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分兵誘敵(1 / 1)

新楚 佩奇倒打一耙 3635 字 2024-03-15

文遠帶著兩萬精銳離開後,邗城隻剩下五萬人。陳應又連續兩天襲營,有了第一天的前車之鑒,越軍便小心多了,無謂的損失小了很多。   楚軍確實沒有預料到越軍竟然連續兩天襲營,損失一天比一天大,這兩天沈衍的臉色非常差。   一到半夜就火光沖天,稀裡嘩啦的,真地睡不著!   到了後麵根本就不敢睡!   沈衍與昭滑密謀一番,昭滑不動聲色地離去,沈衍也補覺去了。   邗城,越軍大營。   陳應半躺在床榻上,半瞇著眼,悠哉悠哉地品嘗著小酒兒,自在非常。   抿了一口酒,陳應笑道:“沈衍你個老家夥,識相地趕緊撤軍,否則我折騰死你!”   他伸了一個懶腰,打了個哈欠,“先補個覺,晚上再來!”   正在此時,副將掀帳進來,形色匆匆。   “將軍,楚軍大營有異動!”   陳應聞言一骨碌坐了起來,“怎麼回事?”   “回將軍,我軍斥候發現楚軍大約兩萬人午後出了大營,向東去了!”   “向東?兩萬人?”陳應眉頭緊鎖,自言自語道,“楚軍這是要乾什麼?”   他站起身來,在大帳中來回踱步起來。   向東攻掠其他城池,引誘我出城追擊?   “嘿嘿!沈衍啊沈衍,你打得好算盤,可是你卻不知我早就有一支兩萬人的伏兵在等著你了,你盡管分兵便是,老子才不上你的當!”   是夜,越軍沒有再襲營。   楚軍這支兩萬人的隊伍還是影響了陳應的判斷,他倒不擔心這兩萬人去攻擊其他城池,他擔心的是這兩萬人的目標是他今夜的襲營。   越軍安生了,沈衍和楚軍總算是歇了口氣。   清晨,斥候來報:楚軍又有大約兩萬人出了大營,向東北而去。陳應有些坐不住了,他實在是猜不透楚軍如此分兵意欲何為?   他在等文遠的消息,沒有消息他不敢輕舉妄動。   又一日,楚軍又有兩萬人向東而去。如今,楚軍已經有六萬人不知去向,留在邗城外的兵力隻剩下大約四萬人,邗城守軍的一半。   陳應開始擔心起文遠的安危,莫不是楚軍發現的文遠那兩萬人的蹤跡,打算用這四萬人穩住自己,那六萬人準備圍剿文遠?   越想,陳應感覺這個可能性越大,畢竟文遠還年輕,經驗不足。   該怎麼辦?   固守邗城等待文遠的消息,還是出城進行試探性攻擊?   陳應一時之間有些猶豫不決。   這時,副將快步進帳,急道,“將軍,文遠消息!”   “快講!”   “文遠部斥候發現楚軍一部蹤跡,隱藏在邗城東北二十裡的一處峽穀。”   “一部?”   “是的,為免打草驚蛇,斥候不敢繼續深入打探,但是文遠推測,其餘兩部楚軍應該也隱藏在不遠處,如此三部便能呼應,而且一旦邗城有變,三部楚軍也能快速回軍支援。”   “我知道了,你回復文遠,著他隨機應變。”   “嘿!”   副將走後,陳應低聲罵道:“楚人的心思忒多彎彎繞!”說罷便沉思起來。   邗城守軍滿員八萬,文遠帶走兩萬,三次襲營損失一萬,眼下他可用兵力隻有五萬,用來守城一時倒是無虞。   楚軍圍城兵力眼下隻有四萬,但是有六萬人藏身暗處,隨時可能回來。他若貿然出城攻擊,一旦被城外楚軍咬住,等到遠處的楚軍趕回來,守城戰就城了野戰,那時候他們便沒有了任何優勢。   真是難以抉擇!   陳應感到心煩意亂,孫子兵法在腦海中轉成了漿糊,也沒有想出個穩妥的法子來。   左思右想,陳應決定以靜製動,既然知道楚軍的目的就是邗城,他便打算將固守進行到底,且看楚軍能藏身到什麼時候!等到其糧草難以為繼之時,必然要作出改變,那時候便是他的機會了!   眼下,不襲營便是了!   楚軍大營。   分兵之計初見成效,沈衍的麵色總算是恢復正常了。但同時他卻更加擔憂,越軍沒有出城攻擊或者探尋查昭滑部,顯然是看透了他們分兵的意圖,又或者昭滑的蹤跡已經在其掌握了。   如果越軍不動,那麼他們的分兵之策其實是失敗了的。十萬大軍敵境作戰,是為絕地,糧草是最大的難題,無法建立一條穩定的糧道。按照目前的消耗,他們頂多還能維持半月。半月之後如若還是無法攻克邗城,他就隻能撤軍。或者就糧於敵,但這樣被越軍圍追堵截的風險就太大了!   必須想個法子,誘使邗城守軍出城野戰,消滅其主力!   第二日清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應剛剛睡醒,副將便掀帳進來,急道:“將軍,楚軍拔營了!”   “什麼?!”陳應大吃一驚,“楚軍去往何方?”   “向東而去!”   “東?”陳應心念急轉,“肯定是想引誘我軍出城野戰!哼,我偏偏不如你所願,再探!”   午後,斥候再報:泰城失守!   陳應終於色變,江淮地區的越軍主力幾乎都在邗城,其他城邑的兵力並不足以地方楚軍的進攻。   即便如此,陳應也不認為楚軍已經改變了戰略目標。相反,他意識到楚軍的糧草差不多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故而楚軍必須要轉戰別處,以籌集軍糧,同時引誘邗城守軍追擊。   陳應猶豫了,他雖然他十分清楚沈衍的想法,但是作為江淮之地的守將,他不能隻是固守邗城,而放任楚軍攻掠其他城邑而不施救。   如果他不去追擊,他相信楚軍會一直攻掠下去,直到整個江淮之地盡數被占領。   他知道大王不會容忍盡失江淮之地,這樣的話,楚軍可以從多個地方渡江南下,向王城進軍。   他想到了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時的龐涓,作為世之名將,龐涓就算第一次吃了心眼不如孫臏多的虧,第二次他還不吸取教訓嗎?   龐涓知道齊軍會埋伏他,也知道齊軍會在馬陵道埋伏他。但是他沒有辦法,馬陵道是回軍大梁最快的路。畢竟不顧魏王安危的罪名他承受不起。   陳應嘆了口氣,如今他也麵臨著如龐涓一樣的局麵。   明知山有虎,隻能虎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