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論武(三)(1 / 1)

空明拳“以空而明”,拳法沖虛空濛,內勁陰柔綿韌。郭靖接連使出空碗盛飯、空屋住人、空口無憑,乃是空明拳的前三路。張君寶隻覺他拳法大變,招式似放還收,拳力若有若無。自己出招抵禦,則勁力如遇虛空,白白耗費真氣;一味退讓閃躲,則對手拳法詭異,實是難以閃避得開。   張君寶在武當山中多讀道藏,對於道家拳理已有領會,心知郭靖所用乃是以柔克剛的至高拳法,隻是苦於急切難尋破解之法。   郭靖見他拆招略有滯緩,又是腹中空空、空山鳥鳴、空穀足音三路迭出,張君寶連連後退,無法招架,一時間手忙腳亂。   郭靖窮寇直追,大步趕上,連著兩招“空空如也”“妙手空空”擊出。這兩招乃是周伯通創立空明拳七十二路中的得意之作,端的虛實莫測、威力無窮。張君寶但見郭靖拳法上下左右無處不至,卻又不知哪路為虛,哪路為實,加之這兩招來得實在太快,後退都已來不及。   眼見要被郭靖擊中,張君寶真氣一提,拔地而起,空中轉身躍向郭靖身後。   待到郭靖轉身,張君寶屈膝跨步,雙拳挾著勁風已到胸前,終於用上了他在武當上自創的拳路。   張君寶這套拳腳,與他所創“形意三十六劍”根出同脈,皆是觀看山中鳥獸相搏,心有所悟而創,招式卻有七十二招。所不同者,劍法以迅捷淩厲見長,首在一個“快”字,往往出其不意,先發製人;拳腳則是多仿山中猛獸,招式剛猛厚重,多取攻敵必救、後發製人之道。   張君寶為郭靖空明拳逼得無路可退,隻得躍到他的身後,棄守轉攻。   郭靖見張君寶雙拳擊來,不假思索便是一招“空手奪刀”,雙手輕飄飄劃出一個大圈,將他雙拳圍在中間,似要抓向他的兩隻手臂。   這招仍是空明拳法,雙臂攏成大圈,圈中內力分布虛虛實實。張君寶若是雙拳格擋,無論擋向何方,都難免以實擊虛,無處著力,反為郭靖所製;要是不加抵擋,又恐郭靖內力一吐,這大圈瞬間生出雷霆之力,將他雙臂拿住。郭靖自然不會傷他,但若當真遇到敵手如此出招,那便危險至極。   千鈞一發之際,張君寶反倒拳腳一滯,身形一凝,若是外人看去,便會以為他不是坐以待斃,便是心有旁騖。   郭靖口中叫道:“君寶,小心了。”雙手抓向張君寶的雙腕脈門,眼見就要得手。   說時遲那時快,張君寶一見郭靖雙手探出,猛地身形暴起,雙拳陡然轉向,不攻郭靖前胸,反以舉火燒天之勢,由下而上擊向郭靖麵門。   張君寶這一變招,非但使得郭靖雙手抓空,更將其頭顱要害置於拳下,正是他在武當山所創拳法以靜製動、後發製人的妙處。之所以出招延緩,皆因郭靖的空明拳法精妙,難以斷其虛實,要待郭靖先行顯露殺招,再行攻其要害,教他不得不回手化解。   張君寶這招拳法,乃是化自猛虎鬥巨蟒、靈貓戲遊蛇之形意。巨蟒遊蛇一類毒物,身軀柔軟,隨物賦形,昂首吐信,伸縮自如,尋常人若是遇上,自是難辨虛實,無法抵禦。然而猛虎靈貓卻是絲毫不為所惑,蟒蛇不動它亦不動,蟒蛇若是先動,它利爪一探,直抓蟒蛇咽喉七寸,便能製其死命。張君寶在山中多觀此類景象,對九陽神功歌訣中的動靜之理領悟更加深切,因此創出此招。   這套拳法他在下山之初曾經用過,乃是為救穆英與德銘等人交手。然而彼時對手武功與他懸殊,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今夜麵對郭靖,他仍舊敢於讓出先手,待到看清郭靖拳路,再行出招反製,亦可謂藝高膽大。   郭靖本擬輕輕扣住張君寶雙手脈門,再慢慢點化他空明拳的破解之術,不料他竟然招式突變,如同一隻猛虎驟然騰身而起,利爪已然撲至眼前。   以郭靖武功,若是雙掌回收,抵住張君寶來拳,或者踢出一足攻他胸腹之間,破解此招均不在話下。然而如此應對,少不了和張君寶形成對掌比拚內力之局,或是兩敗俱傷的結果,顯然大非郭靖本意。   郭靖贊一聲“此招極妙!”倏然側移數步,輕鬆化解張君寶雷迅雷不及掩耳的一擊,隨即雙掌一前一後,再度拍向張君寶肩頭,仍舊是掌力飄忽,似有還無,綿綿若存,不可捉摸。此乃七十二路空明拳之“空前絕後”。   張君寶見郭靖雙掌一前一後,知其虛虛實實,尚在未定之間。自己若是擊其前,郭靖便是前虛後實;若是應其後,郭靖便是前實後虛;若是雙掌對雙掌,自己雙掌必須都盡全力,郭靖則可避實擊虛,教他掌力走空,轉而集聚內力攻其一點。   周伯通生性有如頑童,與敵交手多用戲謔捉弄之法,對手越是進退兩難、無可奈何,他越是自鳴得意、樂此不疲,空明拳亦是如此。   有了前麵一招的經驗,張君寶心中不再慌亂,下盤穩穩紮定,沉肩轉身避開郭靖前手,雙掌交錯,一掌上切郭靖後手手腕,一掌向著郭靖肋下拍去。   郭靖見張君寶又將自己此招化解於無形之中,心裡越發高興,緊跟著便將七十二路空明拳餘下招數連連打出,招招均是虛而實之,實而虛之,蘊含著無窮變化。   張君寶心中澄凈,眼前光明,百般雜念全然拋卻。但有郭靖來招,他觀其拳路,自然而然使出應對之招。郭靖來招愈快捷,他回招反而愈是滯頓;來招愈精妙,他回招反而愈是樸拙;來招愈繁復,他回招反而愈是簡單。然而,郭靖每出一招,他都能出手反擊,製其短處。   片刻功夫,郭靖七十二路空明拳已經打完,除了未用高深內力加持,招式上竟未占到張君寶絲毫便宜,鬥了個不相上下。   郭靖縱然對張君寶期許頗高,不親自和他交手,也決然料想不到他的功夫竟然高明如斯。當年楊過武功大成之時,以黯然銷魂掌和周伯通的空明拳交手,仍然難以占到上風。那黯然銷魂掌何等威力,金輪法王也經不起一掌。張君寶如此年紀,以自創拳法和郭靖對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結果居然也是不敗。   郭靖自從十年前襄陽城下血戰之後,許久未曾碰到如此對手。張君寶百招不敗,郭靖高興之餘,好勝之心亦起,他大笑幾聲,拳法一變,居然左右兩手同時打出不同的招式來。   這自然是“左右互搏”的奇技,普天之下高人奇才再多,會用“左右互搏”的也不過周伯通、郭靖和小龍女等寥寥數人。其餘縱是黃蓉這等冰雪聰明之人,或是黃藥師、王重陽這等絕世高手,也不能學會此術。原因無他,皆因“左右互搏”需要一心二用,常人無論與敵交手,還是專注其他某事,自然要聚精會神,不可稍有分心,豈有分心兩麵尚能兼顧者?   而周伯通、郭靖和小龍女等天賦異稟,生就便能一心二用,手腳同時使出兩路不同的武功,就連內息也是左右分別,各不相涉。如此一來,一人對敵等同雙人聯手,自然威力加倍。   郭靖左手使空明拳,右手用江南七怪所傳功夫,這還是他唯恐張君寶無法抵禦,故而所用都是張君寶接過的招數,而將降龍十八掌、彈指神通等絕技置之不用。   在張君寶看來,盡管郭靖兩手所用招式他都拆解過了,然而左右夾攻卻是大不相同。還用那後發製人的解法,便是顧左不顧右,顧右不顧左,待到看清這一招,早已中了那一招;但要同時應對左右兩路,他又沒有一心二用之能,無異於以一敵二,郭靖武功本就比他要高,兩個打一個,怕是撐不了三五招。   張君寶從未聽過武林之中還有此等奇人奇技,直驚得目瞪口呆,慌不擇路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