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謝謝楊師了!”陳橋連忙滿口答應。 這種事誰也打不了包票,不過有楊師出麵,事情已經成了三分,畢竟楊師麵子在小小的安南還是很值錢的。 陳橋打定主意,隻要見到人,他肯定拿出“死不要臉”、“死纏爛打”…的功夫,說什麼也要拜在對方門下。 這段時間對陳橋簡直就是一種煎熬,感覺就像每天有白花花的銀子,從自己身邊飄過,自己卻無力抬手將它們抓住。 看陳橋在自己麵前咬牙切齒,楊師也懶得理他,“那好,我先跟別人通通氣,等約好時間我再通知你。” 第二天剛放學,陳橋就收到楊師的通知,讓他下午三點去“頤悅茶樓”。西川人愛喝茶,談事也喜歡約在茶樓。 頤悅茶樓陳橋知道,就在農業銀行旁邊。陳橋算了一下時間,可以回家吃午飯,飯後還可以小憩片刻,下午好以更佳的精神麵貌出現。 陳橋提前二十分鐘到了頤悅茶樓,他到前臺問了一下,知道楊師在“春風”雅室。陳橋對著鏡子整理了一下衣服,來到“春風”雅室外,他輕輕敲了二下門,得到應答後,推門進去。 屋裡除了楊師外,還有一老者,老者精神矍鑠,目有閃光,身著緞麵唐服,坐在主位。 楊師見陳橋進屋,趕緊招呼道:“臭小子快過來,拜見下你費伯。” 陳橋一聽老者姓費,馬上意識到他是費家的。安南縣雖不大,歷史卻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漫長的時間,逐漸形成了一些家族,安南縣有費、陳、毛、楊,四大家族一說。費家歷史上,陳橋叫得出名字的,就有費詩、費立等。 陳橋一邊在腦中閃過費家的概況,一邊彎腰揖禮道:“見過費伯父。”在來頤悅茶樓的路上,陳橋就思量過,見到楊師介紹的人,應該怎麼打招呼,第一印象很重要。考慮到楊師是比較老派的性子,他朋友的喜好估計和他差不多,諸多權衡之下,陳橋決定采用揖禮。 “老楊,這小夥的精神不錯呀。”費老微笑道。場麵上講究禮尚往來,陳橋如此知趣,費老自然“投桃報李”也要對他表揚一番,這也是給楊師麵子。 陳橋在楊師身側坐下。楊師和費姓老者沒談與煉丹有關的任何話題,天馬行空談著各種趣聞。這些趣聞對成年人來說或許有趣,但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那就乏味之極了。 修煉以後,陳橋的性子變得沉穩了許多,他靜靜坐在一旁,也不插話,目光在兩人之間,左右迎合。看似陳橋在用心傾聽,其實他在看腦中新得的《皇帝內經》。 在來頤悅茶樓的路上,陳橋腦子裡又有了動靜,點開係統,他發現“煉丹”下邊又多出了一大堆書,《皇帝內經》、《難經》、《傷害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 陳橋猜測這大概是係統給出,讓他閱讀的書。陳橋發現係統好像有智慧,每當他真實要接觸某方麵時,總會給出相應的支持。 事關煉丹,事關賺錢,陳橋不敢馬虎,這不,見縫插針就看上了。 過了良久,費老嘆了口氣,對楊師道:“老楊,就憑這靜氣功夫,我家那小子就遠遠比不上。”陳橋心思還在《皇帝內經》上,不知道費老說的是自己,睜著圓圓的眼睛,在二人之間看來看去。 楊師謙虛道:“這小子哪來什麼靜氣,不過是腦子笨,有些呆頭呆腦罷了。你家鴻江才是真俊才,小小年紀,修行都七階了。” “不小啦,鴻江應該比陳橋還大一歲吧?”費老嘴裡雖然謙和,但臉上盛不住的笑意表明,楊師的話正好搔到他癢處。 陳橋不知道鴻江是誰,不過談話中提到他的名字,陳橋的注意力馬上從《皇帝內經》上轉了出來。 “十四歲不到,修行就達了七階,即使拿到京都,也是不可多得的俊彥。”誰說楊師不懂人情世故,這話說得多漂亮。 陳橋記得楊師說過,以陳橋初一的年齡,京都稍優秀的,修行就能達到六七階。那個什麼鴻江比陳橋還大一歲,七階很了不起嗎?不過話說回來,以鴻江的修行等級,放在安南,還真配得上“俊彥”二字。 陳橋的堂哥陳勝春,在錦城五中能排年級前100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比費鴻江還大一歲,修行隻高一階,比較起來,費鴻江比陳勝春潛力更大一些。 “老楊,千裡馬還需伯樂呀!我再厚顏一次,我把鴻江送到你那兒,你幫老哥調教調教。你以前不收徒,我也不好勞累你,現在…” 從老費的話中,陳橋能聽出,老費家的“俊彥”費鴻江,原本想拜在楊師門下,楊師借口推辭了,這次老費借著陳橋找煉丹師傅的由頭,又老話重提。 陳橋對費姓老者心生不滿,“費老”變成了“老費”。 “既然費哥看得上我這幾下三腳貓功夫,我也就皮厚一次,明早你讓鴻江來我住處吧。”楊師這次沒有拒絕,爽快答應下來。 陳橋猜到楊師之所以答應,與自己學習煉丹不無關係。他很想跳起來說,“我不學煉丹了!”手卻被楊師在桌下狠狠按住。 隨後的事就水到渠成了,陳橋拜在了費信門下,費信言明,他公務纏身,不一定有太多時間親自指點,不過陳橋可以去費家藥房,跟著裡邊的師傅學習。 費姓老者名叫費信,費信的提議正合陳橋之意,他對費信心存不滿,不想跟他學煉丹,找下邊的師傅學一樣,反正他有係統輔助。去藥房學習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實操的機會。 這段時間雖沒找到學煉丹的地方,但陳橋通過網絡,對煉丹不再一無所知。煉丹可沒他以前想的那麼簡單,煉丹首先得作屋,就是建造煉丹所需的場地;其次是安爐,就是建一個煉丹的灶,用於控製炭火的溫度;還得置鼎,鼎是指丹爐,就是煉丹所需的陽城罐或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