一枚築基丹拍賣,那枚築基丹競價非常激烈,最後拍出了一個天價的靈石。” 另一位約莫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說道:“沒錯,那枚築基丹拍到了三千兩百顆靈石的高價,這個價格對於很多散修來說,終其一生,也無法籌集到如此多的靈石。” 那位白袍青年聽後也是直搖頭,接著說道:“拍賣會上還出現了一套頂級功法,那套功法也拍出了八百靈石的高價。” 這時旁邊的一位美婦開口說道:“八百靈石的價格實在是太高了,這套功法隻是一份拓印的版本並非是孤品,那枚三級妖獸的內丹才拍出了一千兩百顆靈石,相比之下,那枚妖獸內丹更為劃算一些。” 眾人聽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美婦的說法,這時那位白袍青年接著說道:“這次拍賣會出現了兩件壓軸寶物,一件是攻擊性的高級法器,另一件是一株五百年火候的紫丹參。” 美婦聽後,也附和道:“那件高級法器名叫青鋒劍,以三千五百顆靈石的價格成交的。 那株五百年的紫丹參,以二千二百靈石的價格,被玉林宗的一位長老收入囊中。 據說玉林宗也是最後才將這株紫丹參拿出來拍賣的,之前並沒有透露出半點消息出來。 很多人對此寶物毫不知情,如果提前知道拍賣會上還有一株五百年火候的紫丹參,估計還會拍出更高的靈石價格。” 當樊木聽到五百年的紫丹參後,心念一動,那株紫丹參想必就是他出售給百草閣的那株。 他以一千一百顆靈石出售以後,本以為這個價格已經不低了。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百草閣一轉手,就以兩千兩百顆的靈石拍賣了,他知道如今靈草的價格不低,聽到這幾人的對話後,他還是低估了靈草的價格。 如今的修仙界對於靈草丹藥的需求量巨大,尤其是高級丹藥和那些上年份的靈草,都是被眾多修士搶破頭皮也要得到的寶物。 這些寶物在各大坊市中,都處於有價無市的窘境。 樊木正思考著靈草行情的時候,這時高臺上傳來一道洪亮的聲音,聲音傳入耳中,宛如鐘鳴一般。 樊木尋聲望去,隻見高臺之上多出來一人,此人約莫六十左右歲的年紀,身穿一身青袍,眼睛炯炯有神。 此人掃視了一下臺下的眾人後,樊木心中一驚,此人的目光銳利仿佛能看透一切,自己在他麵前如同透明的一般。 “築基期修士!” 這是樊木對此人的第一判斷,這時那人大聲說道:“諸位道友,歡迎來到本拍賣場舉行的這次拍賣會,本次拍賣會由老夫主持,老夫名叫黃鶴,想必臺下的很多道友都認識黃某。 在此就不多做介紹了,規矩很簡單,所拍賣的寶物,喊價高者得。” 這時臺上之人停頓了一下,目光瞟向二樓的那幾座閣樓。 臺下的一些修士見到臺上之人時,有人小聲低語道:“黃鶴真人,他竟是這次拍賣會的主持,看來這次拍賣會上,肯定會出現一些天材地寶。” 這時臺上的黃鶴真人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今天還望諸位道友給老夫一個薄麵,場內不要施法動手。 即使遇到仇家,等拍賣會結束後,去拍賣場外麵自行解決,本行隻當沒有看到。 如果誰在拍賣場裡麵動手,那就是與本拍賣場作對,與我黃鶴作對,到時候黃某絕不會手下留情的。 好了我再重申一下拍賣會的規矩,拍到寶物的道友,可以到臺下用靈石交割寶物,如果靈石不夠,也可以用法器、丹藥、材料等作價,價格以本行估價為準。 如果哪位道友喊價拍下了寶物,到時候沒有靈石交割的話,那就是對我拍賣場的挑釁,挑釁之人的小命,我拍賣場也是照收無誤,多餘的話就不說了,下麵拍賣會正式開始。” 黃鶴真人說完之後,向後退了幾步,臺下眾人聽後都是一陣膽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裡是地下拍賣場,用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黑市交易,沒有人震住場子可不行。 這時走過來一位侍女,侍女雙手捧著一隻托盤,走到黃鶴真人麵前停下了腳步。 黃鶴真人一抬手,接過侍女手中的托盤,揭開上麵蓋著的一塊黃綢布,托盤之上是一塊藍色的晶石。 黃鶴真人單手舉起托盤,對著臺下的眾人朗聲說道:“第一件拍品是藍陰晶,此晶石出產在極寒之地,可以作為煉製冰寒屬性丹藥的輔材使用。 也可以在煉製冰寒屬性的法器時,添加一些藍陰晶的粉末,這樣一來,法器中的冰寒屬性得到加持,威力憑空增添三成左右。 當然了,對於那些修煉冰寒屬性功法的修士來說,也可以直接吸收此晶石裡麵的冰寒之力,對於提升修為或是沖破瓶頸,都是大有裨益的,這件寶物的起拍價是一百顆下品靈石。” 顯然這塊藍陰晶是一件大眾寶物,對於煉製丹藥,煉製法器或是提升修為都有幫助。 “一百二十顆靈石!” 黃鶴真人的話音剛落,就有人喊出一百二十顆靈石的價格。 “一百五十顆靈石!” 接著又有人喊出一百五十顆靈石的價格。 “我出一百八十顆靈石!” “我出兩百顆靈石!” …….. 經過幾番競價之後,這塊巴掌大小的藍陰晶,以兩百八十顆靈石的價格成交。 第一件拍品的順利成交,也帶動了拍賣場中的氣氛,接著,一位侍女捧著第二件拍品走到了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