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麵色不悅,趙忠和何苗二人跪在他麵前,不敢抬頭,他怒罵道:“爾等前來護駕,怎麼如此緩慢?再慢點,朕豈有命在!” 趙忠和何苗臉色蒼白,頭低得更深了,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下跪請罪:“臣等有罪,請陛下責罰。” 劉辯瞪著他們,眼中滿是怒火,他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起身,把那支射穿鮑鴻手腕的羽箭從書案上扔給何苗,道:“這是你帳下何人所射?若非此人救朕於大難,爾等難辭其咎!” 何苗接過羽箭,臉色大喜,他認出這是自己麾下射聲校尉部軍侯黃忠所用的箭,心中不禁高呼:黃忠老鐵講究,給大佬刷的羽箭救了自己和麾下部曲。 他看向趙忠,趙忠也正好看向他,兩人麵露喜色,何苗立刻稟報道:“陛下,這箭是我麾下射聲校尉部軍侯黃忠所射,黃忠不僅勇猛無比,對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功高莫過於救主,臣以為他應該得到重賞。” 劉辯一聽,立刻道:“傳令下去,即日起升黃忠為射聲校尉,何苗,朕命爾明日聚將演武,朕將親至北軍校場,若還如今日這般懈怠,朕絕不輕饒。” 何苗當即應諾,心中卻無比驚訝,自己這侄兒今日竟是如此鎮定自若,頗有帝王之風。他看著劉辯那淩厲的眼神,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昔日劉辯稚嫩的臉龐。 劉辯讓趙忠和何苗二人退下,急忙掀開衣袍,將藏在裡麵的貂蟬解放出來。貂蟬的俏臉紅撲撲的,羞澀與情欲交織在一起,更顯得嫵媚動人。 劉辯的眼神裡充滿了欲望,他一把將貂蟬緊緊抱在懷裡,然後兩人一起走向內室。 內室中,暖黃的燈光映照著兩人交纏的身影,劉辯迫不及待地將貂蟬壓在床榻上,熱烈地吻著她的唇,雙手在她嬌嫩的肌膚上遊走。貂蟬的喘息聲和劉辯的粗重呼吸交織在一起,房間中充滿了情欲的氣息。 這一夜,劉辯如癡如醉,盡情地享受著貂蟬的柔情蜜意,內室中春色無邊,宛如一幅動人的畫卷。其中歡樂,不可為外人道也。 第二天一大早,神清氣爽的劉辯給尤在沉睡的貂蟬蓋好被子,詔命晉封貂蟬為貴人,想起東漢後宮傾軋嚴重,令張讓小心保護貂蟬,隨後和趙忠一同,在夏侯惇的護送下,前往北軍校場。 校場中,何苗已經組織好了軍隊,列隊等待皇帝的到來。劉辯在夏侯惇的陪同下,神采奕奕地走進校場,頓時引起一片歡呼。 他登上將臺,目光銳利地掃過下麵的將士,心中滿是豪情壯誌。他拔出腰間的寶劍,高舉過頭,大喝一聲:“眾將士聽令!演武。”聲音洪亮,震撼人心。 一頂盔冠甲的校尉卻是突然出列,向天子劉辯哭訴,稱自己是大將軍司馬張璋。 他聲音哽咽,眼中含淚,跪在劉辯麵前,雙手緊緊抱住劉辯的腿,哭訴道:“陛下,大將軍冤枉啊!車騎將軍勾結十常侍,暗害大將軍,求陛下為大將軍伸冤!” 這一聲哭訴,仿佛一道驚雷,在眾人耳邊炸響,校場內頓時一片寂靜,隻有張璋那淒厲的哭聲回蕩。 劉辯本就想以謀害親兄的名義踢走何苗這衰人,想不到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他扶起張璋,眼中滿是寬慰與堅定,道:“你放心,朕一定會查明真相,是非曲直自有公斷,你且統領好本部部曲,稍安勿躁。” 這一幕畫麵感極強,仿佛時間靜止一般,將士們都被這一幕深深震撼,原何進的諸部曲,皆是無比的感念天子聖德,跪地山呼萬歲。 劉辯挺直胸膛,登上將臺,重新主持演武。這北軍五校的將士們,真不愧是守衛大漢帝國的一把尖刀,紀律嚴明,軍容整肅,驍勇異常。 將士們排成整齊的方陣,攻受變換,車兵、騎兵、步兵各有所長,弓箭手萬箭齊發,破空之聲劃破天際,場麵震撼。 校場上的黃忠更是威風凜凜,羽箭如飛,百發百中,令人驚嘆。 劉辯也注意到了這驍勇異常的神箭手,命其近前,仔細一看,年輕的黃忠果然魁梧雄壯,也是一個身高八尺,容貌甚偉的鐵漢子。 何苗此時被張璋的禦前告狀早已嚇得亡魂大冒,居然不能向天子介紹如此壯士,劉辯心說,這衰人,難堪大用,扶起黃忠,溫言詢問其籍貫、年歲。 黃忠答道:“啟稟陛下,臣乃南陽人,時年二十三,昨天剛由射聲軍侯升為射聲校尉。” 劉辯心說,這何苗,也就隻剩下聽話一個優點了,統領北軍,他還不夠看,於是他喚過北軍中侯劉表,勉勵其治理好北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無天子詔命,不得隨意出營。 劉表本來接到袁家密信,讓他伺機誅殺何苗,共同誅殺十常侍,匡扶漢室,但身為漢室宗親,又生性優柔寡斷的他,哪裡敢應,選擇了兩不相幫,隻聽天子詔命,昨日亂起,未得天子詔命的劉表還是猶豫了一下,沒有去解漢宮之圍,否則豈會容那吳匡囂張。 劉表當即拜道:“陛下有命,臣自當領命從之。” 劉辯滿意的回宮,坐在大殿中的他,心中不停的尋思著這尚書令應該換誰來擔任比較合適,袁隗肯定不行,在朝中又多數是他的朋黨,楊彪是個老油條,做事四平八穩,自己是一定要整肅朝政的,必須選一個既有賢名又忠於皇室的人。 劉辯回憶著漢末少有的忠臣,一個名字映入他的腦海——盧植。 他性格剛毅,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曾先後擔任九江、廬江太守,平定蠻族叛亂,後與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名聲、才學和資歷是夠了。 黃巾起義時,盧植為北中郎將,率軍與張角交戰,後被誣陷下獄,皇甫嵩平定黃巾後,力救盧植,於是復任為尚書,又因上諫力阻廢黜自己激怒董卓被免官,忠誠也是夠了。 這樣一個有聲望,能打仗還忠於自己的賢臣,可是天賜的帝黨人選,與大魏忠臣司馬家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一聲“太後娘娘駕到”打斷了劉辯的思緒,他抬頭望去,隻見一群宮女簇擁著華服盛裝的何太後緩緩走進大殿。
第四章 沙場秋點兵(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