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秋天的季節並沒有減少幾分熱度,熱浪仍然肉眼可見向著身體襲來。超市後側的庫房,剛用小推車卸完最後幾箱可樂。熱的張默滿頭大汗,穿著背心也熱了浸透。 來到超市食堂,兩個大盆裡分別燉了白菜豆腐、土豆肉絲。打了滿滿一大份菜,拿了幾個饅頭,找了一個座位就去吃飯去了。 食堂沒有什麼人,冷冷清清,秋日褪去已經有些冷了,憑借年輕火氣,也有些寒冷。拉上拉鏈,默默地縮了幾下身子,接著吃了起來。 緊接著聽到旁邊工友小聲的討論聲 “你聽說沒,老李的大孫子從外邊旅遊回來,胳膊出問題”。 “那誰知道,這兩天都不過來了。聽說老李也不乾了,前幾天看見他跟丟了魂是的”另一名工友緊接著附和道。 “他孫子好像招到什麼不乾凈的東西” “哎,可別瞎說,吃完回家了” 吃完,他們都急匆匆回家了。誰也不想招惹這些不能解釋的東西。 扒拉扒拉吃完之後,從超市後側圍墻的一個小門,伴隨著夜色以及星星點點的燈光,一路來到郊區一個城中村租的出租屋。 出租房,是一個農村自建房,三層小樓,墻皮脫落,隱隱約約暴露出年代久遠的實質。走到樓道,燈光昏暗,莫名其妙的走在其中會有幾分陰冷,即使是初秋。 打開房門,出租屋不大,粉刷一新的墻壁,一張床,一個桌子,還有一個前幾天買的插排,手機充電太不方便了隻能買一個。 躺在床上,沉默了許久,默默打開自己的存款。 “在乾兩年應該能還清了”看著天花板,靜靜地思考著自己的未來。 張默,人如其名,沉默寡言。內向的也總是與周圍格格不入,或許是從沒有從其他人身上獲取能量,這麼多年也是孤獨一人。 高中上完就徹底的從福利院出來了,隨波逐流上完了一所專科,也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大學上完欠著將近三四萬的助學貸款。 但想到現在每月也能拿到五六千塊,一兩年年總歸也能還清。 想到自己,看著屋頂出神。 窗外的風有些大了,出租屋陳舊的窗戶發出痛苦的呻吟,整座房子傳來“死死”的呼嘯聲,莫名的帶有幾分恐怖,涼風透過縫隙讓人一激靈。趕忙過去檢查了一番,房間依然是那個房間,受風的影響,燈光多了幾分灰暗,不時的微閃幾下。並沒有發現沒什麼影響,於是裹著被子,沉沉的睡去。 周六,恰巧趕上今天超市沒有事,給領導請了一個假,背著一大包東西,就來到了福利院。福利院與自己工作的城市相鄰,坐著城際大巴,來到了這裡。 福利院不大不小,總歸會有幾十號人,算上工作人員大概將近百人。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福利院的生活環境也是越來越好。許多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也漸漸地得到了普及。物質也相對比較豐富一些。 福利院坐北朝南,一棟三層樓房,接著是一個龐大的院子,院子的的西側正在大張旗鼓的正在施工,看到福利院建設的越來越好,自己也是由衷的高興。 由於離開的時間將近五六年了,過往玩耍的麵孔也早已漸漸地模糊,隻是操場上傳來陣陣的笑聲,默默的把零食放到食堂零食窗口,交給一個認識的大爺。 “這不是小墨嗎”秦姨巨大的嗓門從遠處傳來。 “秦姨,你還在這裡工作”說完有些遲疑接著說道“你的腿還好嗎”。 “好啦,好啦,前兩年換了塊骨頭,腿就好的差不多了”說完又有些責怪的說道“這麼些年,你也不來看一看你秦姨”。 “嘿嘿”。 不等我說,就拉著我的胳膊來到了後廚旁邊一個小房間。 小房間不大,是秦姨臨時的住所,秦姨卻在這裡住了將近十年,散發著溫馨的氣息。過往的歡樂,內心深刻的溫暖以及那段無憂無慮的時光,雖有許多的灰暗,但總歸閃爍著耀眼的明星,照亮著過往。 秦姨個子不高,矮矮瘦瘦的,因為嗓門大,兇,是管理食堂的重要人員,加上一些家庭原因,一直在福利院住了下來。 “秦姨,身體還好吧”秦姨的身體自從來時就不是特別的好,經常性的出一些小毛病,外人可能不知道,但與秦姨經常在一起的我卻十分的了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挺好的,小墨你也不多來看看我”說完自顧自的把一杯水遞到我的手裡。。。。 黃昏,靠近街道一側的公交車站一如既往地破舊與冷清,青黃相應的枝葉更凸顯幾分寂寥。從小時候就是如此的車站也是沒有變化分毫。站在一旁,既有對未來的的恐慌,又有幾分對未來的憧憬與想象。 幾十年如一日破舊的福利局,也隨著時代的洪流變的越來越好,破舊的老樓也嶄然一新,新樓也逐漸建起,自己是不是並沒有那麼努力。 “或許吧” 大巴車從遠處駛來,依舊是那個熟悉的大巴車,邊角充滿鐵銹的車身,印滿各種各樣的廣告,來到跟前,卷起一陣塵土。走到車上,熟悉的司機也換成了一個中年人。滿麵笑容的大爺也早已離去。坐著大巴駛離著過去。 火光從福利院傳來,伴隨著陣陣的哭嚎,像是有一隻無形的大手,腐蝕者一切。天空一片漆黑,火光在在夜色的籠罩之下變的越來越淡,福利院的三層小樓在黑暗的擠壓之下也變得越來越破敗,不時幾片玻璃與墻體化為齏粉,不知過了多久,歸於寂靜,又仿佛從沒有發生。 ‘小夥子,到終點站了’ 聲音從耳邊傳來,望著空無一人的大巴車,隻有司機一人默默地開著車向前方行去。滿頭大汗,渾身早已濕透,散發著陣陣涼意。 “師傅,到哪裡” “馬上就要到了”聲音淡漠,毫無感情的說道。 望著逐漸熟悉的城市以及城中村。 “師傅,就在這裡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