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擦,審都沒審就一口斷定是我偷的。陳橋也魔怔了,心裡想的就是怎麼解釋清楚,他趕緊開口道:“代老師,我沒偷東西!” 代老師白了陳橋一眼,“我說你偷東西了嗎?我是說你學習努不努力的問題。” 代老師這一擊,讓陳橋剛才挖空心思想的各種解釋,全做了無用功。 代老師懶得看陳橋張口結舌的樣子,不耐煩揮揮手,“你可以走了,回去後多想想怎麼好好學習,別辜負了你爸媽的一番心血。” 班上有好幾十名同學,代老師沒太多精力花費在陳橋這種吊車尾的學生身上。 “那盧燕丟東西的事呢?”陳橋還是執著想證明自己的清白。 代宇暗暗嘆了口氣,耐著性子說道:“淬體藥劑不是找到了麼?東西又沒丟,深究下去對誰都不好。” 我擦,這話裡話外不還是說是我偷的麼?隻是看在自己父母不容易的份上,不深究罷了。 這...陳橋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既然代老師話已經說到這般份上,陳橋也沒法再分辯,隻得悻悻出了辦公室。 放了學,陳橋悶悶不樂走出校門,連劉衛邀請他去街上打遊戲,他都拒絕了。 回到家,陳橋還是耷拉著腦袋,正在做飯的母親見狀上前摸了一下他的額頭,喃喃自語道:“沒發燒呀…”隨即又轉身回到廚房繼續做飯。 陳橋正要轉身進入自己的房間,就聽廚房裡傳來他老媽的聲音,“寶兒啦,你喝杯熱水,先睡一覺。多注意點,明天一早我們可是要上涐眉山的。” 陳橋這才想起,今天是2049年年末,十二月三十一日,明天就是元月一日。陳橋家有個習慣,每年的一月一日,都要去涐眉山禮佛還願。 據陳橋爸媽說,陳橋是在涐眉山許願後才生下的,生下後陳橋的身子弱,他爸媽又在涐眉山許了願,於是他家形成習慣,每年一月一日都會去涐眉山燒香還願。 陳橋對燒香許願這事,既不很信,也不抵觸,就像他爸媽所說的,權當是新年的開年遊。 按理說燒香拜佛依的是陰歷,公歷一月一日既不是陰歷的初一十五,也不是菩薩生日,陳橋也問過他爸媽為什麼。 他爸媽的回答很簡單,“心誠則靈!”其實吧,陳橋猜測主要是一月一日有假期。 小孩子心裡存不住事,第二天早上起來,陳橋的心情已完全恢復過來。 坐了高鐵又換乘汽車,緊趕慢趕,陳橋一家終於在中午之前趕到了涐眉山山頂。他們也沒吃飯,直接就進了花藏寺。畢竟他們到涐眉山的主要任務是燒香還願,等把主要任務完成,就可以放開身心玩耍了。 燒香拜佛沒什麼特別,陳橋盡量收束自己的思緒,虔誠的磕頭禮拜。 還是那句話,來都來了,不盡力豈不白費了這大半天的功夫。至於在寺廟裡撒野,陳橋可不敢,他爸媽一直告誡他,“你可以不信,但別做褻瀆菩薩的事。” 幾十個頭磕完,陳橋拍拍手,站起身來,準備離開大殿,他媽媽叫住他,“去抽一支簽,看看你今年的運勢。” 抽簽這種事陳橋也經常做,並沒有多抵觸,於是又跪拜在菩薩麵前,心中默默祈禱自己的心願,“願今年我的修行大進!”再默念三遍“南無阿彌陀佛!”搖出一簽。 陳橋拾起簽,隻見竹簽上用紅筆標著一個“1”字,心中不由暗喜,“簽號是1,想來總不會太差吧。” 陳橋對抽簽其實並不太懂,對簽號對應的意思更是一無所知。好在這不用多困擾,直接在兌簽處換來簽文自然就知道了。 陳橋對這一套操作也是車輕熟路,很快就換好簽文。半掌大小的紙片上寫著一首詩,詩曰:“開天辟地作良緣,吉日良時萬佛天。若得此簽非小可,人行忠正帝王宣。” 簽詩都很直白,畢竟以前燒香拜佛的人多半都是文盲。此首詩簽一看就能懂,再不懂紙片上還寫著“上上簽”呢。 唯一有些不明白的是“萬佛天”指的是啥?難道是“萬個佛在天上祝福”之意?陳橋腦補出“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的畫麵。 對萬佛天到底指的是什麼,陳橋並不是很在意,抽了個上上簽,有個好心情就行了。 回頭看看,他爸媽還在對著菩薩挨個磕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每次磕頭前還要靜默好一會兒。陳橋等得無聊,晃眼看到旁邊有一處寫著“解簽處”,最關鍵的還是下邊標注著“免費”二字。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把自己剛才抽的簽拿去解解,聽聽“專業人士”的說法。 來到解簽處,隻見解簽處也很簡陋,就是一張桌子,後邊坐著個老和尚。老和尚長得童顏白眉,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 老和尚接過陳橋的簽詩,隨意一掃之後就睜圓眼睛,恭聲道:“施主真乃大富大貴之人,心中所求定能如願。” 這些其實都是套路,陳橋所抽中的簽,是觀音靈簽第一簽,確實非常難求,不過竹筒裡同樣的第一簽可有好幾支呢,反正現在的人抽簽隻是圖一個樂子,不會太較真。 和尚也學過統計學、心理學,抽中上上簽的人捐錢多啊! 陳橋一個初中生哪知道這些,他隻是保持著本能的警惕與叛逆,“你都不知道我許的什麼願,怎麼就一口斷定我所求必能如願呢?” 像陳橋這種“小旮旯”老和尚一天接待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個,聞言神情不變,隻淡淡笑道:“老衲不知,菩薩知道呀。” 這種大而無物的解釋陳橋並不滿意,他繼續追問道:“你說菩薩知道,那你說說我求的到底是什麼?” 意思就是,菩薩不能說話,你是菩薩的代言人,你說說唄。 老和尚灑然一笑,心中暗道:“小屁孩,這種問題還想難到我。常言道:普陀山求子,五臺山問智,九華山去病,涐眉山求能力,加之你的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