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由當時的短發,變成了現在的文藝範馬尾小辮。
兩個老熟人見麵,雙方互相指著彼此,不由笑出聲道:
“顧晨,你當警察了?”
“潘大哥,你竟然也學會留起這種發型了?”
“人都會變的,你現在就比之前要帥氣多了,不愧是我們第一中學校草的繼承人,我畢業之後,聽說你就是校草了。”
“那都是別人瞎說的。”
感覺潘文澤還是那樣幽默,隻是留起了文藝範胡須,讓顧晨感覺有點意思。
顧晨下車之後,也是主動問他:“你去哪?”
“回家呀,老家村裡有老人過世,正好我也在家,準備去那邊吃流水席。”
潘文澤說的老家,其實距離市區並不遠。
而潘文澤的家裡也跟顧晨家小區相隔不遠。
因此中學時期,大家經常會一起騎單車上學,不過那也是比較久遠的事情了。
看著顧晨開著轎車,穿著便裝從警局出來,潘文澤問道:“你是要回家嗎?”
“對呀,下午有半天輪休,所以回家。”顧晨說。
“那好。”潘文澤笑嘻嘻道:“我坐你的順風車,正好去你家超市買點東西。”
“那還等什麼?上車。”顧晨也是爽快的說。
兩人坐上車後,一起返回高新區。
車上,顧晨跟潘文澤也交流了一些,得知潘文澤半年前從魔都辭職,返回江南市創業。
目前正在經營一家樂器商行,還兼職培訓鋼琴等樂器。
而潘文澤也一直住在家裡。
隻是顧晨經常忙於工作,回家的次數極少,因此在路上也很難碰到。
返回到幸福社區後,兩人也是又說有笑的下了車。
顧百川見狀,也是淡笑著問道:“喲?你們兩個怎麼今天一起回來?”
“路上碰見的,然後我順便就搭乘顧晨的順風車。”潘文澤跟顧家很熟。
之前在學校,潘文澤就是附近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因此沒有人不知道他。
顧晨也是淡笑著說:“我都不知道,潘大哥在江南市創業,早知道去他樂器行挑幾件樂器。”
“那好啊,下次記得帶朋友過來,我那邊樂器齊全,應有盡有,各種培訓課程也都有,包教包會。”
“那你忙的過來嗎?”顧晨笑著問他。
潘文澤淡笑著說:“什麼忙不過來?有錢賺,再苦再累也得忙啊。”
顧百川笑笑說道:“這倒是真話,不過你今天下班挺早啊。”
“嗯,家裡有事,所以提前回來。”潘文澤在貨架上瞥上兩眼,說道:“拿包煙吧。”
“還是老樣子,9塊的對吧?”顧百川聞言,轉身就要去哪潘文澤長抽的香煙。
“呃……”潘文澤忽然猶豫了一下,說道:“拿……拿25的吧。”
“嗯?”聞言潘文澤說辭,顧百川剛剛觸及到的香煙,忽然又再次鬆手。
轉身看著有些落寞的潘文澤,顧百川淡笑著問道:“分手了吧?”
“呃,是啊,分手了。”潘文澤撓撓後腦,有些不好意思。
“嗨,難怪。”感覺原來真是分手,顧百川按照潘文澤的要求,給他取來一包25塊的香煙遞給他,隨口說道:
“沒什麼,男人就應該對自己好一點,平時看你對那女朋友挺大方的,什麼都是給她買最好的,但你自己抽的卻是9塊錢的香煙。”
“而從你為了抽幾塊錢的香煙而猶豫我就知道,你呀……肯定是分手了。”
“老爸,你都快成福爾摩斯了?”顧晨見老爸顧百川通過香煙價格,就能猜出潘文澤近況,也是不由調侃著說。
顧百川則是笑笑說道:“你又不抽煙,不懂這抽煙人的煩惱。”
“哈哈,看來顧叔是過來人。”見顧百川如此調侃,潘文澤給自己點上一支煙,也是不由調侃著說。
顧百川則是擺擺手:“那是當初,當初我跟顧晨他媽雙雙下崗,那時候把錢看得太重。”
“但現在不一樣了,也賺了些小錢,再也不會為了柴米油鹽而煩惱,日子反而越過越順暢,所以這人啊,還是不要太看重錢比較好,有時候該花的錢要花。”
“哈哈,可我怎麼感覺顧叔在套路我在你店裡多消費啊?”見顧百川道理一大堆,潘文澤不由調侃著說。
頓時現場一陣哄笑,潘文澤瞬間也沒那麼多憂愁。
顧百川隨後繼續問道:“多了文澤,你今天這麼早回家,到底什麼事情?”
“老家村裡的潘二爺去世了,我得回去吃個流水席。”潘文澤說。
“潘二爺?”顧晨對潘家村比較熟悉,最早還跟潘二爺做過生意,因此印象深刻。
聽聞老實本分的潘二爺去世,顧百川頓時心中也不太好受,隻是自言自語道:“潘二爺年是挺高的,可惜子女都不在身邊照顧他,還經常要一個人拉菜去鎮上賣。”
“上次在我超市門口碰到他以此,潘二爺說話都氣喘籲籲,走路更是有氣無力。”
“因此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知道潘二爺快不行了,就多勸勸他,沒事不要逞能,那些自家種的小菜,就不要拉倒鎮上賣了,多在家裡安享晚年。”
“是啊。”聞言顧百川說辭,潘文澤也是長嘆一聲,道:“聽說潘二爺是挑菜去鎮裡賣的時候摔了一跤,然後人就走了,走的時候太突然了,平時也沒個人在身邊照顧。”
“要不是村裡人忙前忙後,估計都不知該怎麼辦?而他那幾個子女,害,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害。”顧百川有些惋惜的道:“當初潘二爺還經常抱我家顧晨呢,那時候顧晨挺小,跟潘二爺家的孫子一樣大,那時候他每次來這看女兒,都會到我們店裡逛逛。”
“有時候我跟顧晨他媽要去進貨,沒法帶顧晨,不是丟在他張叔的派出所,就是丟給潘大爺照顧。”
“老爸,要不我跟潘大哥去趟村裡吧?”顧晨聽出了顧百川的意識。
“也好。”聞言顧晨說辭,顧百川也同意道:“帶點錢過去,送他潘二爺最後一程。”
“明白,那我們現在就動身。”顧晨說。
跟顧百川交流了幾句後,顧晨也沒進家門,直接開車帶著潘文澤,一起去了躺潘村。
趕到潘村的時候,村裡人正在吃流水席。
顧晨和潘文澤見過潘二爺的家人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表示了慰問,隨後便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
跟顧晨同桌的是村裡的一夥老人家,每個人都非常和善,大家都在議論潘二爺的事情。
從村裡老人的議論中,顧晨也大概能聽出一些內容。
大概就是潘二爺是挑菜去鎮裡賣的時候摔了一跤,走的太突然了,平時也沒個人在身邊照顧。
這些跟潘文澤說的一致,大概也就是這意思。
由於來吃流水席時間較晚,因此顧晨和潘文澤,也隻是在祠堂餐桌上待了片刻,二人便離開祠堂。
潘文澤叫住顧晨道:“我帶你去潘二爺的老宅轉轉,小時候你還來這裡玩過呢。”
“我有印象。”顧晨對於3歲以後得記憶比較深刻,當然也記得潘二爺家的老宅。
村中的一個泥坯房子,算是老宅中的古董。
當初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
由於當初還沒提倡新農村概念的時候,村裡人建新房,大多建在村莊邊緣,因此就造成了村外頭各種小洋房連成排,而村中心地帶都是老屋聚集地。
潘文澤輕輕推那間泥坯房,屋子裡所有能藏錢的角落都被翻過。
沒人要的雜物堆在一邊,隻剩一條狗還守在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