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二億股企鵝控股的價值和二千零一十五年的大…(1 / 1)

到了2014年2月時候,楊凡7億股振宇集團股份價值是210多億   而此時的企鵝控股2億股,此時會是多少的市值?   答案是600乘以2億,也就是1200億。   在2014年2月,企鵝控股股價在500-600一帶震蕩為主。   而楊凡也因此成為了一位名副其實的千億富豪。   也是企鵝控股最大的自然人股東。   這一個從08到14年持續了6年的長期投資經歷,也成為了2014年年初金融行業最大的神奇案例。   也成為了無數投資人討論學習的案例。   但是千億隻是這項傳奇投資的開端。   2014年5月16號,也就是楊凡穿越到08年5月16號的6年整數時間點的時候,珠港股市上市的企鵝控股宣布了一項重大的拆股方案。   每一股分拆為5股。   這也意味著楊凡手中的2億股一下子變成了10億股。   當然他持股比例依舊也沒有變。   而楊凡知道的故事是,2014年5.16號的企鵝控股,從110一帶開啟了新的征程。   到了2021年的2月份時候,企鵝控股上漲到了770一帶。   7年時間,股價上漲7倍。   而楊凡也因為10億股的持股,僅持倉市值就達到了7000多億。   這個數字在當年的九州國,就是富豪榜的第一名。   而對於楊凡來說,2021年還比較遙遠,他需要搞定的事情是2014年的九州股市和振宇集團的這些棘手的事情。   2014年的時候,振宇集團的三大業務產業鏈,都是處於蓬勃發展中,和2012年相比,經過了4年的發展磨礪後,汽車產業鏈已經開始盈利了。   當然依靠的是九州國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來實現的盈利。   振宇集團2014年的半年報在8月15號就發布了。   根據半年報顯示,振宇集團實現了13億的凈利潤。   而公司扣非凈利潤是-1.2億。   這意味著如果拋開補貼,振宇集團依靠自己的努力也是有機會盈利的。而且這點是遲早的事情。   至於營收方麵,振宇集團2014年上半年已經實現了532億的收入,按照這節奏,公司有希望在2014年令公司的營收重新回到千億規模。   要知道距離2010年已經4年,因為轉型,振宇集團這幾年營收不斷下降,2013年一度下滑到600多億,非常慘淡。   但是2014年峰回路轉,汽車業務實現了大躍進。智能家用機器人業務也是實現了飛速增長。   2014年上半年汽車產業鏈方麵實現了421億,機器人業務方麵也實現了111億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業務方麵實現了3億的扣非凈利潤,竟然比汽車業務更早依靠自身實現盈利,而不是依靠補貼來實現。   當然這也歸功於消費電子時代紅利的推動。   在2010年橘子4一炮而紅,風靡全球後,橘子科技便帶出了一股消費電子的高速發展時代。   隨後的橘子4S,5,5S陸續推出,不斷牽引著智能消費電子的發展潮流。   而經過了4年的磕磕碰碰後,振宇集團的一眾高管和投資者也都是終於明白了楊凡的高瞻遠矚。   智能機器人業務開始盈利,電動汽車業務也即將盈利,人工智能業務也開始進入準商業化階段。   三大方向都是越來越好,令楊凡也是逐漸放下心來。   現在的振宇集團在大眾心目中已經擺脫了煤老板和地產大佬的標簽,逐漸成為了一家科技創新公司。   到了此時,振宇集團和隔壁的九為科技以及麥麗達才算有了些值得相提並論的資格。   也因為三大業務的高速發展,振宇集團的股價2014年也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騰飛階段。   2月份時候才30多,到了8月份時候,已經50多了。   而到了2014年12月時候,振宇集團股價已經突破60一帶去到了70多。   此時距離2007年10月的99高點,已經過去了7年多。   而接下來的劇情許多九州股市老股民都是耳熟能詳的。   那就是2015年的大牛市來了。   實際上這次牛市是2014年下半年就已經啟動的。   而在2015年則因為瘋狂加杠桿後,逐漸到了一個巔峰炒作階段。   2015年6月初,九州股市指數上攻到了5178點的階段高點。   而此時振宇集團股價也從2014年底的70,沖擊到了200一帶。   按照振宇集團2014年年報營收1121億,凈利潤29億的數據來說,已經高達70倍的PE了。   麵對這種泡沫化的估值,楊凡果斷選擇了減持。   他發布了2億股的減持計劃。   隨後6-8月,九州股市陷入黑暗暴跌時期,從5178到2850,超過40%的暴跌後,很多股票跌幅都在60%以上。   而楊凡則是以平均150左右價格減持了2億股,套現了300億。   雖然這個舉動被很多人詬病,但是大家都沒有特別責怪他。   因為楊凡在2015年6月初就公開說過:振宇集團估值已經泡沫化,建議大家賣出。   這種做法甚至導致振宇集團被交易所點名批評通報。   但不少投資者選擇和楊凡一樣賣出股份的投資者,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幾個月後都是心懷感激。   “沒有見過這麼為投資者著想的老板。楊總真是九州好老板。”   在2015年的6-8月的黑暗三月中,無數的瘋狂融資加杠桿的投資者都是陷入了噩夢中。   而早在5月份時候,楊凡就特別提醒大家:不要加杠桿,不要用融資買入股票。但是當時大家都根本不理會他的勸阻,依舊是一意孤行。畢竟當時的大牛市行情是那麼的令人亢奮。   然而,轉折來的是如此之快。當無數的投資者因為杠桿爆倉後,一夜歸零時,他們才醒悟過來,想起楊凡曾經苦口婆心的良苦用心。   但一切都已經晚了,已經無力挽回了。   這幾個月的慘痛經歷也令大家意識到楊凡的強大之處。   不止是一位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還是一位有先見之明的投資高手。   甚至可以稱之為投資大師。   而此時的楊凡則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2015年8月的某一天。西涼市,大山縣,樹盤鎮,大竹村。   楊凡帶著蘇雲仙,還有三歲的兒子楊小純,在靠近楊千山家附近的一棟5層別墅中,正悠閑的享受著山村美好時光。   這棟別墅是當年楊凡在西涼大地震後,災後重建時,特別建造的。因為他超10億的捐贈,以及當年參與抗震救災負傷獲得三等功,楊凡早已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名人。   他們多數並不知道,楊凡在外界有著更加不可思議的名聲。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