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生意套路(2 / 2)

“是嘛?”叫王秀琴的老太太扭頭一瞧,也是不由分說道:“小姑娘,你也挺漂亮的,現在像你這麼漂亮的警察可不多見呀。”

“嘻嘻,大媽,您可真會說話。”盧薇薇見王秀琴一個勁的誇自己,心裡不由美滋滋。

待王秀琴將所有信息填寫完整,交到顧晨手裡後,顧晨繼續問她:“王大媽,你們之前說的那袋準備放生的烏龜,現在在哪?能不能帶我去看看?”

“當然是可以啦,你們跟我來吧,我帶你們過去。”王秀琴並沒有排斥的意思,直接帶著顧晨團隊往後方走去。

大家一直跟到廚房……

此時此刻,一個藍色大水桶內,已經爬滿了許多烏龜。

王警官一時好奇,從中抓了一直捏在手裡,左右翻看起來。

片刻之後,王警官一臉疑惑的問:“話說現在放生還流行放烏龜?”

“當然流行了,不僅僅是烏龜,還有很多種類的生物,都是可以放生的。”

王秀琴接過王警官手裡的烏龜,也是說教著道:“這烏龜在我們中國文化中的分量無需贅言,放生就是積功德啊,而且烏龜壽命長,放生這種生物,對我們來說有好處。”

“可你這應該不是本地龜吧?”顧晨見烏龜外貌奇特,不由問了一句。

王秀琴笑笑說道:“看來警察小同誌還是識貨的,這當然不是本地烏龜了,這本地龜賣的實在太貴了,經濟條件有點吃不消,所以我買的這個是洋龜。”

說道這裡,王秀琴還不忘給大家科普一番:“你看,這頭部兩側長著紅斑,樣貌多漂亮,還容易飼養,價格也便宜,是我們這個放生圈的明星生物呢。”

“可你這是巴.西龜吧?”顧晨忽然皺起了眉頭。

王秀琴目光一怔,弱弱的道:“對……對呀,就是巴.西龜。”

“我的天吶!”顧晨嘆口氣,也是不由搖了搖腦袋。

盧薇薇見狀,好奇問顧晨:“怎麼了顧師弟,巴.西龜怎麼了?這種烏龜感覺還挺漂亮的。”

“對呀,我也覺得挺漂亮。”袁莎莎也跟腔道。

顧晨搖了搖腦袋,說道:“這不是漂不漂亮的問題,而是這種巴.西龜,事實上,是一種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這是一種已經被世界環境保護組織,列為100多個最具破壞性的物種之一。”

“生態殺手?”聞言顧晨的說辭,盧薇薇和袁莎莎同時一愣。

兩人剛開始還覺得巴.西龜長相好看,可也沒想過,這種生物竟然還是生態殺手?

王秀琴也呆住了,弱弱的問顧晨:“警察同誌,這……這怎麼就成了生態殺手呢?”

“害!”顧晨也是很無奈,隻能與眾人解釋道:“保守估計,如今我國已經有幾千萬隻野生的巴西龜了,而且這一數量甚至超過了它大洋彼岸的老家。”

“這種生物借著你們所謂的放生,已經開始大規模侵蝕生態資源。”

“而且受其排擠,很多水域的土著,也就是我們的草龜,早已是無處容身,已經變成了瀕危物種。”

“原來是這樣啊?那這豈不是外來物種入侵了?”王警官說。

顧晨默默點頭:“就跟我們的亞洲鯉魚入侵北美一樣,泛濫成災,已經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

“嗬嗬。”聽聞顧晨的說辭,盧薇薇不由笑孜孜道:“可惜老美不吃鯉魚,看來隻有像小龍蝦這種生物,才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失敗的典型了。”

“就知道吃。”王警官瞥了盧薇薇一眼,也是沒好氣道:“怎麼什麼東西到了你盧薇薇嘴裡,都活不過一頓麻辣燒烤似的?”

“哈哈。”袁莎莎靠在一旁偷笑不已。

然而顧晨卻沒這雅興,直接道:“你這些烏龜都集中處理一下吧,不要隨便放到野外去,以免破壞當地生態。”

“哦哦。”王秀琴聞言,也是趕緊點頭答應道:“那我知道了,那就下次把這些烏龜,集中帶到星雲法師組織的放生現場放生吧,他那邊的放生池挺大的,應該不會破壞生態。”

王秀琴不說還好,一說倒是引起了顧晨的警覺。

顧晨趕緊又問:“對了,剛才星雲師傅在場,我不好多問,你們口中的放生活動是指什麼?”

“就……寺廟組織的放生活動啊。”王秀琴也是見顧晨大驚小怪,於是趕緊又道:“寺院經常會舉辦放生活動,都是由星雲大師負責,而且不知道怎麼回事,最近這種活動也越來越多了。”

“那你們哪裡弄來這麼多生物放生啊?”盧薇薇也感覺挺好奇。

主要是這活動還有組織的進行,那肯定放生數量很多。

可要找這麼多數量的生物,那肯定就是在市場上買咯?

王秀琴笑笑說道:“其實這種放生生物,也不用我們去操心,一般這種放生的物料,都是由寺廟組織人到農貿市場去購買,我們這些放生者,再捐錢給寺廟放生。”

“而按照寺廟的意思,捐資放生的動物數量越多,價格越貴,功德也就越高。”

“還有這種說法?為什麼之前我在江南市沒有遇見過?”

顧晨之前也在朋友圈見過有人拍攝的放生視頻,但是具體沒有去了解過。

可今天聽王秀琴這麼一說,顧晨感覺這並不像是在放生,反而像一門生意。

王秀琴也是見顧晨一臉疑惑,於是又道:“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其實之前我們這裡也不是很流行放生,就是星雲大師過來之後,才開始組織這種放生活動。”

“尤其是近幾年,很多放生行動都開始有了變化,行動也是大規模、有組織地進行。”

頓了頓,王秀琴又道:“就比如每周六早晨,我們都會有上百名信眾,一起聚集在寺院後山的水庫邊放生,我們稱之為放生池,這地方還會有專門人值守。”

“到了放生那天,我們上百人,人手一盆泥鰍,隻要星雲大師一朗誦經文,我們就會排著隊往水庫裡倒。”

“每次隻用短短2個小時內,就會有差不多上千條泥鰍被倒進水庫中。”

“而且趕在初一、十五,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佛菩薩聖誕等日子,我們還會集體放生更多生物,那規模還會更大,就連光我們寺廟放生池裡的烏龜,被大量放生後都已經是‘龜滿為患’了,所以隻能去更大的放生池放生。

顧晨聽得有些細思極恐,似乎所有的這些放生活動,都是這個星雲大師來了之後才發生的。

可每周六花費這麼多錢財讓寺廟放生,怎麼看都有點生意的套路。

畢竟顧晨家也是做生意的,因此顧晨的腦海中,很快浮現出這樣一條產業鏈:

“如果有人把放生經營成了一門生意,那會不會有些放生者,為了完成自己放生動物的心願,就會與經營者預定下需要的動物?而經營者則根據市場的需求,又向那些捕捉者下定單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捕捉者必定會再按定單去捕捉,然後將捕捉到的動物,送到市場,再由經營者把動物賣給放生者。”

想到這裡,顧晨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那這麼一來,豈不是由此催生了一條放生產業鏈?甚至循環再利用?”

“如此放生,豈不是脫離了放生的本義?甚至貽害無窮?”

……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