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八、公益扶貧(1 / 2)

三輪車麵前,董卓林尷尬無比。

看著一排老熟人站在麵前,自己這生意做的有些尷尬,忙為自己解釋道:“我在建築公司上班是沒錯,這不是下班了嗎,然後就幫我叔叔賣點西瓜。”

“你叔叔?”高川楓一愣,趕緊看看左右,問:“哪個是你叔叔啊?”

“你們找我啊?”

也就在高川楓話音剛落時,一名皮膚黝黑,且身材高瘦的中年男子,正從另一處瓜農身邊走了過來。

“我是董卓林的叔叔,剛才跟人聊天呢,你們是……他朋友?”

“哦哦,我是董卓林的高中同學。”高川楓說。

董卓林叔叔笑孜孜道:“我是他叔叔董方,這不正好是賣瓜的季節嘛,家裡西瓜實在太多,這些天又陸續成熟,所以拖到城裡來賣點。”

看了眼大侄子董卓林,董方又道:“卓林聽說我這幾天要在城裡賣瓜,所以就幫我挑了幾個好地方,晚上陪我一起來這裡練攤呢。”

“哦哦,原來是這樣。”聽聞董方的說辭,高川楓也大概能理解,董卓林為什麼要趕時間,而且說自己這些天都沒時間來打球。

合著是要幫叔叔賣西瓜啊?

顧晨挑了一隻本地麒麟瓜,不由問董方:“董叔叔,我們本地的麒麟瓜多不多啊?”

“還挺多的。”董方抽著香煙,也是不由分說道:“我們江南市地形以丘陵為主,西部是丘陵,東部為平原。”

“地貌基本形態有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崗地、階地、平原6種類型。”

“而我們江南市區土壤又劃分為7個土類: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紅色石灰土、山地黃壤。”

“也正是因為這種地形和土壤,所以種出來的瓜皮薄味甜。”

顧晨微微點頭,繼續追問道:“那這麼說來,我們本地麒麟瓜種植麵積還不少啊?那現在應該就是成熟的時候了?”

“對。”董方一邊叼著香煙,一邊拿起西瓜刀,將一隻切開的西瓜,再切成若乾個小片分給眾人進行品嘗,隨口又道:

“在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是我們西瓜開始上市的時候,所以許多的江南市瓜農,都會用我這種三輪車和小貨車,將自己種的西瓜拉到江南市的各個街頭巷尾來售賣!”

不少路人見董方的攤位有多人聚集,也都紛紛往這邊靠攏。

董方一邊與顧晨等人閑聊著生意,一邊與路人吆喝:“買瓜麼?本地的西瓜,蠻甜。”

“能嘗一片嗎?”路過的一名女子問。

“給,包甜的。”董方將一小片西瓜遞給女子。

隨後又對顧晨笑笑說道:“就我們這邊的西瓜,跟超市裡的西瓜又不同,我們瓜農銷售的大多都是自家出產的西瓜。”

“品種雖然單一了些,但成熟程度均勻,價格還便宜。”

“我們這些人往往趁著夜色進駐江南市的大街小巷,力求在不影響城市管理和形象的前提下,謀求自己的生路。”

盧薇薇品嘗著小塊西瓜,也是不由嘖嘖稱奇道:“你家的西瓜是蠻甜的,我看江南大橋上,都被你們這些瓜農給承包了。”

“哈哈。”見盧薇薇誇贊自家西瓜好吃,董方還是非常滿意道:“好吃就多買幾個過去,像我們這些瓜農,一般就是以農用貨車為據點。”

“通常往路邊一靠,一臺電子秤,一把小板凳就能組建成臨時的售賣市場。”

“這在現代化城市的某個角落,應該叫做……叫做傳承原始的產品交易。”

顧晨非常喜歡董方的接地氣,尤其是這種接地氣的交流方式。

坦誠交易,不來虛的,西瓜還甜。

相對於超市裡兜售的品種西瓜,從路邊這些瓜攤搬回家的西瓜,仿佛褪去冰冷的商品氣息而變得靈氣滿滿。

在顧晨看來,人們對西瓜的鐘愛不應是源自品種、價格,而是它所代表的那種隨意的夏天感。

顧晨也有購買的意思,於是問董方:“董叔叔,那我就多挑幾個帶走,你這有麻袋嗎?”

“有,有麻袋。”董方丟掉香煙,左右看看之後問董卓林:“卓林啊,我麻袋放哪裡了?”

“駕駛艙後邊。”董卓林說。

董方立馬取來幾隻麻袋,問顧晨:“你要多少?”

“裝滿四麻袋吧,您幫我挑吧。”顧晨說。

董方一瞧來了大生意,立馬高興道:“好嘞,那我就幫你挑一些好的。”

董家倆叔侄,立馬開始忙碌起來……

其他路人見狀,也都開始挑選各自的西瓜。

一時間,相比較其他瓜攤,董方的瓜攤人滿為患。

而其他瓜農也隻能投來羨慕的目光。

在董方挑選西瓜的間隙,顧晨問他:“董叔,你們這一車瓜要多久才能賣完啊?”

“這可不一定。”董方裝好一麻袋,先將麻袋放到一邊,這才又拿起一隻麻袋道:

“通常情況下,一車西瓜需要兩到三天才能賣完,對於進城賣瓜的我們來說,上午到下午這段時間可是最難熬的。”

“但是下午5點到晚上10點左右,是我們西瓜銷售的黃金時間,而一天中剩下的時光,我們這些瓜農隻能在原地安靜的守攤。”

“麵對高溫天氣,我們白天隻能轉移到樹蔭下,才能讓瓜和人乘乘涼,到了下午的下班點和晚上,我們才能迎來一天中的賣瓜高峰期。”

抬頭看了眼顧晨,董方不由笑瞇瞇道:“所以你們就是我賣瓜的一波小高潮啊,嘿嘿。”

“瞧您說的。”顧晨也就是照顧下朋友親戚的生意。

但看看左右,江南大橋的兩側,瓜農實在也不少。

恐怕有限的路人,也消耗不了這麼多西瓜,能成交的隻能隨緣。

但董卓林給叔叔介紹的地方確實挺好,這裡有一處江南大橋的觀光臺,直接從橋麵人行道突出。

站在這裡可以欣賞江南大橋的夜景。

因此這邊路人停留的概率也相對較大,擺攤的瓜農也較多。

顧晨隨意調侃著問:“在這裡賣瓜競爭不小吧?”

“那可不?”董方又裝好一麻袋西瓜,嘴裡不由笑開花道:“現在進城賣瓜可不比以前了。”

“超市裡的西瓜品種又多,還有直接冰鎮好的,切開賣的,如果口感不好更沒有市場。”

“我叔叔賣瓜很辛苦的。”董卓林一邊幫叔叔稱著西瓜,一邊與顧晨解釋道:“今年種瓜的人實在太多,現在又到了西瓜成熟的時候,得盡快把這些瓜賣出去。”

“像我叔叔他們這些出來賣瓜的瓜農,有些自備了一些吃的,有的也就簡簡單單吃個快餐。”

“也有的瓜農眼看瓜不夠賣了,也會匆忙趕回去再摘上一車的瓜拉回來賣。”

“每次賣完瓜回到家裡,都已經是疲憊不堪,早早熟睡之後,次日又要進城。”

“所以當下來看,我叔叔他們這些瓜農,仍然是這個社會最辛苦的職業之一,所以這段時間我晚上下班之後,才會過來幫叔叔賣瓜,讓我叔叔也多休息一下。”

“那你還夠孝順的啊!”高川楓見顧晨買了四麻袋西瓜,自己不買點帶回去,感覺都不好意思,於是又道:“那也給我來兩麻袋吧,爭取讓你叔叔早點回家。”

“好嘞!”一聽又有兩麻袋生意,董卓林也是高興的不要不要的。

別人賣瓜都是按個賣,董方這裡的西瓜按麻袋賣。

這讓旁邊不少瓜農羨慕不已,一個個站在那裡愣愣發呆。

而顧晨也在這種購買中,享受到童年的快樂。

這些出現在夏夜街頭的瓜農,在艱辛和付出背後收獲著他們的快樂,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最真實的城市煙火氣息。

也是他們在帶給顧晨童年回憶的同時,把城市變得更具溫暖。

如果在深夜的街頭遇到這些瓜農,順手買個西瓜回家。

或許每個人都能體會到這種最單純、原始的滿足和快樂。

掃碼付款之後,顧晨在盧薇薇和袁莎莎的幫助下,將西瓜搬進後備箱放著,以至於後備箱蓋都隻能虛掩著。

看著董方瓜攤不遠處,那些瓜農羨慕的眼神,顧晨問董方:“董叔叔,這些跟你都是一個地方來的嗎?”

“對呀。”董方看了眼同伴,也是不由分說道:“我們這些人種植的西瓜,都在我們村的一個扶貧產業基地上。”

“這邊我們種了差不多50多畝的這種麒麟西瓜,現在滯銷比較嚴重。”

“那這個扶貧產業能帶動多少貧困戶?”顧晨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