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相公揮毫潑墨,留下這一副對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江相公的書法造詣極高,雖然隻是十個大字,卻勁強骨壯,雄姿勃發,完全看不出致仕官員的暮氣。 更多展現了昔日位居朝堂之中,執筆之間就攪動天下風雲的一代朝堂巨擘風采。 蘇西一時之間有些看呆了,北宋真的是人才輩出,像眼前這位蘇西之前幾乎對他什麼印象。 但是現在看來,如果穿越到現代社會,絕對也算是當時一等一的書法名家。 蘇西甚至有現在當場膜拜拜師的念頭。 此時蘇西不禁贊嘆道:“江相公這幾筆看似取法於鹿門米居士。 但是其筋骨之強,氣勢之盛。遠非米居士可比呀。” 除了蘇西之外的公孫大娘和一邊的夥計卻聽得一頭霧水。畢竟哪怕是公孫大娘讀過一些書在這個時代的女子中子已經屬於另類。 答案是涉及書法探討這些高深的學問,公孫大娘也隻能說是一頭霧水。 而那些普通的夥計能寫出自己名字已經算是文化不錯了。 蘇西這下馬屁還真的,算是騷到了癢處。 江相公得意地撚了一下自己的胡須。 對著公孫大娘說,既然門口對聯都換了,要不我再給你們寫個新的牌匾吧。 此時的公孫大娘在風中淩亂,隻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 立刻又拿了一張宣紙過來,江相公再次動筆,留下了天然居三個大字。 眾人雖然不知道江相公口中的天然居是何等的風采,但是眼前有了江相公的題詞,現在的天然居排麵未必輸給當年的天然居太多。 之後,江相公更是留下一枚價值十貫錢的銀錠作為賞錢和飯錢後,才飄然而去。 江相公飄然而去後,裡麵的情況早就已經在附近傳開了,並伴隨著附近一直圍觀的閑漢的擴散,正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其中也有蘇西交代夥計主動去散步的功勞。 不過一個十分明顯的結果就是,天然居的生意,爆了! 整整一個下午蘇西都難以邁出這個小小的廚房一步,哪怕有通氣口通風的情況下,蘇西都感覺被大量的油煙熏的整個人有些窒息。 蘇西心裡想著不行了,自己後麵必須找廖叔把通風口再擴大一些,實在不行也要安裝一個簡易風扇。 蘇西腦子裡麵這麼想著,手上卻不敢閑著,就連公孫大娘也換上了短襖,進廚房幫助蘇西打下手。 蘇西現在所做的就是全力顛勺炒飯,做了一份又一份,但是無論蘇西做了多少份。 傳過來的訂單依舊無窮無盡,做不完,根本做不完。蘇西感覺自己今晚估計做夢都要在不停地顛勺。 慢慢地蘇西發現天已經黑了下來,但是發過來的那些訂單卻越來越多。 蘇西心裡怒吼道:“怎麼可能,汴京就不宵禁嗎!”忽然蘇西想了起來,在所有的中國古代王朝中,大宋還真的是唯一在首都不實行宵禁政策的朝代。 蘇西現在痛並快樂著,一方麵這500文一碗的炒飯真的是做得無比痛快,現在蘇西感覺自己就是一臺無情的賺錢機器。 按照平均4min一碗計算,蘇西現在一小時能賣出差不多15碗炒飯,收入7500文,也就是7.5貫錢,折合紋銀差不多是四兩左右。 這種收入哪怕在北宋末期也是極其驚人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東京這邊的尋常中產人家的宅院也不過七八百貫罷了。這種指的是那種有門有戶的四合院。占地麵積起碼500平以上。而這已經是號稱寸土寸金的東京汴梁了。 這樣的院子哪怕是收租。每個月的租金都能輕鬆達到10~20貫。可想而知現在蘇西賺錢的速度到底有多誇張。 終於在外麵的時間已經達到三更天。按照蘇西估計,現在應該已經是深夜12點左右。 這倒不是說沒有顧客來吃了。而是蘇西這邊的胡椒用完了。是的,現在蘇西已經把公孫大娘的存貨去掉全部。雖然不過幾兩胡椒,但也極其驚人。畢竟這種東西以前隻有在做某些大菜鹵肉時才會運用一些,所以公孫大娘這邊原本存貨就不多。 而像炒飯裡常用到的雞蛋和大米。公孫大娘下午,生意剛剛火起來的時候。早就打發夥計去附近菜場買了好幾輪了。 現在蘇西用剩下的雞蛋清都積了好幾大桶。準備拿這些蛋清做些餅乾點心之類的。現在想想,不如都加到明早的早餐粥飯裡。給客棧的全體員工補補身體。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畢竟今天所有人也都累得夠嗆。 雖然由於原料的耗盡導致。但是蘇西也看出來了,公孫大娘和廖叔去前麵不住地道歉。花了好久才把那些仍要堅持排隊的食客勸了回去。 等蘇西從廚房出來的時候,已經看到客棧板凳上趴著一地的員工。顯然這些人都是累極了,也困急了。 很多甚至沒有力氣去洗漱,再返回院子裡的宿舍。 現在直接趴在椅子桌子上就睡了起來。 一時之間客棧1樓的大堂裡各種呼嚕聲,此起彼伏啊。 可蘇西躡手躡腳地通過了大唐,返回了賬房。 蘇西剛一進門就已經看到了公孫大娘正守著眼前滿滿一大桶的銅錢交子和銀錢。等著蘇西進來清點記賬。廖叔也跟在一旁。 此時的公孫大娘像一個剛剛買了新衣服的小女孩。 兩隻眼睛笑得都成了一彎月牙。她看著這滿滿一大桶的銀錢。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事實證明,不論多小的女人都喜歡賺錢。 看著這麼多的銀錢,蘇西現在腸子都悔青了,自己也沒想到,不過在廚房忙活了一天。銷售額居然這麼誇張。 沒辦法,隻能硬挺著隨時都要閉上的眼皮。 一點一點地對這些銀錢進行清點。整個過程花費了蘇西足足一個小時。 終於蘇西一口氣算出了今天的全部營業額。 一共是六萬七千三百五十三文,足足67貫多。 這個數字一出來,屋子裡的三個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氣。就連原本昏昏欲睡的廖叔現在都不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