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蒲縣外的田地上,那一捆捆的糧食都已經堆好了,就是地裡的麥桿,也讓勤勞的蒲縣百姓清理的乾乾凈凈。 這大炎一號,雖然比不上土豆,但是卻也遠超以往所有莊稼的產量。 一個個麥穗,飽滿無比。 一個麥穗,金黃如陽光。 也都散發著麥子的香氣。 而田野旁邊, 不少從同縣過來的大唐百姓,都站在旁邊,羨慕的望著這蒲縣的百姓,還有地裡的那些莊稼。 “去去去,你們都給我離遠點,別踩我家的地,踩壞了你們賠不起。” “那個人,乾什麼呢?想偷我們的莊稼?放下!這麥子也是你們能拿的?你們看歸看但,如果在偷偷摸摸的偷我們大炎的麥種,小心我告訴縣老爺去,把你們拉入黑名單,一輩子都別想要進蒲縣。” “你們都看什麼呢?現在春耕正忙,難道你們不用春耕的嗎?” “啥?你們都栽種上了?哦,也對,你們地裡沒有莊稼,哎呀,好羨慕你們那麼輕鬆,不像我們大炎的百姓,還得先收割了這一茬麥子,再把地給犁了一遍,才能再繼續耕種。” “哈哈哈….你小子,就別占了便宜還賣乖了,我說,我們大炎現在還收百姓呢,就我們青州還收百姓呢,實在不行,你們都過來吧,大炎真的比大唐強多了。” “就是的啊,現在剛剛春耕,你們過來了,還能不耽誤這一茬栽種,看看我們這莊稼,哈哈哈,那糧倉都要滿了,而且我們大炎的稅收可簡單了,有多少收多少稅,不像是大唐,奶奶的,是按照人頭收稅。” “聽說等到明年,我們這裡都能栽種土豆了,那可是畝產三四十擔的神物,隻要栽種了這兩個莊稼,以後就再也不會挨餓了,不!現在就不會挨餓了,哎呀!你看我,陛下都要把我的胃口養刁了,多謝陛下啊!” “誰說不是啊,看看現在的莊稼,再看看之前的莊稼,真的是強太多了。” “…….” 不少在耕田中的大炎百姓,朝著站在路邊地頭,目光中露著深深羨慕的大唐百姓喊道。 這兩撥人,現在看上去真的就像是兩個世界的人一般。 大炎百姓臉色紅潤,精神飽滿,乾起活來更是風風火火,好似有用不完的勁。 可是反觀大唐百姓,他們比大炎百姓受傷很多,臉上也沒有什麼精神,那暗淡的雙眸中全都是渴望。 說實話,雖說青州才不過加入大炎大半年,但是百姓們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真的是改變了很多很多。 在經過這一個冬天的修養,還有各種識字班的開展,文化的提升,讓大炎百姓直接展現出了無比積極向上的綜合狀態。 簡直是,完爆旁邊的那些大唐百姓。 大唐百姓你看我,我看你,都沒有說話。 但是, 這些話,他們是記在心裡的。 畢竟, 對於美好生活的向往,就算是他們沒有讀過書,但是這一點每個人心裡都是渴望的。 特別是大炎的稅收政策,更是讓他們心動不已。 有多少地,收多少稅。 多麼簡單的一句話。 但是,大唐卻不是這樣。 他們這些百姓栽種著地,付出了非一般的勞動,但是卻要繳納大量的稅收,而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氏族門閥和地主財主,卻隻可繳納很少一部份的稅收。 這讓他們感到了無比的不公平。 比吃不上平價鹽,還要委屈和難受!. ….…….….….…. 長安。 太極宮。 李世民無比嚴肅的坐在上麵。 長孫無忌,房玄齡,裴寂,蕭瑀,魏征他們皆在? 大唐,又出亂子了。 而且這個亂子,比之前那個鹽的事情鬧得還要大。 鹽事,總算是平息住了。 原本氏族門閥還都無比擔憂,可後來,大炎並沒有對大唐進行大傾銷,盡管有一些零星的售賣,但是,這撼動不了氏族門閥的根基。 雖說百姓們心中有怨言。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大唐,大炎的食鹽是不好買的。 流入大唐的這些零星食鹽,基本上都被上流貴族包圓了。 現在, 在大唐的這些貴族,皆是以能吃上大炎的食鹽為榮耀,就算是氏族門閥,也都是全都換成了大炎食鹽。 至於大唐出產的精鹽,則是全都高價賣給了百姓。 但, 現在,又一件事開始發酵了。 那就是大炎的稅收政策。 攤丁入畝! 一體納糧! 多少地,交多少稅! 這稅收政策讓大唐百姓瘋狂,但是,卻讓李世民他們頭疼不已。 “陛下,現在長安上下,還有關內道,河北道的百姓,都已經知道了大鹽的這個稅收政策,這個影響….比大炎食鹽的影響還要大。” 房玄齡沉聲道。 “一群亂民,他們究竟在想什麼呢?” “陛下,咱們大唐可萬萬不能學大炎啊,咱們大唐的稅收政策,可是歷朝歷代傳承下來的,乃是….乃是祖宗之法,萬萬不可更改!” 裴寂沉不住氣了,當房玄齡聲音剛落下,他便直接開口。 奶奶的。 這真的是要了命了! 如果說鹽業,是氏族門閥的主要枝乾之一,那麼這田地,就是他們氏族門閥這株參天大樹的絕對樹乾了。 大唐若是也學大炎,那….他們氏族門閥隻有一條路。 就是造反! 土地是他們的根! 若是敢動,便是不死不休! 房玄齡,長孫無忌,蕭瑀等人的眼角也都是輕輕顫抖。 這個政策,說實話,他們心裡也都是不認同。 他們就算不是氏族門閥,但,再怎麼說他們也比一般的百姓強,哪一家手裡沒有些土地? 若是實行這個稅收政策的話,說實話,他們要交的稅也大大的提升了起來。 這等於平白無故多繳納錢財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心裡自然不願意。 裴寂的呼吸也有些急促。 這件事,真的是棘手。 大炎….他們這是真的要逼死大唐! 還有, 大炎皇帝的腦子裡是有坑嗎? 如此一來,他得少收多少稅? 有錢不賺,白白給百姓? 圖什麼?! 朝代是這麼過來的,他大炎皇帝….為何要如此特立獨行? 眾人沉默。 他們心裡都有一個沉甸甸的石頭,壓的他們都有些喘不過來氣了。 祖宗之法? 確實,大唐雖說稅法是略有改變的,但,其實和秦漢大差不差,都是一係相承,百姓頭上的稅一直都是這麼征收,頂多百姓頭上的稅名不一樣罷了。 可現在! 大炎開了個很壞很壞的頭。 “是啊陛下,這大炎稅法,不能模仿,若是真的模仿大炎,那….怕是咱們大唐所麵對的混亂局麵,比前朝還要恐怖!” “前朝不過隻是開了科舉,便引起了士族門閥那麼強烈的反對,若是征稅法在改革,怕是會直接讓氏族門閥提著兵刃找陛下你來。” “這稅法,是在掘士族門閥的根,不!不僅是氏族門閥,還有咱們天下那些數量恐怖的鄉紳地主的根!” “到時候,陛下,朝廷瞬間就會分崩離析!無法想象啊!” 長孫無忌深深吸了口氣,也附和道。 這話, 聽著像是給氏族門閥開脫,是想要維護的利益。 但。 這話的正確性,在場的所有人都很明白,也都很清楚,真的如同長孫無忌所說的一般。 隻要敢學大炎,推行這樣的稅法,嗬嗬嗬,整個天下除了百姓,估計就沒有高興的。 可是,大唐靠的不是百姓啊。 百姓能有多少力量? 百姓能有多大的實力? 百姓,又能有多少購買力? 他們高興不行啊。 百姓怎麼可能擋得住士族門閥,還有天下那些地主鄉紳的沖擊? 到時候, 大唐,會瞬間崩潰! 這是很正常的。 “陛下,輔機還有裴司空說的對。”一直沉默著的房玄齡,也開口了,罕見的和裴寂他們站在了一邊。 大唐現在就是這種情況。 太極宮中,寂靜無聲。 李世民深深吸了口氣,艱難的點了點頭。 “朕,知道,也清楚。” 李世民沙啞道。 他的目光,望向了大殿外。 “這大炎皇帝,他的腦子裡到底怎麼想的?這法子也敢推行?讓利於民?百姓懂什麼啊,他對百姓那麼大的便利,難道就不怕百姓鬧亂子嗎?” “還有大炎皇帝,如此大力的推廣文化,推廣識字,難道就不怕百姓作亂?”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為了好管理百姓都是推行愚民政策,可為何….大炎還要給百姓開智?” “大炎所走的路,和咱們大唐截然相反,大炎皇帝他….倒是好大的魄力。” 李世民緩緩道。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都是沉默。 確實! 這一點,他們也是無比認同李世民的。 他大炎皇帝,真的是有這個魄力,直接跳出了歷朝歷代所慣用的一些手段,竟然朝著相反的路上前進,而且效果看上去,似乎也還不錯。 但, 這樣的魄力,歷朝歷代,也隻有大炎皇帝他敢走。 說實話,李世民自己都不敢這麼做。 還真的不敢! 不說別的, 就這個稅法,隻要推廣,怕是自己第二天,都要被氏族門閥被地主鄉紳給五馬分屍了。 “陛下,這件事….這件事咱們朝廷就不要搭理了。” “保持沉默,就是最好的回應。” “百姓們如此鬧上一陣子,也就不了了之了。” 房玄齡沉聲道。 李世民無奈的點點頭:“現在,也隻能這樣了。” 太極宮,再次沉默。 “等到七八月份,不忙的時候,朕要派人在去趟大廈,再去看看,再去瞧瞧。” “他大炎,到底是怎麼回事!呼….好了,回去吧,朕乏了,想要歇息。” 李世民揮揮手,直接閉上了眼睛。 “陛下,臣等告退。” 房玄齡,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紛紛起身,躬身退去。 太極宮中,瞬間空無一人。 “陛下,這是最新一期的大炎周報。” 這時候, 李君羨走了進來,輕聲道。 大炎周報,李世民是從來沒有缺過一期。 聽到這話,李世民有些激動的驟然睜眼,伸手拿過來報紙,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起來。 【又一大豐收,百姓們臉上的笑容!】 【號外號外!豐收豐收!順天道已經布滿了土豆,等到明年整個大炎都可栽種!】 【北海道新氣象,新經濟,新發展,新機遇,旅遊養殖為主導的方向!】 【…….】 一個個醒目的標題,充斥於眼簾。 李世民看著看著,不知不覺中他的嘴角都是翹起來了。 似乎整個人,也都沉浸入了大炎如此蓬勃的發展之中。 【矚目!大炎第一個發電場進度已經百分之三十五,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啟明計劃正常進行,六月有望點亮第一個電燈!】 這時候,李世民又看到了一個標題。 他的眼睛一亮,立馬如饑似渴的再次看了起來。 發電廠! 啟明計劃! 這兩個詞,在這一陣的大炎周報上可以說是非常常見。 可是李世民,無法想象這東西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些字他都認識,但組合到一起,卻完全看不懂。 電燈…. 似乎就是用電來燃燒的燈,就跟是蠟燭一樣。 但是, 上麵解釋了,一個小電燈,完全可以輕鬆也壓一千根蠟燭放到一起的亮度。 而且每次電量電燈,隻需要拉一下開關就行,比費勁把貨的點燃蠟燭也要輕鬆的多。 可是, 李世民就算是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這電燈到底是什麼樣? 更也想不明白,一個小小的電燈怎麼能會有那麼大的亮度呢? 他不懂,完全想不到! 一千根蠟燭啊! 就算是皇城,也從未沒有點燃過一千根蠟燭的時候。 鳳儀殿,太極宮,立政殿這些皇城的核心宮殿,到兩晚上也不過才點燃一百多根蠟燭罷了。 這都是很奢侈的事情了。 這電燈,到底是什麼東西? 怎麼可能亮度,能超過一千根蠟燭的亮度呢? 嘶…. 呼…. 李世民重重的吐了口氣,邊看邊想,不知不覺的情況下,頭發都被薅掉了一大把一大把。 房玄齡,杜如晦,李靖三人從皇城離去後,並沒有回家。 (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二百一十八章∶天策上將的驚慌,怎會是這樣!(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