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這倆小孩時不由得發出感慨! 每天沒有沒有煩惱,自由自在的跑來跑去。 誌學:“你說的對!他們就叫無憂無慮,男孩叫無慮、女孩叫無憂。” 張承:“不是叫小童、小玉嗎?難道他們就是金童玉女?”突然有了這個想法,要說自己現在已經死了,剛好這倆小孩就叫小童、小玉,不由得發起聯想。 誌學:“那都是人間的人這麼叫的,也有叫金童銀女的,也算是對亡魂的一種安慰,說人死後,安排倆人服侍,你想想,那有那些好事,這不跟活著的時候一樣,一樣遭罪嗎?甚至還不如活著的時候,這得取決於人本身。” 張承:“哦·····!”沒想到自己隨口一說,還給說中了小孩的名字。說也怪,難道他們也受到了牽連,在這奉禮村? 誌學:“他們也蠻可憐的!沒出生就變成了魂魄···!”不由得惋惜。 張承:“沒出生就變成了魂魄···?”很是不解的樣子,又繼續說到:“難道···!”似乎想明白的了原因,指定是還沒出生···就···。 誌學:“是的,還沒出生···”示意是你想的那樣, 張承:“那是怪可憐的,” 誌學:“這倆孩子尚未出生就被遺棄,前些年這樣的事特別多,最近這幾年到是少了許多,不過還是存在的,隻是現在的基本都被統一分配,由他人代養,就是可憐了這倆,來的時間太長,也不知道怎麼的遊蕩到這奉禮村,就更沒有人過問了,村裡人見這倆孩子可憐,就每天給他們些吃的,他們偶爾也去外麵討些吃的···。” 張承:“我在村裡也沒見有人啊?”今天在村裡轉了一圈,也沒看見有人,還有人給吃的,還有其他人?。 誌學:“其他人除了去祭祠看有沒有祭奉外,都是基本在家待著,不怎麼出門,尤其有外來人到村裡,就更很少走動了。” 張承:“噢!難怪!”這也就說的通了,怪不得今天沒有看到人,看來自己的到來給人家添了不少麻煩。 誌學:“這倆孩子在人世沒有經歷,也就不予審判,本來是可以有個歸宿的,或者被新來的人領養,但是這倆沒有被領養······,也不知道他倆是故意不去躲著,還是因為他們在奉禮村待久了,就一直這個樣子。 張承:“都說人死了就接解脫了,看來不然,就別想美事了,還讓人服侍,自己活著都困難。” 誌學:“這倆孩子還小,服侍人?那是不可能的了,陪你說說話倒是可以!不過!長大些也許可以,那就看他們願不願意長大了···” 張承:“長大還有願不願意?”長大不是自然規律麼,還有願不願意一說,不願意就可以不長大? 誌學:“所為魂魄,不同於人,沒有衰老一說,隻有你願不願意,你不願意了可以一直保持現在的狀態,你要願意了,甚至可以回到以前的狀態,隻要你選擇一個自己以前的時間點,就可以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前提是,每年隻能換一次,這個時間點就在你死的那日,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去換的,怕碰見了新來的人,萬一不認識了,畢竟在這裡能碰見熟人來,也是巧事。” 張承:“人不是都要死嗎?怎麼還會碰不見,一直在這等,總能都等來!” 誌學:“按道理是這樣,可是古往今來,死的人多了,你在這裡又能看見幾個?” 張承覺得說的也是,按道理這裡應該鬼滿為患才對,確實沒看到幾個。 誌學:“之前有告訴你,人死後,因為生前所為不同,分到的地方也不同,光這審理亡魂一事,就有好多個部門······,不聊這些,跟我們現在也沒多大關係。”都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就不要操心那些個事了 張承:“也對,每天都在死人···,這每天都應該有新來的···”隻能怪自己命不好,分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順立:“你就給他講講!”看著張承對此很疑惑,又不好意的樣子,都有點著急。 誌學:“那就給你講講!”本來覺得,都落魄到現在的樣子了,還去關心其他事,真是沒有必要,這好不容易遇見個投機的,應該好好聊聊其他的,何必在這無聊的事上浪費時間,但看張承疑惑的樣子,再不說,就有點見外了。 張承:“洗耳恭聽!”雖然不知道以後是個什麼樣,但是現在能了解多少算多少,也算是不浪費時光,活在當下嗎。 誌學:“這人死以後,魂魄來此,會受到審判,審判是對生前作為的總結,審判結果是確定最終去於哪裡,而這審判由很多部門組成,但又各自獨成,任何一個部門都可直接完審。首先分赤庸、白方、青才三司,其中除赤庸司外,白、青兩司下又各自分東、南、西、北四圗···,每四圗下又分奉、立、節三門····,每門下又有九舍···,共計:兩百五十一個部門,都負責審判亡魂,每舍下又設有:判官一人、參議一人、常事四人、行差十三人,行差有總差一人,其餘十二人分為六組,每組兩人,其他部門人數與之相差不多。可能這一切都無法滿足需求,可三司一上還有兩儀,兩儀擁有一十二個這樣的三司,在向上我就不得而知了······,聽說還有······” 張承:“這麼復雜的,光這審理一事就這麼多部門。”看來自己來這還不錯,要是去別的地方,這好家夥,光聽著審理就夠受的了,還好自己不用審理,不用遭這罪,免得死了都不得安生。 誌學:“部門雖多,但是也不是每個人來了都要過一遍,因為生前的所為,地靈會注定這個人被分到那裡。來的時候相對應的部門就隻管去接就好了,也不是多麻煩,當然,當審理結果當事人不滿意,或者感覺不公,就交由上一部門繼續審理,但這樣一來,如果審判結果一致,就會加大處罰力度。” 張承:“那如果真是冤枉的呢?” 誌學:“來的都說自己冤,大多數都是指自己死的冤,對於審判結果還是基本認同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張承:“就沒有被審判給冤枉的?” 誌學:“判官手持判官卷,冤枉的的幾率很小,幾乎沒有。” 張承:“判官卷?” 誌學:“判官卷是判官審理魂魄的依據,也是判官有的魂覺,持卷者,可得相應的感知能力,也因為審判的層級不同,一共分為九卷,根據舍的等級不同持有卷的等級不同。魂魄來此,已經注定了等級,不會有偏差。” 張承:“也就是說,什麼身份的人分到什麼地方?”本來還想問是不是之前那個白無常頂替了誌學的位置,現在看來,這白無常是多了去了。 誌學:“對,也不對。無論生前身份如何,在這裡那是不分貴賤的,都一個樣,審理的等級不一樣罷了,這都根據魂魄而定,有的人來了,即便是在九舍,人家歸宿也有好的地方。有的人在三司,照樣該分配到極荒之地,還是得去,當然,除赤庸外。” 張承:“為什麼除赤庸以外呢?” 誌學:“到赤庸者,基本上說可以是脫離審判了,隻是圖個審了的名號罷了。” 張承:“那一定很難得了,也不知道什麼人能享此待遇。” 誌學:“恰恰相反,到赤庸司的人也不少,隻是他基本不用審理,速度自然就快,一來就會安排妥當,來者可以說是一步到位,不受周折。” 張承:“·····”也不知道自己生前做了什麼事,怎麼沒被分去赤庸司審判。 就是可憐這倆孩子了,沒能享受做人那回事······,不過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