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 麥城舊事(上)(1 / 1)

“……加上翼德麾下,水路總計八萬人。”   劉備和諸葛亮討論了數日,也是最終確定下來了出川東征將領的名單。   由於諸葛亮和趙雲堅持反對東征,所以劉備索性留兩人鎮守川中,避免曹魏襲擾或者後方生亂。   “大王!外麵有關將軍麾下軍司馬王甫,從荊州而來!”   忽然外麵侍衛匆匆進入殿內稟報,讓諸葛亮和劉備兩人詫異萬分。隨著關羽逝去,其麾下荊州將官要不已經投敵降吳,要不然就是戰死沙場。   軍司馬王甫在廖化當日敘述中,與周倉、關平、趙累等人共同護著關羽到了麥城,今日為何突然出現?   “快請國山入殿一敘。”   劉備趕緊起身準備相迎,王甫等人俱是當年荊州老人,與劉備等人都是頗為熟悉。   王甫一身百姓穿的粗布衣入了大殿,見到漢中王與丞相也是痛哭流涕,俯首便拜。   “國山從何而來?為何如此打扮?”   劉備扶起王甫,也是連忙出聲詢問。   “大王,甫從麥城而來。當日……”   王甫平復了下情緒,說起當日之事。   關羽率殘兵自北門小路離開後,東吳便調集大軍前去圍追關羽,同時蔣欽、周泰率軍猛攻麥城,打算攻破麥城後前後夾擊關羽。   王甫、周倉率軍死守一陣,仗著城小難攻,加上吳軍主攻不在此,堪堪守住。   不想後半夜開始,吳軍反而不再進攻,而是慶祝一般載歌載舞。這讓兩人都頗有不妙之感。   第二日中午,就有吳將潘璋,提著關羽、關平父子二人首級耀武揚威地來到麥城下。   “樓上的蜀軍聽著,你們的君侯關羽,昨夜被我部生擒後斬首,首級在此!如若早降,仍可官復原職。若是繼續冥頑不靈,如同此二人一般下場!”   王甫、周倉在城樓上看的真切,潘璋也故意讓人將二人首級洗的乾乾凈凈,方便認出麵孔,確是關羽、關平父子二人無誤。   “君侯!”   王甫幾欲吐血,淚流滿麵,望著城墻下就欲跳城自盡。一旁周倉眼疾手快,立即拉住了王甫,斷了他的輕生之舉。   “王司馬不可!我等豈能如此輕生!當留有用之身,為君侯報仇血恨!”   周倉雖然黝黑的臉上也是淚光閃爍,但是表情卻無比的堅定。   王甫冷靜了一下,也是點了點頭。   “昨夜東吳才擒殺君侯,歡慶一夜,現防備空虛,我等不如殺將出去,再走城北小路。   吳軍昨夜已是在城北小路設過一次伏兵,料想現在早已撤去。我等正好從此回西川,回大王帳下再為軍侯報仇。”   王甫一思考就定下了現在的方針,由王甫在城樓上與潘璋假意喊話詳談條件作為牽製,周倉悄悄集結剩下幾十殘兵,做好突圍準備。   城樓之上,王甫假意推脫要與周倉商量,趁著潘璋誌得意滿之時,與周倉打開麥城北門再度突圍而出。   吳兵哪曾提防還會有人會在一日之內第二次從這兒殺出,頓時措手不及,讓王甫、周倉突圍而出,直奔沮河邊,沿沮河西去。   但吳軍很快就反應過來,周泰、蔣欽、朱然、潘璋……數名吳將帶著千餘騎兵從後方就追殺上來。   “王司馬,你且先行。俺老周替你拖延下時間。”   看到對方步步緊追,周倉也是一拉韁繩,準備斷後。   “周將軍不可!此時斷後,斷無活命可能!不若你我二人分頭而行,尚有一線生機!”   王甫大驚,周倉此舉無異於送死,王甫肯定是不會同意的。   “哈哈,俺老周跟隨君侯二十餘年,生為君侯持刀,死亦當為君侯驅馳。王司馬,俺老周昨夜本就該隨君侯同去,現在不過是多活了一天罷了。   你快回川中,盡心輔佐大王。待到大王東伐斬盡吳狗之日,勿忘在君侯和俺的墓前燒一炷香,告知我等大王已經替我等報仇雪恨!”   王甫聞言淚流滿麵,隻得留下周倉與十餘願意與周倉同死的士卒立於道中,阻攔追兵。自己率數十殘兵繼續向西。   王甫向前越過一個小山頭,回身早已看不見周倉等人,隻是後來聽說周倉被蔣欽、周泰殺死,其餘士卒皆是死戰不降。   追兵速度極快,很快就蜂擁而來。王甫且戰且逃,等待身邊隻剩數名士卒之時,王甫已被團團圍住,難以走脫。   王甫不願投降東吳,直接與剩下幾人一同下馬,躍入身後沮河。其他人不知生死,王甫幸運未死,昏迷中順河漂流而下。   有深感關羽治理之德的荊州百姓,看到王甫身穿荊州軍服飾漂流在水中,也是立刻劃船,將王甫打撈上船。   摸到王甫脈搏尚在,便將王甫帶回家中,瞞過吳軍搜查,精心照料,王甫在百姓家中修養月餘,方才痊愈。   王甫聽聞武陵從事樊胄,不滿孫權統治,欲聯絡武陵蠻共同起事,再歸漢中王治下。   王甫本欲前去協助,不料行至半路聽聞自己的前同事、前任荊州治中從事,現任東吳輔軍中郎將潘濬已率五千人將樊胄之亂平定。   王甫聽聞潘濬已經受東吳之命開始整治荊州,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擔心自己被潘濬認出,也是隱姓埋名一段時間,等到荊州情況平穩之後,才敢回到成都。   “國山受苦了。且安心修養一段時間。孤已開始整頓兵馬、籌集糧草。不出數月定當親率三軍,東伐江東!”   劉備也是安慰了王甫幾句,先讓他前去修養,而自己更是堅定了準備討伐東吳、再回荊州的信心。   諸葛亮雖然並不贊成,但是既然劉備已經做出決定,作為丞相他也得鼎力支持,為劉備籌措好後勤。   王甫卻是不知道,自他逃離麥城後,吳軍對於荊州軍屍首隻是草草地挖了個坑,甚至懶得掩埋。幾百追隨關羽的士卒屍首俱是被集中在麥城西北的土坑中,無人搭理。   “阿爹,我們為什麼要來掩埋這些人?”   一個穿著普通的少年問著自己同樣其貌不揚的父親。   “狗兒,關君侯和他的荊州軍都是向著咱荊州人的。不能讓他們和吳狗拚殺之後還沒有葬身之地吧。”   這個中年人扛著一把鏟子,少年扛著一把鋤頭。   兩人為戰死荊州軍一個個挖坑立墳,同時也要悼念幾句。   “咳咳咳……”   兩人搬運一個看起來像個軍官打扮的荊州軍屍體的時候,顛簸了一下。這個胸前一道巨大傷口的荊州軍將軍居然咳嗽了兩聲。   “阿……阿爹!詐屍了!”   少年嚇得大叫一聲。中年人自然知道這不是詐屍,四下看了看,確定沒有其他人後,立刻給這個還在昏迷的軍官換了身衣服,背著他和少年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