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陰溝裡的鼠鼠,終究戰勝不了光明。(1 / 1)

【溥儀十九歲時,馮玉祥就將大清皇帝這個稱號廢掉了,並將溥儀驅逐出宮,最後他無處可去,櫻花國為了分裂華夏,將他收容了下來。】   康熙看到光幕上出現的櫻花國,感到很是驚訝,畢竟他們以前乾了不少壞事兒,櫻花國的人看起來沒一個好東西,他們居然收留了溥儀,肯定是不安好心。   康熙對櫻花國很是了解,這個國家學習了我國很多東西,但是卻不懂得感恩,反而整日想著如何攻打我國,這種人就不應該對他們好言好語。   光緒帝對溥儀的表現也是極其不滿,溥儀好歹當過皇帝,三歲就登基,怎會對之前的事情一無所知?   竟然對櫻花國一點防備心都沒有,就這麼跟人家走了。   光緒帝氣不打一處來,很是生氣。他真希望可以鉆進光幕,送給溥儀一個大嘴巴子!   【溥儀二十六歲時曾在天津與曾在清朝做過官的張作霖等人,商討著如何才能恢復自己的名號回到皇宮。   二十八歲時,經歷了九一八事變,溥儀被櫻花國的人強行控製,再次成為了一個傀儡,溥儀成為了偽滿洲的皇帝。】   康熙就知道這群人不安什麼好心,怎會無緣無故的收留溥儀?果然,這不就原形畢露了!   康熙對著殿堂內的大臣說道,“都睜大你們的眼睛,看看櫻花國的人是有多麼的不靠譜!   按他們這個架勢,恐怕是想借著溥儀的名義讓那些滿清遺老歸順於他們。   說不定那群白眼狼還打著其他算盤,也有可能他們想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政權,強占東北地區。   這些小兔崽子,真是太不可理喻了!東北地區是我們的老巢,他們怎敢如此放肆!”   康熙非常用力的捶了一下桌子,果然是一群白眼狼,想必是太久沒有挨揍了才敢如此猖狂!   就應該將他們都打一頓,長長記性,以免日後出什麼亂子。   未來的大清都已經落魄成這樣了,他們竟然還嫌局麵不夠亂,還想趁機從中獲利。   自古以來朝代一直都在不斷的變化,但是領土始終是完整的。   溥儀竟如此昏庸,難道他不明白那群白眼狼在打什麼算盤嗎?就算如此,也應該知道他們心懷鬼胎吧。   他不僅沒有阻止,反而還站在了他們那邊,真想把他抓起來揍一頓,康熙氣的咬牙切齒。   【溥儀三十四歲時訪問了天蝗,那是他第二次訪問櫻花國,由東京都昭和天蝗裕仁出麵迎接他。   身為一個滿清皇帝,竟身著櫻花國的軍裝參拜靖國神社。】   屏幕上又出現了一句一句的話語。   《天蝗算什麼東西?》   《什麼靖國神社,不就是一個茅廁嗎?》   康熙都快要氣炸了,他對溥儀的行為極其不滿。   他是裝傻還是假傻?難道就要這麼將自己的國家拱手讓人嗎?那他接下來是不是還要找一個櫻花國的女人共度餘生?簡直是荒唐!   大唐。   李世民對光幕上出現的人也非常的不滿,先前一開始他並不知道櫻花國是哪個國家。   看了這麼多之後,他終於知道了這所謂的櫻花國就是那個倭國。   倭國一直想和我大唐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此等小國,我大唐怎會看得上。   竟還妄想著在未來吞並東北地區,這簡直太荒唐了,讓人看了忍無可忍。   光幕上說溥儀是我國的最後一位皇帝,那豈不是就說明我國會栽在這小兔崽子的手裡?   一想到我國要栽在這種人手裡,李世民想都不敢想,覺得渾身不自在。   那個新建的中華民國總得發揮出一點他的力量吧!   若是歷朝歷代的皇帝經營的國家,就這麼輕易的被那些白眼狼給侵占了,這也太不像話了!   李世民開始沉思了起來,若是他現在就將倭國一網打盡,是不是就能避免未來惹出的這些禍事?   他認真想了想,現在的倭國,一點實力都沒有,並且與我國距離還算挺遠,再加上資源一般,若是攻打它未免也太浪費我國軍隊了吧!   身為一國之君,做事得考慮後果,此等小國,還不足以大動乾戈。   但是細細想來,此貨不除,必定後患無窮!   【溥儀四十歲時,櫻花國投降了。他被蘇軍關押進了伯力監獄。   到了1946年,溥儀以證人的身份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櫻花國的那些罪行公之於眾,後來溥儀被交給了華夏處理,監禁在撫順,並對他進行思想改造】   《去什麼監獄,就該被流放非洲!》   《櫻花國終於投降了,總算是知道自己的實力不夠。》   《祖國終於成立了,這是多麼震撼的事啊!》   大唐。   看到這些消息,李世民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陰溝裡的鼠鼠,終究戰勝不了光明。   歷朝歷代都有皇帝統治,這新成立的國家竟然沒有皇帝。   但好在這片土地仍屬於我們,它的統治者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這就已經很滿足了!   大清。   看到櫻花國投降了,康熙便降了點怒火。   朝代本就是不斷更迭的,大清滅亡也屬於正常的事情,隻是朝代滅亡了罷了,種族還是存在的。   光緒帝看了光幕上的畫麵,非常感動。   終於不用再理會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了,領土終於保住了!   【溥儀五十歲時。參加勞動改造,還專門寫了一本書,名為《我的前半生。》   五十四歲,他獲得特赦。   六十一歲時,溥儀得了重病,經治療後難以保住,仍不幸離世。】   大秦。   嬴政對溥儀的結局感到欣慰,“一個出賣自己國家的皇帝,應該直接處死,讓他多活了這麼些年,真是便宜他了。   未來新成立的國家看起來很不錯,就是不知道沒有皇帝的統治它該如何治理。”   李斯認為,“新成立的國家怎比得上統一六國的大秦?”   光幕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說法,隻是簡單的放了幾張圖片,並不足以下定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是李斯說的並不是沒有道理,大秦驍勇善戰,本就是一代強國。再加上在嬴政的麵前,李斯也不敢說一些不利於大秦的言論。   “寡人辛辛苦苦打下的大秦,怎會不好?   嬴政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光幕上再次出現了不一樣的言論。   《溥儀並沒有什麼實力,最有手段的是慈禧!》   《溥儀能活到現在,真是上天對他太仁慈了,他早就該被處死了!》   《溥儀也是可憐,但好在後麵命運有所改變,相比起那些滅亡的國家,溥儀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關鍵殺了溥儀百害而無一利。》   《一切都是天意,溥儀的存在隻是一種現象,就算殺了一個溥儀,還會出現無數個溥儀。》   《竟妄想著割讓我國領土,他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大清滅亡時,溥儀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啊!》   康熙覺得這些言語很是諷刺,“自己的家都沒了,他還興高采烈的?老祖宗若是知道了這事,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士可殺不可辱!溥儀這種行為怎能容忍,自己發家的地方都能拱手相送,這也太不像話了!   明朝。   朱元璋看完了很是疑惑,“我大明的最後一個皇帝呢?以身殉國了?”   自古以來,能主動殉國的也沒有幾人,他能有這種骨氣,實在令人佩服。   先前說,大明實際上是在萬歷手上滅亡的,難道是因為萬歷是個敗家子,以至於國庫虧空,這才導致崇禎皇帝滅亡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