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 探營(一)(1 / 1)

張君寶依著張貴指點,來到當日與蒙古兵交戰的三岔路口,沿著東側大道向前騎出二十多裡,果見一座堡壘聳立道旁。   堡壘不大,城門緊閉,門外兵卒林立,往來皆有盤查。張君寶心想:“此地守衛遠較別處森嚴,怕是張大哥他們前日混進去,驚了韃子的緣故。”   他單槍匹馬,不敢輕動,便躲在僻靜處,細看蒙古兵動靜,琢磨從何處潛入。   窺探半日,總算看出一點門道:進出之人,無論步卒騎兵,或是苦役人丁,守衛概要盤問,卻有一類騎兵不在此例。這些騎兵的馬匹項掛銅鈴,人馬未到,銅鈴已“鐺鐺”作響,前方各色人等一律退避,守門的兵丁也會早早開門放行。   張君寶料想,這些馬匹的馭者,必是遞送緊急軍報的傳令兵,軍令緊急,因此優先通行,無人敢阻。他心念一動,便有了主張。   到了夜間,他伏在堡壘前方的道旁等候。過不多時,果聞鈴聲響起,一騎飛奔而來。   張君寶待他靠近,飛身躥出,用劍鞘朝馬匹前腿上一拍。戰馬如同中了絆馬索,往地上便倒,將背上之人摔將下來。那騎兵好容易爬起來,卻見一人穿著和他同樣的衣甲,定定站在身前,不由大是不解,嘰裡咕嚕喝罵起來,揮鞭抽向張君寶。   張君寶毫不閃避,左手扣住他腕間脈門,一把扯過來,右拳發力打在他胸口,那蒙古兵叫也未叫一聲,便已一命嗚呼。   張君寶搜遍屍身,隻有背上包袱中裝著一函密信,幾塊乾糧,一囊清水。他將屍身拋到林木深處,自己背了包袱,騎上那匹戰馬,大搖大擺馳入堡壘。   一入堡中立時解下銅鈴,騎到拐角處下馬,頭盔掩住半張臉,趁夜混入蒙古兵陣之中。   捱到天明,他便裝模作樣,和大隊兵丁一道,或搬運糧草、加固營壘,或演習弓馬、操練武藝,隻是不敢開口說話。過了一兩日,並未見人過來查問,身邊蒙古兵雖見他眼生,也不疑有他。   張君寶暗道僥幸,又頗感奇怪,一想卻也釋然:“韃子軍令嚴酷,軍官對士卒動輒打罵、隨意調度,教守城便守城,教運糧便運糧,多有一日之間幾易其職者。兵丁彼此不識,那也難怪。”   飲食倒是不賴,五穀之外尚有肉乾之類,足堪飽餐。如遇軍中宰殺牛羊、分發酒肉馬奶以餉士卒,眾軍便都興高采烈,齊聲高唱。   張君寶素來清苦度日,蒙古飲食雖和漢人大不相同,他吃喝起來並無不適,隻是眾軍歡唱之時,都是用蒙古話,他便隻能濫竽充數了。   此時,蒙古入侵中原已有數十年,長江以北大片漢地早為蒙古所據。大汗忽必烈力主漢化,帳下文臣武將不乏漢人,蒙古貴族習四書五經、好琴棋書畫者日多,南侵部伍中亦有漢人從軍,蒙漢雜處,蒙古兵大都會說些漢話。但他們唱的卻是蒙古歌,張君寶自然不知所雲。   他見蒙古兵又唱又跳,一片歡騰,不免更生憎惡,心道:韃子在我大宋國土如此跋扈,實實可恨,隻盼多幾個郭大俠這樣的大英雄,早日把韃子趕出去才好。   張君寶混跡堡壘之中,心思全在那名喚作巴圖賴的蒙古兵身上。張貴曾對他說過,此人相貌粗壯憨厚,年紀與他相仿。但此堡壘雖小,其中蒙古兵仍不下千人之數,平日兵卒之間亦少呼名喚姓,要找到巴圖賴,還要不動聲色,不驚動韃子,談何容易。   張君寶偷偷換了幾個小隊,專盯年貌近於張貴所述的蒙古兵。如此過了三日,仍未找到巴圖賴。他掛記穆英和漢江口的弟兄,著急起來,心想:“若再找不到,隻得點倒一名韃子軍官,拉到暗處逼問。”   這日夜間,張君寶混進一個新的小隊,和眾軍吃喝已畢,正要解甲睡覺。一名千戶裝扮的將官走過來,向領隊的百戶吩咐幾句,遞過一個薄薄的皮袋,封著口子,不知裝著什麼。   那百戶隨即轉身吩咐:“來兩個人,將軍報連夜送到大營!”   夜間出去送信,乃是苦差事,眾軍皆不言語。百戶掃視一眼,指向一人:“巴圖賴,你帶人去。”   張君寶一驚,抬眼去看百戶所指的漢子,果真是個二三十歲的韃子,身材壯實,一臉憨相,倒有幾分麵善。   他腦中瞬時轉了好幾個念頭:“這韃子必是張貴大哥所說之人。他出去送信,正是下手的好時機。是待他先出了堡壘,我再跟著去追,還是和他同去?請命和他同去,會不會露出破綻?”   巴圖賴見百戶點到自己,不敢違拗,出來接過東西,百戶交代幾句便回營房去了。   巴圖賴呼喚同伴:“誰願與我同去?”   張君寶正在等此良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趕緊第一個接口:“我去。”   巴圖賴十分高興,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向他胸脯捶了一拳:“好,大營可不近,我們這就出發。”   巴圖賴將軍報揣入懷中,隨身又攜了一個大皮囊,掛在馬鞍之上。出了堡壘,巴圖賴在前領路,率先開口:“我看你麵生,你叫什麼?剛來的麼?”   張君寶早有準備:“我叫張英,剛從別處調來。”他這名字,乃是將自己的姓和穆英的名湊在一起,現編現用。   巴圖賴便和張君寶聊起來。   “你是漢人?”   “正是。”   “那我和你說漢話。”   張君寶心想:“這韃子倒也通些人性。”   兩人向北疾馳,巴圖賴一路笑嗬嗬的,嘴巴囉囉嗦嗦,一刻不停。   張君寶隻顧盤算何時下手製住他,如何向他打探消息。也不聽他問什麼,隨口編些話來應付,巴圖賴絲毫不疑。   夜色已深,圓月當空高照,道旁的營壘裡透出點點火光,時有士卒的吆喝遠遠傳來,叮叮當當的銅鈴聲和馬蹄聲相互交織,十分清脆。一路也碰見幾個傳令的騎兵,皆是不交一言,打馬擦身而過。   跑出一陣,道旁田地裡莊稼漸多,犬吠之聲依稀可聞。張君寶心想:“看來蒙古人經營已久,要以江北之地為根據,謀渡漢江,奪占襄陽。如此一來,沿江百姓可就要遭殃了。”   道路一轉,麵前露出一麵密林。巴圖賴兀自絮絮叨叨,張君寶心道:“機不可失,此處正是下手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