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要提前二個小時,單是身體檢查就耗費了不少時間。這一點陳橋很理解也很支持,不然泡一次靈池,惹回一身病就麻煩了。 時間來到六點,泡池裡緩緩有水注入,隨即翻騰起濃濃白霧,隻是白霧升到半空,卻像被什麼無形之物罩住,無法再飄散出去。 這一路陳橋看到的奇異之事太多,也無暇去研究白霧,計時已經開始,他幾把退下衣服,光著身子跳進泡池。 雖然注意事項中並未提及是否需要果泡,但以前楊師說過,萬一呢…反正這裡是獨立房間,不會有人隨意進來。 一進泡池,陳橋就感到一股股東西往自己身體裡鉆,他知道這是靈氣。靈氣陳橋以前也感受過,比如在小河村,隻是那個時候的靈氣少如薄紗,而此時像披上一件厚棉衣,感覺完全不一樣。 陳橋並沒去慢慢體會靈氣入體的喜悅,他記著楊師說過的話,一切以突破優先。他決定嘗試一下,看先突破“修”行不行。在神識的指揮下,進入身體的靈氣,慢慢幻化成蛇,先是一條,然後是第二條,第三條… 靈氣蛇在身體裡盤旋、翱翔,神識再是指揮,它們就是不往聚氣期壁壘去。陳橋再三努力,還是不能成功,隻好放棄了。 當“精”達到九階大圓滿後,陳橋就感覺到了聚氣期壁壘。他猜測應該要修、體、精三者同時突破,才能突破到聚氣期,剛才的嘗試隻是一個反證。 在神識作用下,“精”開始啟動,如泥土裡長出嫩芽,慢慢在身體裡延伸;緊接著是“體”,它在身體裡長出一根根圓木,潔白而氣勢恢宏;“修”是最後有反應,它漫出的卻是一條條水柱,如有生命的水龍,在立柱與藤曼間竄梭、旋繞。 藤蔓、立柱、水龍,陳橋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將三者結合在一起,隻是一邊向身體裡注入神識,一邊將進入身體的靈氣灌入其中,讓它們自行演變。 漸漸的立柱開始相互吞噬,並朝著四個角擴散;水龍們也糾纏在一起,最後化為二條,一條飛於天,一條沉於地;藤蔓則在水龍之間化為了萬物。 一個由修、體、精構成的世界就這麼慢慢形成,到某一個點,白光閃過,天地成型。陳橋隻感到如堰塞湖潰堤,洪水一瀉而下,繼而一股磅礴之氣沖體而出,他知道自己已經突破到聚氣期了。 自己的突破,居然是天地形成的演化過程,這是陳橋萬萬沒想到的。他看過其他人的突破體驗,煉體期突破到聚氣期,會有一個圖形變化,別的修行者最多不過是小溪入河、獨木成樹,亦或是春塘初雨,平地成丘,他從沒聽說有誰是世界演變。 說實話,陳橋心裡是忐忑的,畢竟特立獨行並不一定是好事,自己怎麼修著修著就成了“獨苗苗”了呢? 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楊師告訴過他,境界突破之後需要馬上鞏固修行,不然有再次掉回煉體期的可能。楊師還告訴過他,趁著境界突破後體內尚無靈氣,可以試著多吸收一點,便於以後修煉。 這就像吃自助餐,多吃就是賺啊! 陳橋哪會客氣,運轉混元琉璃體就往自己身體裡吸。混元琉璃體是煉體功法,這個時候最適用。 煉體更需外力,此時的一大池靈水,就是最好的補品啊,吸著吸著,一池靈水竟不知不覺被吸乾了。 “尼瑪,不是說好三天嗎?咋還沒過癮就沒啦?” 陳橋正在腹誹,隻見泡池裡又“咕嚕嚕”冒出水來,他用神識一掃,知道此時冒出的水,和最初注入泡池的水一樣,都是靈水。 九龍池有設定,泡池的靈水消耗到一定程度,就會有新的靈水注入,這是為那些天才準備的。 高教練之所以沒告訴陳橋這一點,是因為他根本沒想到陳橋能做到這一步。正常情況下,別說吸乾一池靈水,能在靈水中堅持十個小時以上就算精英了。 陳橋沒想那麼多,饕餮遇到美食,還會想別的事嗎?他甩開膀子,運轉混元琉璃體猛往自己身體裡吸,隨著靈氣大量吸入,一池靈水很快又被吸乾了。 陳橋點開係統,“體”下的條槽已完全充滿,這意味著他的體修已經達到聚氣期一階巔峰。 不久之後泡池再次充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陳橋試了一下,還能再吸。隻是運轉混元琉璃體將靈氣吸入身體,“體”卻不再有變化,這意味著“體”已經到達一個飽和點。 陳橋正有些遺憾,他突然感到係統有動靜,神識轉進一看“修”下的大自然訣開始閃動,神識點上去,一段段文字圖片進入到他識海。 我擦,真是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啊! 陳橋正準備運轉龍象功進行“修”的修煉,新功法就啟用了。 要全麵熟悉大自然訣肯定需要不少時間,不過他有運轉混元琉璃體的經驗,照著大自然訣給出的線路運轉它,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在陳橋獲取大自然訣的同時,泡池的靈水又灌注滿了,他沒再多想,運轉大自然訣將靈氣注入經脈,並在身體裡運行。一個大周天。二個大周天…也不知修煉了多久,“修”下的條槽也充滿了,他的修行達到了聚氣期一階巔峰。 陳橋在這邊悶頭修煉,外邊卻炸鍋了,雖然不知是哪一個房間,也不知道是誰,但有人一連吸收了三池靈水,還是引來了不小的騷動。 這得感謝七中前輩,在建造九龍池時早就預料到會有此類事情發生,所以九龍池並沒有監察靈水去向的法陣,不然陳橋的異動早就被人盯上了。 九龍池管理人員也沒遇到過這種事情,問題逐級上報,最終匯集到周校長那兒。周景玄校長是錦城七中正校長,稍一思索便下令道:“放開了讓他吸,誰都不能設置障礙,並不得探究緣由。現在在九龍池的人,誰也不許離開,等候學校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