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地仙籍錄(1 / 1)

東海。   碧波浩瀚,無邊無際。   一道火紅遁光劃過蒼穹,成為海天一色間最瑰麗的一抹亮色。   金鰲島,碧遊宮。   “徒孫參見師祖,祝師祖早日超脫,亙古不朽。”   瞧著恭敬行禮的蘇吉利,通天教主笑了笑,爽朗道。   “你小子就不必行這些虛禮了,有心就好。”   “快給吾說一說,你是如何發現申公豹就是其中一位飛熊道人的?”   蘇吉利故作訝異。   “那申公豹竟是師祖您曾說過的飛熊道人!”   隨後,他半真半假的解釋道。   “徒孫不敢隱瞞師祖,我根本不知曉申公豹就是飛熊道人,會重視他,是因為一名叫薑尚的凡人。”   “前些時日,我靜極思動,想在封神大劫正式開啟前,整頓一番麾下灶君,免得他們不知輕重,利用神職之便沾染因果業力,被卷入封神大劫中,帶累灶神一脈,故而,從宋家莊開始,按照先西岐後朝歌再青陽的路線,巡視天下灶神。”   “結果在宋家莊時,遇到一位名為薑尚的青年,他與徒孫同時出發,起初,我並未在意他,直到被沿途灶君告知薑尚行走路線與徒孫一致,且經常會到附近人家或是灶君神殿討要吃食,我這才注意到他。”   “這薑尚頗有幾分奇異,明明是普通凡人,卻能在深山大澤中行走,即便遭遇困境,也每次都逢兇化吉。”   “徒孫感到奇怪就特意多觀察了幾次,甚至專門推演一番,雖說天地間劫(李李趙)氣肆虐,但以徒孫之能,想要推算一位普通凡人並非難事,可每次都一無所獲,此人宛如一團迷霧,就繼續觀察下去。”   “直到十年後,薑尚再次遇險,徒孫發現那申公豹出現在附近,按其行走路線極有可能會與薑尚相遇,就習慣性地推演起來。”   “這才發現申公豹雖僅有天仙修為,但同樣難以推演,既如此,徒孫就施展法術,將其中一個送到金鰲島上,師祖洞察萬物,法眼觀天地,定能知曉其中真相。”   “徒孫這次前來,其實也是來尋求答案,沒想到,他竟是飛熊道人。”   “如此說來,那薑尚說不定也是。”   “早知如此,我就該將其一同送到金鰲島來扮。”   蘇吉利戲精上身,捶胸頓足,表情懊悔不已.   金鰲島,碧遊宮。   通天教主心中半信半疑,並未完全相信蘇吉利之言,可又沒有全部否認。   懷疑是因為自身智慧與直覺告訴他,蘇吉利有所隱瞞,修為到他這個境界,這種感覺一般都很準。   相信是因為聖人都推算不出飛熊道人下落,更不知曉飛熊道人有兩位,直到申公豹與薑尚分別拜師截教、闡教,他們才恍然大悟,不認為蘇吉利有能耐超過聖人,說不定真是巧合。   可無論是哪一種,申公豹拜入截教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蘇吉利真心為截教著想更是有目共睹,即便心中存疑,通天教主最終依舊選擇相信這個徒孫。   人活在世上,誰還沒有個秘密!   闡教眾仙有秘密,截教眾仙有秘密,縱然他與太清、玉清兩位聖人是相處無數歲月的兄弟,也同樣有所保留,有著各自的秘密。   通天教主灑脫豁達,有著比其他聖人更寬廣的胸懷,包容萬物,隻要最終結果是好,他不會太在意610細節。   好在,在申公豹拜入截教後,通天教主就立刻出手攪亂天機,模糊了蘇吉利在這件事上的存在,加上大劫相助,保證其他聖人不會發現事情真相。   至於劫後,聖人都將避居混沌,飛熊道人也會淪為普通生靈,自然不會刻意關注,即便他們事後知曉真相,最多心存疑惑卻不會直接找蘇吉利麻煩,何況,他也會為其兜底。   念及於此,再看悔不當初的徒孫,通天教主不由笑罵。   “莫要做此姿態,世事不可能盡數圓滿,截教能得到申公豹已經是造化,或者說剛剛好,萬事過猶不及。”   蘇吉利適時止聲,謝過通天教主體恤與教誨,隨後著急問道。   “敢問師祖,另一位飛熊道人薑尚如今可是拜入人教或闡教?若真是如此,封神榜該由哪一教執掌?”   聞言,通天教主臉上浮現一抹笑意,開口說道。   “封神榜出世不久,萬壽山五莊觀(cbbi)的鎮元子與平心娘娘曾前往紫霄宮,與道祖商議封神之事,此次封神除了要冊封天神外,還要冊封地仙。”   “此次因飛熊道人分別入截教與闡教,故而,封神榜兩分,天神榜單由闡教執掌,而地仙之事則由截教執掌。”   說著。   通天教主袖擺輕搖,碧遊宮內出現兩件寶物,分別是一張卷軸與一根鞭子。   “此兩物為地仙至寶,一個是地仙籍錄,用來冊封山神、土地、遊神等地仙;另一個為趕山鞭,用來轄製地仙。”   “等封神大劫結束,地仙錄與元神榜合二為一,將會同歸天庭,由天帝掌管,至於趕山鞭會歸鎮元子所有,監管地仙。”   見自己一番謀劃沒有白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截教處境跟記憶裡已經有所不同,蘇吉利如釋重負地鬆了口氣。   可見,大勢雖不可改,但小勢可改,隻要不耽誤封神大業與天地演化,是由截教封神,還是由闡教封神,其實都一樣,申公豹這個藏在暗中的大劫之子就是天道給予截教的一線生機。   可惜,前世記憶裡的截教並未抓住這個機緣,這才絕了自身一線生機,如今,因為他,申公豹拜入截教,身份由暗轉明,截教同樣掌握部分主動權,在封神大姐中占據部分先機,未來就多了幾分可能性。   ·   數個時辰後,蘇吉利退出碧遊宮。   瞧著金鰲島上萬道霞光齊輝的絢爛景色,他腦海思緒湧動,嘴角卻忍不住上揚,心情頗為不錯。   蘇吉利知曉自己剛才那番半真半假的說辭根本不會令通天教主完全相信,可他要的也不是說服通天教主,而是算準了這位聖人師祖的心性與氣度。   聖人相對全知全能,更別說,每一位聖人都活了無盡歲月,扛過無數劫難,擁有無量智慧,蘇吉利不認為自己穿越後,一眾聖人會集體降智,他編造出真假難辨的說辭就是相信哪怕理由有漏洞,通天教主也有氣度與魄力包容這些瑕疵。   身處洪荒,他從不會低估任何一位聖人!   如今看來,蘇吉利算對了!   而對地仙之事,蘇吉利並不感到意外。   未來封神大劫結束後,山神土地等地仙同樣歸位,這說明鴻鈞道祖有心整合未來三界神靈,即便沒有他,洪荒以後會繼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