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上再次出現下一個畫麵,那是一群農民正在用工具種水稻,突然間換成了另一種畫風,迎麵而來的是用於插秧的機關。 【在新成立的華夏,主要以食用水稻為主,它主要生產於南方和東北地區。 並且因為地方的氣候以及種植條件的不同,每年水稻產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通常一畝地可以產水稻幾百公斤,現在研發出了雜交水稻。 這種水稻的產量比普通水稻要高的多,有時高好幾百公斤,甚至有些地區水稻的產量可以突破一千多公斤每畝。】 出現在光幕上的是水稻的發展歷程,最開始的時候由農民將它播種插秧,最後用機器將它們收割。 每個朝代的大臣們都在聚精會神地盯著光幕上的畫麵,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技術,也不知道什麼是水稻。 個個眼睛睜大直瞪,生怕漏了那些細節,如果能從中學到水稻的培育方法,說不定他們也能發明出這種東西。 他們仔細觀察著畫麵中農民的動作和插秧的步驟,現在育苗的方法到未來都已經被淘汰掉了。 大家紛紛感到疑惑,畢竟他們覺得現在的方法已經很是先進了。 但未來的方法效率更高,收割水稻的時候,看到他們種出來的大米顆顆粒大飽滿。 大臣們紛紛投去了羨慕的目光。有多少農民,他們窮極一生都吃不飽、穿不暖。 他們都有在種地,但基本上都是稀粥度日,這真是極度的悲哀。 除了水稻長得好以外,大臣們對他們勞動力的使用更為羨慕。 同樣多的大米,在他們這個年代,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 但是在新成立的國家,隻要幾個人和機關就可以完成。 這究竟是何物?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收割很多水稻,倘若是他們能生產出這樣的機關,還怕水稻的產量不高嗎? 到時候甚至還可以做到一年二熟、一年三熟等。 在古代,種地十分疲憊,一直都要彎著自己的脊背,還沒耕種一會兒就滿頭大汗。 現在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那些機關是萬能的,從育秧到脫粒,可以做到全部依靠機關。 這樣一來可以很大的解放勞動力,農民們就可以閑下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 若是這樣,恐怕沒有什麼事情是難做的吧,在當時最辛苦的就是農民了。 嬴政突然間想通了,十四億的人,需要非常多的糧食,他們之所以能夠生產的過來,或許就是靠著神奇的機關吧! 若是放在古代,那麼多人遲早一天餓死好幾百萬。 光幕所呈現的畫麵中,每個人麵前都有一大碗米飯,還有好多配菜。 大臣們很是羨慕,就連嬴政也投去了不一樣的目光。 這兒的農民每一個都麵露苦澀他們每天都吃不上飽飯。 但是在新成立的國家,農民們過得非常幸福,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以農業為主的大國。 但是在現在,農民的臉上寫滿了無奈,難道他們的農民分成很多等級嗎? 莫非這個人是農民中等級比較高的?嬴政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他們那個時候會有機關?而現在隻能用牲畜來拉犁。 甚至牲畜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這個新成立的國家真是讓人不理解,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連水稻都沒有聽說過,更何況是雜交水稻。 這個名字這麼高級,一聽就知道產量特別高,一畝地產幾百公斤。 這要是放在大秦得耗費多少畝地!短短的幾畝地就可以養活好幾個家庭,在現在幾畝地產出的東西甚至不夠交那些徭役稅收。 他們到底是如何研究出那種機關的?居然可以養活十四億人。 嬴政望向朝中的大臣,“我們能否有機會製造一個那樣子的機關,或是用另一種方法改進我們的種植技術,使產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粒斯站出來說道,“那種大型的機關對我們來說還很是困難,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他們那種方法。 我們有充足的勞動力,可以不斷的試驗,在植物根部加入一些營養劑,或許我們的產量也能得到提高。 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達到一畝幾百斤,但至少也夠維持農民一家的基本生計了。 倘若真能如此,我們也能在農民的臉上看到笑容了。” 嬴政非常認可李斯說的話,不用說一畝幾百斤,隻要能達到一畝十幾斤,對他們來說都是非常大的進步。 嬴政立刻叫來了農業方麵的官員,讓他著手研究如何提高糧食作物的產量。 —————— 唐朝。 李世民隻是靜靜的看著光幕上的畫麵,並未開口說話。 過了許久,轉身麵向大臣們,“大唐與新成立的國家相比如何?” “現在的大唐可以稱得上是萬物復蘇,百姓們過的很是愉快,經濟也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文化也有所提高。 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鼎盛時期。但是若是與新成立的國家進行仔細的對比,如此繁華的大唐簡直是不堪一擊。 那些先進的技術、產量高的水稻以及農民的幸福生活,這一樁樁一件件加起來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盛世,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唐與之相比屬實甘拜下風。 魏征站出來安慰李世民,“陛下,若是沒有我們大唐的繁華,也成就不了後世那些繁榮。 我們隻管努力讓大唐在歷史上寫下一張華麗的篇章即可。 那個新成立的國家的人民若是知道了陛下您的豐功偉績,也會加以贊賞的。 李世民聽了魏征的話,感覺很是震驚,平常這個家夥總是說話直來直去,還是頭一次從他嘴裡聽到對自己的誇獎。 魏征想到的事情,李世民自然是也想到了。 大家都說大唐是一個盛世,但看了光幕上的畫麵,這簡直太丟臉了。 那些高端的機關,嫻熟的技術,或許他們永遠不可能發明出來。 魏征再次站了出來,“我們雖然做不到他們那麼繁榮,但是我們可以學習。 我們可以仿照他們的樣子,將大唐努力打造成一個和新成立的國家一樣的盛世。” 聽多了魏征說的話,李世民覺得有些心煩,便讓他站回到了原先所在的位置。 —————— 明朝。 崇禎也看到了光幕上所說的水稻的產量,一畝能產好幾百斤,若是我朝能獲得這項技術,或許也能產出如此多的水稻。 百姓也不至於民不聊生,崇禎可以為了大明葬送自己的性命。 崇禎並沒有說什麼,他一心為民著想,如若百姓能夠過得安居樂業,他願意奉獻出自己的生命。 但是天災人禍,豈是說消就消的,即便是他貢獻出身家性命,也還是無法抵擋。
第八章:倘若真能如此,我們也能在農民的臉上看到笑容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