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洞府中突然出現一把尺子,不過一尺長,周身繚繞著鴻蒙之氣,隱隱有紫光流露,帶著大道氣息。
尺身之上,無盡符文一閃而過。
正中有兩個先天神文書寫的大字——量天。
“沒想到係統竟然將這件後天功德至寶重新賞賜下來了”
周清感到有些意外,
當年盤古大神開天辟地,大道有感,降下開天功德。
其中的三層開天功德,融入落在盤古元神所化的三清身上。
兩成落在盤古精血所化的十二祖巫身上,三層落入開天三寶之中。
最後兩層的開天功德,一層與天地間九層以上的玄黃之氣融合,化為天地玄黃功德塔,後被三清之首的太清獲得,成為其伴生靈寶。
因為承了先天玄黃之氣的厚重,所以天地玄黃玲瓏塔屬於
剩下的一層開天功德,和天地間九層以上的鴻蒙之氣融合,化為鴻蒙量天尺。
玄黃之氣,和鴻蒙之氣難分伯仲,各有神妙之處。
所以,鴻蒙量天尺的品階質量,絲毫不遜色於天地玄黃玲瓏塔。
量天尺為洪荒裡少有的後天功德至寶,威力雖然比不上開天三寶和渾沌鐘,但是也弱不到哪兒去。
至少比之極品先天靈寶二十四顆定海神珠還要強大不少的!
當年天辰子以區區天仙巔峰修為,卻能在封神大劫中瘋狂搞事情,很大程度就是仰仗了鴻蒙量天尺的威力。
那玉虛金仙蕭升、曹寶,二代弟子鄧華、申公豹,以及三代弟子土行孫、黃天華等仙人,都是死在了鴻蒙量天尺之下。
隻是後來殷商遠走北俱蘆洲,天辰子這個大商國師名存實亡。
之後更是轉世投胎,斬斷因果。
這鴻蒙量天尺也就被係統回收了。
那帝辛可謂是人族最後一位人皇,地位和玉皇大帝不相上下。
若不是當年夏啟開啟家天下模式,讓人皇失了道義。
恐怕連天帝也要屈尊於人皇之下。
所以天辰子的大周國師,就如同妖庭中的妖師,位高權重,有教化帝王、鎮壓皇朝氣運、點化萬民之職。
如今周清被玉帝敕封為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地位等同於殷商時期的大周國師。
係統賜下鴻蒙量天尺也是理所當然。
人間界。
周幽王被白起以殺神劍殺死後,十萬犬戎蠻兵退走北俱蘆洲。
申侯與繒侯以及鄭、衛、晉等諸侯立周幽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平王東遷,定都洛邑。
與此同時,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餘臣為王,稱“攜王”,這樣便出現了“二天子並立”的局麵。
不過絕大多數諸侯隻承認周平王,而不承認周攜王,後晉文侯殺周攜王,結束了二王並立的局麵。
至此,周室衰落,各地諸侯雄起,開始爭霸。
也就在這個時候,有玄都大法師從三十三層天外的大赤天下界,渡化仙凡兩道。
隻要得到了玄都大法師的認可,就可前往大赤天去聽老君講道,有機會列入人教一脈。
三教收徒方式大不相同。
截教大道,不別跟腳,不拘出身,有教無類,號稱萬仙!
而闡教,非跟腳深厚者、福緣深厚者,不能入玉虛宮聽講。
便連那先天生靈,也需跟腳純正,福緣深厚者才有機緣拜入門墻。
所以二代弟子也僅僅有十幾位而已。
太上聖人,無為而治,順其自然貴精。
每一個弟子門徒,都要千挑萬選,反復測試。
往往要經過成百上千次考驗,才能列入門墻。
迄今為止,也隻有一個玄都通過了考驗。
所以,人教門下,門下就一個大弟子玄都,一隻青牛,兩個童子。
當然,記名弟子還是有好幾位的,比如轉世渡劫的呂純陽、度厄真人、陳摶、長眉道人、真武大帝、李長庚等。
而且玄都大法師此番下界,還帶來了一個消息,太上聖人要召開丹元大會,屆時甚至會賜下九轉金丹!
此消息一出,三界仙道沸騰。
那可是九轉金丹啊!
什麼壬水蟠桃、人參果,甚至是黃鐘李都不能比擬。
這是太上聖人費一元會煉製而成,當中蘊含天地法則。
服下之後,便可凝聚成一顆大羅道果!
所以不光是三界的散仙,就連三教弟子也是蠢蠢欲動,要上三十三天外的大赤天,參加老君的丹元大會。
同時,這也是封神大劫後,老君
十年之後,玄都大法師渡化了足夠的有緣者。
三界受到邀請的仙人,或者三教子弟,都往三十三層天外而去,參加老君的丹元大會。
就連天庭的許多正神,也紛紛告假,前往大赤天。
夏易名字也曾刻在人教仙碑之上,所以也為人教一脈。
此方太上聖人開講,他自然欣然前往。
他熟練的前往混沌之中,不知道過了多久,眼前一亮,憑空開了一個世界,正是大赤天。
當中竹林碧綠,靈泉湧動,清寧而安謐,草木豐盛,綠霞繚繞,群山流光溢彩,像是翡翠雕刻而成,霧氣湧動,仙韻飄渺。
當中已經來了不少仙人,或是溪水邊濯足,或是閑情對棄,或是捧一卷道書誦讀。
他們大都來自於天界的十大仙洲,三十六仙島,七十二福地,另外一些則來自於地仙界的東勝神洲。
其中不乏一些厲害的前古仙人。
“咚……”
一道道鐘聲響起,清凈悠揚,澄凈心靈,蘊含道意。
這是聖人要講法的預兆。
數百道光華從四麵各處飛起,聚集到一處高山之下。
山頂上,一座瓊玉金宮,放出光霞億萬,爍爍輝煌,古樸清奇,隱隱有一股股丹藥的味道傳了出來。
這丹氣的功效無比強大,就算是仙人,聞得一絲丹氣,都要法力大增,抵得上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苦修。
這樣的環境之中,就算是一蠢笨不堪的凡人,過那百十來年,恐怕也要成仙了道。
當下仙人們盤坐於宮內,而後太上聖人登法臺,講那鴻蒙開辟,運轉造化之原理。
真是個道心如誨映星月,清濁分明萬裡天。
在場的眾仙聽的如癡如醉。
有的仙人聽得到妙處,忍不住眉開眼笑,正所謂朝聞道,夕可死。
有的眉頭微皺,似乎略有所悟。
有的聽得有些茫然,隻是覺得天道奧義,晦澀難懂,聽懂了一小部分。
卻是眾仙的資質各有不同。
金烏西漸,月兔東升,眾仙渾然不覺,隻是聽得如癡如醉。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上聖人終於止了講。
眾仙依舊意猶未盡。
太上聖人端坐在雲床之上,神色古井無波,仿佛億萬年不化的臻冰一樣。
“爾等可闡述自己的大道感悟,或者治世之道,若是有出彩之處,老道自有賞賜!”老子道。
往屆丹元大會,也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流程,闡述大道,思想碰撞。
隻不過這次加入了治世之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