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1生的摯愛(1 / 1)

【先說她如何收買民心,給自己篡位一個合理的解釋。】   【葉卡捷琳娜二世知道無法從法律角度為自己的行為做出解釋,於是就在道義和政治層麵上做文章。】   【她先後兩次簽署宣言,痛陳彼得三世的倒行逆施,把彼得三世的許多行為描述成國家層麵上對俄羅斯的背叛和犯罪,所以發動政變屬於不得已而為之。】   【葉卡捷琳娜在宣言中把她的登基加冕稱作是“俄羅斯人民的選擇”。】   【不過這麼說彼得三世也一點都不冤。】   【彼得三世上臺後的一係列舉措都不得人心。】   【在對外的決策方麵,彼得三世在形勢大好的“七年戰爭”中,命令勝利在望的沙俄軍隊停止戰鬥,退出所占領的土地,就因為他自己崇拜這片土地的國王,便心甘情願的簽訂合約,聽別人指揮,堂堂沙皇真的太丟臉了。】   【在國內,彼得三世強製一直信奉東正教的俄羅斯人改信路德教,並宣布信東正教的人為異教徒,沒收東正教會的財產。】   【改變別人信奉一千多年的信仰,這個真的無法忍受,】   【彼得三世的這一係列做法,激起了很多人的憤怒和反對,所以當葉卡捷琳娜二世痛斥彼得三世時,人民也樂見其成。】   【總之葉卡捷琳娜的不流血政變是由近衛軍和心腹近臣策劃推動的,政變之際即未遭到阻力,登基之後更被廣為認可,故而葉卡捷琳娜在掌握帝國大權之後就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如何富國強兵上。】   【怎麼富國強兵我們先放後麵,接下來介紹一下她的第二個重要的情人波將金。】   【波將金這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官,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一生的摯愛。】   【政變當天,他第一次見到女王,就直接一見鐘情了。當時的他果斷的解下自己的劍穗送給女皇,政變後就立即被女皇晉升為少尉,又由女皇的寵臣奧爾洛夫引入宮廷內圈。】   【波將金滑稽風趣而且英俊迷人,此時的女王已經不需要一個善意但極其無聊的男人,像波將金那樣有內涵,頭腦聰明、開朗健談又能帶兵打仗的男人才能真正吸引她。】   【女王曾經公開表示,在她所有的男人中,波將是與她平等的人,她稱他為“我的孿生靈魂”】   【麵對剛剛幫忙奪得王位的女王,這麼快的移情別戀,奧爾洛夫很不開心。他不舍得怨女王,便總是跟波將金發生爭執。】   【有一次鬧的非常嚴重,波將金被奧爾洛夫的哥哥打瞎了一隻眼睛。】   【盡管波將金成了獨眼龍,但他卻沒有因此失寵,反而更受關照。波將金憑借著他的智慧與風度,在女皇對奧爾洛夫失去興趣時,仍然吸引了女皇的目光。】   【起初他先是被作為外交官派往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再順利進入葉卡特琳娜二世成立的特別委員會。】   【後來,隻要有機會,女皇就會晉升他】   【讓他熟悉國家事務,替他聘請法國教師,讓他去部隊重過戎馬生活,而他也確實創下了許多令女皇驕傲的戰績。】   【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共有23人,但波將金是其中最著名的,也是權勢最大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眾多情夫:“情夫隻能為我所用,決不讓他參與決策!,但波將金卻成了例外。】   【由於波將金對葉卡捷琳娜二世始終是一往情深、摯愛如初,葉卡捷琳娜二世便將波將金當作自己的左右手,幾乎所有的軍國大政均由二人來決策。】   【後來有傳聞說,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曾效仿伊麗莎白女皇與愛人的做法,暗中在教堂與波將金秘密地舉行了婚禮。直至逝世,波將金也隻是俄羅斯帝國的二號人物。】   秦   嬴政的後宮一直沒有皇後,最近皇子們越來越大了,大臣們便開始為誰來當皇後給嬴政出謀劃策。   按理說這個是嬴政的私事,大臣們管不著。   但是皇後是國母,一直沒有冊立,對於祖先和後世子孫也沒辦法交代。   嬴政雖然心裡極其不樂意,但是為了他們口中的大義,他也開始考慮到底誰來當。   是聰明博學,有主見的齊氏,還是青梅竹馬,陪他長大的趙氏。   是能歌善舞,有個好兒子的扶蘇母親鄭氏,還是最近新得寵的,生了胡亥的胡氏。   這些人都沒有一定要選的理由。   談愛,帝王家哪有真愛;談家世,普天之下誰又能比他大,誰又敢不服他。   現在他還真的用不著女人的娘家來給予他支持。   立不立後也隻是他想不想而已。   但是最近看了幾個壞女人,好像最後都被立為皇後了,那又有什麼用了,最後要不敗國抑或取而代之,皇帝好像都成為了一個擺設。   這對於男子漢氣概十足的秦始皇來說,實在是不能接受。   他一手建立的國家,人民討論起來隻能有他一人的名字,什麼皇後,完全不需要,他一個人就夠了。   如果自己真的最後沒實現長生不老,那太子可以冊封一下,但是絕對不能搶了他的光芒。   至於那些將軍,或者有野心的人,臣服於他,聽他一人的話就行了,   像葉卡捷琳娜二世那樣奪權的事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連一點萌芽都不許有。   女人,隻會影響他拔劍去拓寬疆域的速度。   這麼想著,始皇帝嬴政便下定決心,他們秦氏子孫都不許立後了,女人都是為了繁衍後代,別的都不需要。   至於後宮,誰敢不聽話,就將誰打入冷宮。   從此以後,秦朝將進入全是男人說了算的時代。   可惜過剛易折,最後二世而亡,或許多多少少也跟這個有點關係。   如果有幸能有個好皇後,說不定焚書坑儒、苛捐雜稅、不停的修長城、造兵俑、嚴苛的法律等這些舉措會稍微柔和一些,也不會把老百姓逼到造反。   唐   李世民看到葉卡捷琳娜在奪位後馬上找出各種理由來解釋她奪權的合理性。   也是彼得三世實在太愚蠢,做的事情失了民心,才讓她很快的找到各種切入點,成功的讓百姓認可她。   李世民想想自己的處境,好像沒有那麼樂觀,大哥身為太子,雖然沒做什麼利民的事情,但也沒有做惡事。   老百姓並沒有那麼多不滿,所以解釋起來,如果用皇家爭鬥實在難堵悠悠眾口。   還有讓他更難做的是自己的父親直接讓位,父親作為唐朝的太祖皇帝,更是受百姓愛戴,沒有去世直接退位,更是讓已經有軾兄罪名的李世民又多了一個逼父的罪名。   他本來還想看看其它奪位的人是怎麼解釋,但是看來看去比自己名正言順多了。   李世民長嘆一聲,看來他還是需要用後半輩子的仁政來彌補,來換取老百姓的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