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個時辰,數百騎趕來,為首一人,身長七尺,麵黃體壯,手執長柄大刀,下馬道:“河東太守帳下都尉傅友德領五百騎,拜見主公。” 丁常仔細打量了一下傅友德,令係統查詢,數據如下: 人物姓名:傅友德 能力:武:94,統:95,智:60,政:29,魅力:50 適性:步s弓a騎s水a 特技:叱詫:麵對敵軍時,全屬性加一,當麵對數倍已軍的敵人時,武力和統帥再加二。 攜帶道具:長柄大刀。 簡介:安徽相城縣人。明朝開國名將。 元末時期,參加紅巾軍起義。率部歸順朱元璋,屢立戰功,從偏裨升為大將,多次帶兵大勝元軍,平定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冊封潁國公,加位太子太師。洪武二十七年,被朱元璋逼迫殺兒子,義憤自盡。 丁常看了看傅友德道:“友德果真是良將,常常聽普朗說起你,今日相見果真不凡。” 話音剛落,張弘範率幾百雁門精兵而道:“雁門太守帳下隨軍司馬張弘範拜見主公。” 丁常欣慰得看了看張弘範道:“雁門一別後,仲疇更加穩重成熟了,頗有大將之風。” 張弘範連稱不敢,又有數百人到達,為首一人,英姿颯爽,身高七尺,腰懸寶劍,下馬道:“定遠校尉帳下軍司馬祖逖見過主公。” 丁常仔細打量了一下祖逖,令係統查詢,數據如下: 人物姓名:祖逖 能力:武:89,統:95,智:72,政:59,魅力:89 適性:步a弓s騎a水s 特技:擊楫:率軍陷入險境時,統率加二,並提升部下士氣。 攜帶道具:無 簡介:字士稚,範陽郡遒縣人。東晉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祖逖出身於範陽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馬掾、驃騎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職。永嘉之亂後,率領親黨避亂於江淮,擔任奮威將軍、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領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進號鎮西將軍。後因功勛巨大,受到東晉朝廷的忌憚。 太興四年,朝廷命戴淵出鎮合肥,以牽製祖逖的北伐。祖逖目睹朝內明爭暗鬥,國事日非,最終憂憤而死。 丁常道:“常伯仁有士稚此將,勝有雄兵十萬!哈哈哈,來來來,既然都到了,入席吧。” 丁常在府中擺下宴席,款待眾將,次日召集眾人議事,對金光道:“說一下此戰的目的吧。” 金光鋪開地圖,道:“此戰打黑山,張燕主寨前有三山,分別是鶴崗山的劉石,張白騎,孫輕;少華山的史進,朱武;桃花山的李忠,周通,各寨都有數千兵力。”(地名虛構) 裴矩看了一眼,開口道:“之前我帶主公家眷從雁門來晉陽時,便被這孫輕賊子所襲,據暗探之言,鶴岡山有萬餘人,七千能戰,張白騎為首,原與張揚勾結,後投高乾,勢力不容小覷。” 王鎮惡道:“少華山的史進,原是晉陽人,後與本地地主發生事端,殺了晉陽地主十餘口人便上山,投了張燕,朱武這人卻是不知底細,史進為人義氣,手底下有六千號人,我看應當勸降為上!” 崔浩最後補充道:“桃花山上的李忠,周通勢力最小,卻是三山中心位置,二人曾與張揚也有勾結,兵力在三四千左右。” 丁常聽完,便道:“諸位有何建議,盡數說來。” 史萬歲先道:“先把鶴崗山打了!殺雞儆猴!” 話未說完,王鎮惡就道:“不然,桃花山雖是三山之中,但卻兵力最少,可先攻桃花山,再取二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丁常看了一眼來援的三人,張弘範一針見血道:“打少華山!史進此人有招安之心,可先安撫取之,再攻二山。” 張弘範此言一出,眾人拍板叫好,定下計劃,令裴矩遣人前往少華山做說客,再起兵三萬,由史萬歲為先鋒,丁常自帶王鎮惡等一眾將領壓後。 三日後,少華山上,裴矩遣帳下小吏杜如晦前往,杜如晦來到寨中,隻見一人高坐首位,光著膀子,刺著一身花繡,九條龍盤繞在上身和臂膀,銀盤麵皮,約有二十歲,看著杜如晦道:“你是丁常派來的說客,不用多說了,要打便打,我史進卻是不怕他!” 杜如晦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看了史進一眼,便轉頭便走,史進也是有點摸不著頭腦,為何一句未說,便走了,遂叫朱武跟去。 朱武來送杜如晦,見杜如晦還是不說話,問道:“這。。。先生為何剛才不繼續好言相勸史頭領?” 杜如晦心平氣和道:“史頭領心急氣躁,若我好言相勸,他必然不會答應,此番也是無奈之舉,讓朱頭領出來送我,必是有招安之心,不是更好?” 朱武恍然大悟,嘆氣道:“人皆稱我為神機軍師,今日相見,我卻是不如也,不瞞先生,我與史頭領本有招安之心,卻無機會,冀州的高乾多次相邀,我們也是不往。” 杜如晦道:“久為山賊,綠林之名,難以大展,我主丁常乃當世明主,禮賢下士,就不必我多說了,若怕沒有前程,何不觀牛頭山常十萬如今?” 朱武道:“若是如此,我們必全力相助丁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