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進擊(1 / 1)

再塑人生路 深海海魚 4190 字 2024-03-15

方衛紅第二天風風火火的行動起來,先坐汽車去省城,近距離觀察幾家服裝生意好的商場,了解了一下比較暢銷衣服品類的價格,還和一家恰好過來補貨的廠商接上了線。   起初,廠家的銷售對她這樣的上桿子問東問西有點不耐,不過是抱著有棗沒棗打兩桿子的想法,後麵見她越問越多,看來真像買家,才勉強留了個廠裡麵的電話給她。   方衛紅覺察到對方的情緒,不經意問起廠商對批量采購及見貨付款的優惠後,這個銷售代表也來了興致,這個時候,三角債問題正在蔓延,各個廠商都飽受壞賬呆賬的困擾,聽到她說見貨付款,簡直有點喜出望外。   熱情起來的這個銷售甚至邀請方衛紅和他們一起到廠裡去看,一路上興致勃勃的介紹他們的產品質量如何如何過硬,產品如何如何暢銷,方衛紅一邊應付,一邊不動聲色的了解他們的供貨價及優惠措施。   到了廠家的方衛紅得到了對方熱情的招待,負責銷售的副廠長,銷售科長親自出麵陪同,方衛紅頗有點受寵若驚,吃飯的時候順口就說,她的店開起來就從你們這裡拿貨。   從省城回來的方衛紅信心大漲,馬不停蹄的選址,和看中店麵的單位談租賃,辦理個體營業執照,聯係裝修,招聘人能說會道,性子也踏實本分的姑娘當銷售,一係列的事情硬生生的在不到半個月就完成了,考慮到這個時候辦事的效率與生活節奏,這個效率讓李靖飛深感意外。   方衛紅沒等裝修好就聯係了廠商,提前準備貨源,對方自她回去後就等她的聯係,等的望眼欲穿時接到她電話,不但拍胸脯說一直給她留著貨,甚至方衛紅要的他們沒有其他衣服也可以代為聯係,畢竟都是同行,彼此之間一點也不陌生。   等廠商自己送貨到店裡,驗收入庫後,馬上結算貨款收到後,收到沉甸甸的現金,對方的出納嘴都合不攏了。   廠裡的資金情況她這個出納可是一清二楚,銷售倒是不錯,奈何收不到足額貨款是一個大問題,資金情況一直都很緊張。這個三十來歲的出納衷心希望這個個體大姐能把生意做起來,要是買家都是方大姐這樣的該有多好?女出納的心裡活動別人自然不得而知。   李靖飛給母親的店麵貢獻了自己想的名字:雅致服裝,取優雅又別致的意思。   時尚暢銷的商品,合適的價格,人流密集的地段,熱情周到的服務,這樣的服裝店在這個時候簡直是降維打擊,開業短短兩個禮拜,就以火爆的銷售宣告了它的巨大成功。   母親創業對李靖飛的生活帶來的一個改變就是,隻能在學習食堂或者學校周邊的小餐館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了,這讓李靖飛這樣一個跑校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本來像他這樣的學生,和多數同學其實沒有什麼交集,忙於上課,下課後的10分鐘出去走動的,上廁所的,休息的。放學後馬上出校:晚了的話被人流阻隔。   來去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家裡吃飯的時間,再次回到學校,離開始上課也不遠了。這讓他和同學們說話不多,課間閑聊也隻局限於離自己近的有限幾個。   陽光透過教室的窗戶,灑在木質課桌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教室裡的氛圍輕鬆愉快,高中的同學們或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著最新的八卦,或是獨自坐在一角,埋頭於書本中。   前排的李明和王芳正在激烈地爭論著一道數學題。李明眉頭緊鎖,手中的筆在紙上飛快地劃過,試圖找出解題的關鍵。而王芳則是一臉得意,她已經找到了解題的方法,正耐心地給李明講解著。   教室的角落裡,陳軍正在角落裡獨自閱讀一本厚厚的歷史書。他的表情專注而認真,偶爾,他會抬頭望向窗外的天空,陷入深深的沉思。   窗邊,劉娜和幾個女生正在興奮地聊著天。她們的話題從最新的流行歌曲,到校園裡的趣事,再到對未來的憧憬。劉娜笑得最開心,她的笑聲清脆悅耳,像是一串銀鈴。   李靖飛看著這一切,不由覺得這才是真正的高中生活,回首過去,感嘆時光的匆匆。那些曾經以為會永遠持續的日子,轉眼間已成為回憶。   從稚嫩到成熟的蛻變,從無知到有知的跨越。那些日子,哭過、笑過、努力過、也失敗過,但每一次的經歷、每一種過程都讓人更加堅強和成熟。   隻有一樣,給李靖飛的生活帶來了困擾,學生食堂的飯菜真的是一言難盡,除了價格便宜外,幾乎一無是處。   90年代的中學學生食堂,飯菜單調,缺乏營養,是許多學生共同的記憶。在那個時代,由於經濟條件和教育資源的限製,學校食堂的飯菜往往相當簡單,嚴重缺乏多樣性和各類營養搭配。   每天的主食幾乎都是大米或者饅頭,而配菜則是一些簡單的蔬菜或者豆製品,很少看到肉類甚至土豆製品。即使有時候有肉類供應,也往往是少量的、油膩的,難以滿足學生們的營養需求。   李靖飛懷疑,學校食堂所選的每一樣飯菜都尊循,用料最便宜,做起來最方便的原則,大鍋裡煮,鹹淡完全無規律。   由於缺乏營養搭配,許多學生常常感到饑餓和營養不良。有些學生會自帶一些零食或者水果來補充飲食,但這樣的情況並不普遍。大多數學生隻能依靠食堂提供的簡單飯菜來維持日常的學習和生活。   除了營養不足,食堂的衛生條件也令人擔憂。有時候,餐具不夠乾凈,飯菜中夾雜著一些異物,讓學生們倍感不適。然而,由於條件有限,學生們也隻能忍受著這樣的環境。   記憶中的李靖飛沒有這樣的經歷,倒是在上大學後聽了舍友的苦大仇深的控訴,幾乎每一個提到食堂的同學都是這樣,顯然90年代的食堂在這方麵是普遍的問題,不是個例。   李靖飛重溫了之前沒有的經歷,用實際感受證明了那些同學們的控訴沒有一點虛假,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於是,李靖飛也加入了在教室裡和同學們一起聲討的行列,完成了和同學們一起關於痛恨學校食堂的共情。   李靖飛有想過承包食堂的事情,但也隻是想了想,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事情有點復雜,涉及的學校裡不少領導的切身利益,承包後,如果有人使壞,萬一搞出個食物中毒的事件,涉及到學生,就成了政治事故了,把握不住,也不合適,至少現在是不合適的。   自國庫券交易項目初步有效果開始,方衛紅對兒子越來越倚重,除了把他當做可以商量事情的意外,另一個表現就是給零花錢的時候,越來越大方。   於是李靖飛就成了同學中間手頭資金最寬裕的存在了,這些零花錢,李靖飛除了買必要的生活必須品,另一個花費就是在新華書店了,在哪裡買了不少經濟類,金融類書籍,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後,就有選擇的看這些書,汲取書裡的營養。   李靖飛深知,記憶裡的雖然也算經驗豐富,但畢竟隻是自己的摸索,許多想法與做法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一次能有幸重來,如果僅僅是獨善其身,把目標定為個人的所謂財富自由,也太鹹魚了。   高強度的學習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來支撐,更何況李靖飛自醒來後,一直保持著相當強度的身體鍛煉,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又處在長身體的時候,急需足額營養的補充。   於是李靖飛沒過兩天就加入了校內高消費學生的行列,沒法拯救其他同學與水深火熱之中,與他們一起“同甘共苦”也不是李靖飛的為人處世風格,也太委屈自己了。   李靖飛三餐都是學校外麵餐館的常客,一來二去,和不少餐館老板都混熟了。   幾天下來,李靖飛就發現了之前沒有注意到的事情,每當午餐或晚餐時分,校園周邊的小吃街、餐館和快餐店就會變得異常熱鬧。學生們紛紛走出校門,帶著期待和好奇,去品嘗那些與學校食堂截然不同的美食。   校外的餐館種類繁多,從傳統的小吃攤到專營早餐的店、炒菜與麵館,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一些和李靖飛一樣,經濟條件不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擇自己的食物。有些人喜歡吃熱騰騰的麵食,有些人偏愛清爽可口的小炒,還有些人則鐘愛那些色香味俱佳的小吃。   不過,校外的餐館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因為學生吃飯的時間過於集中,使得這些餐館在用餐高峰期忙的不可開交,吃飯等待的時間過長。有時甚至叫的飯和上來的完全不一樣.....   另外就是人員過於緊張(許多這類餐館都是夫妻店),用餐環境狹窄,用餐結束後不能即時收拾桌子,用餐衛生情況實在堪憂。另外就是這類餐館,食材過於單一,導致營業不均衡。   此時的李靖飛知道這些,也顧不了那麼多,先考慮填報肚子的問題,如果手握“巨款”,卻一直餓著肚子,那也太黑色幽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