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瑜乃丞相之兄,我也不為難於你,且將三個條件帶回。若吳侯同意,子瑜便可再來詳談。若吳侯不肯,我們數月後自見分曉。” 劉備擺了擺手,讓諸葛瑾自行離去。諸葛亮為了避嫌所以這次就沒來上朝,不過這事兒諸葛亮哪怕知道也不會多說什麼的,畢竟劉備心意已定,自己也無法讓他改變心意。 諸葛瑾回到江東,也是把劉備的三個條件一說,孫權頓時大怒。 “老賊欺我太甚!荊州乃我孫家世代基業,豈容他惦記!” 交還荊州就已經不可能了,後麵的就更不用說了。畢竟那些叛逆降將倒是無妨,但是左鹹這等江東之臣一旦交出,怕是自己手下就要離心離德了,孫權肯定不會乾這種事的。 “老賊欺我江東無人乎!韓當暫代大都督之職,暫領荊州。一應將領都需聽從義公指揮,全軍備戰,準備與大耳老賊一決高下!” 孫權見既然無法談攏,索性也讓自己的手下準備備戰,與劉備分個高下。 雙方這麼過了月餘。此日的許昌城內。 “伏睹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群臣會議,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閑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禦史大夫華歆領文武群臣此刻立於漢獻帝之下,表麵看起來無比恭敬,但是很多人甚至裝都懶得裝了,表情上已經不把這位漢天子放在眼中了。 漢獻帝雖然早知道有這麼一天,但是這一天真的到來他還是無法接受,宛如遭受雷擊一般癱在龍椅上,訥訥地看著下麵表情不一的文武百官。 “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亦無過錯,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閑拋棄?百官可再從長計議。” 想到大漢基業要斷送在自己手中,漢獻帝也忍不住大哭,乞求堂下文武再去考慮一二,留得日後再說。 可惜堂下文武大部分早已經是曹魏的親信了,麵對漢獻帝這番涕泗橫流的表演,眾人盡皆無動於衷,隻是任由這位漢帝在上位哭泣。 華歆拉過一旁左中郎將李伏、太史丞許芝。這二人也是早已被華歆說服,此刻在朝堂之上也是負責為華歆逼宮再添一把火。 李伏向前一步,大聲奏道:“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漢獻帝被他這番鬼神之說也是堵得張不開口,不過此時另一位太史丞許芝也是落井下石。 許芝作為掌管記錄、天文歷法的太史丞上前一步。 “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墾隱匿不明;魏國乾象,極天際地,言之難盡。 更兼上應圖讖,其讖曰: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言在東,午在西;兩日並光上下移。 以此論之,陛下可早禪位。鬼在邊,委相連,是魏字也;言在東,午在西,乃許字也;兩日並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許昌應受漢禪也。願陛下察之。” 如果說剛才李伏還找了點借口,許芝就是純純的信口胡說了。哪來的讖能寫的這麼淺顯易懂,就差把“讓位”二字寫在裡頭了? 漢獻帝肯定是不願意輕易放棄,隻能繼續推脫。 “圖讖不過妄語,豈能當真?祥瑞圖讖不過虛妄之事,豈能以虛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業乎?” 一旁又有一人,須發皆白上前上奏。 “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 秦不過二世而亡,高祖得之;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 眾人看去,正是同為禦史大夫的王朗。 王朗這一番話已經是赤裸裸的逼宮了,漢獻帝也被眾官這股氣勢嚇得不輕,大哭著回後宮去了。 眾官看漢獻帝這副窩囊樣子也是忍俊不禁,大笑著離開了朝堂,等待明日繼續。 第二日,眾官繼續逼宮,漢獻帝索性直接裝聾作啞,就是不出去。誰想到曹洪曹休這曹家一老一少直接帶劍闖入後宮,強行逼漢獻帝上朝。 和漢獻帝在一起的曹皇後看到這副樣子也是忍不住痛罵曹洪曹休。 “爾等亂臣賊子,為圖富貴,膽敢共謀造逆!先父功震華夏,尚不敢篡竊神器。曹丕嗣位數日,輒思篡漢,皇天後土必不佑之!” 這曹後也是曹操女兒,曹丕妹妹,所以曹洪曹休也是不敢無禮,隻是讓一旁的強壯侍女將曹皇後強行攙走,二人直接把獻帝架到殿中,在此直麵眾官。 “爾等皆食漢祿,為何行此不臣之事!” 漢獻帝看著堂下眾人忍不住再度大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陛下若違逆眾意,恐有禍起蕭墻之危啊。” 華歆這句話已經開始用生死相威脅了,漢獻帝倏忽間覺得自己仿佛回到了董卓、李傕郭汜的時代……不,即使是他們也不如麵前這些人。 “誰敢殺朕!朕乃是大漢皇帝!” 漢獻帝已經是色厲內荏了,懼極反怒起來。 “四方之亂,皆因陛下!天下早知陛下無人君之福!若無魏王,天下弒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今不知恩德,莫非欲令天下共討陛下?” 華歆再度上前,厲聲嗬斥,漢獻帝被他這已經可以算是亂臣賊子的話嚇得不敢再言語,起身就想像昨天一樣,直接回宮躲避此事。 不想華歆幾步上前,直接扯住漢獻帝龍袍,麵色猙獰道: “許與不許,早發一言!” 一旁曹洪曹休也是直接呼喚掌管玉璽的符寶郎,想要直接索要玉璽。 符寶郎祖弼嗬斥兩人:“玉璽乃天子之寶,怎敢擅索!” 曹洪懶得和他爭辯,直接劍光一閃,祖弼便倒在血泊之中。曹洪上前踢開屍首,從祖弼懷中扒出玉璽,在屍首上擦了擦。 這血腥的一幕直接擊碎了漢獻帝的心理防線,他大哭著同意禪讓,讓位於魏王曹丕。 曹丕初聽詔書,高興地施施然,正欲接受,但是被司馬懿攔下。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曹丕決定三辭三讓,以顯示自己的恭謙和堵住天下誹謗之聲。 漢獻帝沒辦法,隻能陪著曹丕三次三讓,最終曹丕才順利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