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陳慶之,宋應星他們都在這裡。 見到李寬,立馬迎了上來。 “陛下,看,咱們成功了!” “我們解決了最後的火花塞製造工藝,現在,這內燃機的所有構造,都和陛下你給的圖紙一模一樣,也和陛下你解析的構造一模一樣。” “不過陛下,這東西,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啟動。” 宋應星撓撓頭,有些尷尬的說道 旁邊的郭守敬等高校的一些學生和老師,也都是有些尷尬。 李寬瞇了下眼睛。 “啟動不難,我先看看內燃機。” 李寬走了進去。 就在人群中央,一臺被打磨的通體光亮的內燃機,就靜靜地擺放在桌子上。 李寬深吸口氣,來回看了很久,也用手摸了很久,最後點點頭,看上去確實不錯。 “這東西,是該啟動下了,這東西啟動其實和蒸汽機一樣,也需要某種能源來驅動。” “應星,我之前讓你準備的火油,找到了嗎?拿過來吧,到了該用到它的時刻。” 李寬望向了宋應星。 宋應星立馬拍了下腦袋。 “陛下,有!早就準備好了!” 宋應星立馬叫了兩個人。和他一起去抬火油了。 火油,就是石油。 這東西在大唐並不希罕。 雖說不成規模,但是,不難找到。 說起來,最早發現石油的記錄源於成書於西周的《易經》:澤中有火,上火下澤。 澤,湖泊池沼也。 其實這種現象,就是石油。 而且煉化石油的記載,在百年前也已經有了。 比如北魏石所著的《水經柱》,書中就有介紹了好多煉製石油的法子,甚至於都有從石油中提煉潤滑油的法子。 當然,可能質量還不算是太好,但足夠用一下了。 很快, 宋應星他們,就抬著一大缸石油走了進來。 這石油,看上去已經很清澈了。 看來, 宋應星他們在煉製上,也下了不小的功夫。 李寬吩咐他們直接倒進去。 然後,伸出手,攥住皮帶,用力一拉。 “騰騰騰….” 瞬間,內燃機起火,發出了野獸般的哄聲。 一下子,周圍人群沸騰。 “嘶….陛下,這就是內燃機嗎?” “這….這看上去,比蒸汽機好用多了!” 郭守敬激動,伸手都想要去觸碰。 但, 被李寬拍了一下子,給製止了。 “不要動,內燃機工作的時候,這鏈條能輕易的把你們的手指給割斷。” “但這話說的倒是沒錯,內燃機各方麵,都要比蒸汽機方便些。” 李寬想了想,繼續道:“既如此,那麼機械廠就開始生產內燃機,然後多造些工具,可以適配內燃機,就像是蒸汽機帶動的各種機械一樣。” “我相信,以你們的智慧,這些事情難不倒你們。” “對了,還有一件事,你們沒事也去新區瞧瞧,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內燃機驅動,然後要生產什麼樣的工具來應對,比如需要鉆孔,打眼的,你們就生產內燃機能搭載的鉆頭。” “若是要起重,你們就生產能搭載的各種齒輪等等,心臟有了,應用起來也並不難。” 李寬沉聲吩咐。 “是,陛下!” “放心吧陛下,我們絕對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宋應星立馬領命,這個目前大炎最高學府的執掌人,把這個事情交給他,李寬很放心。 “那就好,也多和郭校長還有和珅他們結合下,好了,大家繼續忙吧。” 李寬點點頭,吩咐道。 眾人散去。 李寬又在機械場轉了轉,便回到了雁雲宮。 此刻, 和珅,還有袁天罡等人都已經等著他了。 郭守敬跟著他回來,這會也走去與和珅會合起來。 每個人都帶著一大堆的問題。 雁雲城新區,建設的如火如荼。 但是大唐這邊,攤丁入畝卻讓李世民他們感到了極多的阻力。 太極宮。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雙眸中全都是疲憊。 這幾天他真的是要折騰壞了,可是攤丁入畝的事情,一直到到現在還都沒有解決。 不說其他地方了,就連長安還都沒有推行下去,可以想象,這段時間他們的成果,僅僅隻是停留在了口頭上。 “陛下,這個消息之前試著散播出來,引起了天下百姓的反對之聲了啊陛下。” “攤丁入畝,終究還是要三思啊陛下。” 戶部尚書崔尚書出列,低喝道。 “是啊陛下,大炎那地方不過就是蠻夷之地,我中原王朝,歷朝歷代都沒有實行過這樣的政策,必須三思!” 又有人站了出來,進行附和。 “大炎是蠻夷?虧你們說的出來,難道你們就不知道,青州怎麼沒的?突厥又是怎麼沒的?” “大炎之強盛,你們從未聽說過,你們….這是要拖累死我大唐!” 有人憤怒開口。 “這話說的,我可不認同啊李大人,你知不知道,攤丁入畝這個政策推行下去,會引起多大的反抗嗎?多少百姓都上書請奏,讓咱們撤回這政策。” “哼,撤回?陛下,絕對不能撤回,咱們也不能拖了,大唐有律法,他們不同意就到牢裡待著去!” “你放屁,如此強硬推行,百姓憤慨無比,陛下一世英名都要會在你們手裡!” “笑話!我看不是百姓憤慨,而是你們憤慨吧,我大唐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地,你們還想著自己的口袋!” “…….” 大殿上,無數爭吵再次掀起,比菜市場還要混亂。 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等人站在前方,眼眸深沉。 這樣的情況,已經出現很長一段時間了。 原因無他。 就因為,氏族也分裂了。 有的支持這個攤丁入畝,而有的則是強烈反對。 當然,每個人也都有他們的理由。 有的氏族也都看出來了,若是再不改革,大唐真的要沒了。 有的氏族,則是已經忍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蒙受損失了,若是攤丁入畝在實行,氏族還叫氏族嗎? 各種有理,兩派分化。 這些,李世民也都看在眼中。 但…. 這場鬧劇,終究,是要落下帷幕了。 “夠了!!” 李世民低吼一聲。 剎那間,太極宮壓雀無聲。 隻有眾人哼哼的,朝著對方甩了下袖子,隨後他們都望向了李世民。 “攤丁入畝,鄉紳一體納糧,有多少地交多少稅,這本就是天經地義,在大唐沒有人能有不交稅的權利,就是朕的皇莊,也要交稅!” “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朕命你們為特使,聯手推行此政策!” “若是再有搗亂者,直接律法伺候!” 李世民深吸口氣,重重說道。 “臣等,領旨。” 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李靖,齊齊的往前走一步,躬身道。 這,也是他們昨天商量好的。 想要達成共識,估計是不可能了,若是再拖下去,明年也夠嗆執行下去。 所以說,必須要強硬了。 拿出當年玄武門之變,那股子強硬! 李世民也徹底的下定了決心。 “陛下,陛下,陛下三思啊陛下,如此太傷百姓了!” “陛下,不可啊,這有傷我大唐國體。” “陛下英明,陛下英明.臣代替天下百姓,多謝陛下!” “如此我大唐,終於可以走向追趕大炎的道路,這個政策,臣等定然會好好配合三位大人推行下去。” “…….” 大殿之上,又是一陣喧鬧。 李世民雙眸陰沉,一甩袖子,直接離去了。 長孫無忌,房玄齡和李靖三人相視一眼,立馬開始著手安排推進。 他們知道,這一次骨頭很難啃。 可是再難,也得去做了! 如果連這個事情都擺不平,大唐還談什麼去追大炎呢? 回到寢宮, 李世民很是疲憊的,坐到了案桌後。 這個政令,終究是下去了。 自己,還有大唐,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就算是再難,也要咬牙撐下去。 不然….大唐的未來,是在大炎,而不在自己手裡了。 李世民飲了口茶。 雙手輕輕揉了揉太陽穴。 眼眸,微動。 拿起了桌上,最新一期的大炎周報。 【雁雲城新區,咱們再添一科技助力,內燃機強勢歸來!】 【雁雲城新區前瞻,可容納百萬居民的超級城池!】 【雁雲城新區分析,未來天下城池的發展方向!】 “….…” 大炎周報上,最多宣傳的就是關於雁雲城新區的事情。 李世民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過去。 呼吸,微微粗重。 雁雲城新區。 大炎皇帝怎麼想的? 沒有城墻,他真的敢設計? 而且這些住宅區的設計,前所未聞! 七八層樓高,那得是多麼的壯觀? 李世民提起筆,看著大炎周報上的報道,又在一張紙上,添了幾筆。 這張紙, 赫然就是李世民從大炎報上,總結提煉出來的地圖。 “這樣的設計,這樣的安排,還取消了城墻,咕咚….” 李世民艱難的咽了口唾沫。 他真的是無法想象,大炎今後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為什麼,朕的一個命令,就有那麼多反對扯皮的聲音,哎….” “又為什麼,大炎皇帝的聖旨,整個大炎都能跟著揮舞。” 李世民長嘆一聲,眼眸中全都是羨慕,還有濃濃的嫉妒。 ….….….….….…. 長安城,沸騰了。 爭論了將近快要一個月的攤丁入畝,有關的政策,在今日終於塵埃落地,陛下,終於敲下了這麼個錘子。 推行! 推行! 推行!! “陛下終於知道問題的癥結所在了,陛下終於開始走向正確的道路了,陛下終於從基礎上抓起來了!” “誰說不是啊,陛下這做法,真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大炎的這個政策,咱們早就該學習了!” “沒想到有生之年,咱們也能享受到大炎百姓才能享受的政策啊。” “娘的,這下子我們可真的是解放了,終於不用躲躲藏藏,隻需要有多少粒種多少地就好了。” “誰說不是啊,聽說今天朝堂上,還是有不少人反駁的,但這是大勢所趨,不然咱們大唐要被大炎遠遠的落在後麵了,連趕都趕不上了。” “沒錯!咱們大唐這一次真的是學到了好東西,我就是說嘛,大炎人家都已經交出了無比完美的答案,咱們隻需要跟著抄就行了。” “哎….不知道咱們大唐能抄到那一步,聽說雁雲城那邊都開始修建新區了,雁雲城發展繁榮,都已經無法容納多出來的百姓了。” “哎,咱們的大唐啊,走一步看一步吧,誰知道能走到那裡去啊,你看現在光一個攤丁入畝,都那麼難。” “…….” 長安的百姓談論著,全都說著這件事。 盡管磕磕絆絆,但長安的百姓們也是高興的。 這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房玄齡,李靖,長孫無忌等人走在朱雀大街上。 他們聽著一個個百姓的興奮聲音。 很是高興。 “呼….咱們終於走出去這一步了。” 房玄齡有些感慨,聲音低沉。 “接下來,咱們可要萬眾一心,把這件事推下去!” “是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個政策肯定還有不少地主鄉紳,士族門閥不配合,但還是有不少支持咱們的,這就足夠了。” “剩下的那些,敲打敲打,成不了什麼氣候。” “努力吧,不知道咱們長安,什麼時候才能要擴建新區。” 李靖長嘆一聲,緊緊握了下拳頭,羨慕無比。 雁雲城新區! 這件事,他們當然也都知道了。 “大炎這新區,真不知道會建設成什麼樣子。” “等建設成功後,咱們必須去看看。” “必須的!走吧,去衙門,後麵可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呢。” “走!” “…….” 他們並肩離去。 大唐這個臃腫的巨人,多多少少動彈了下。 至於他們做的這些工作,是不是為了以後大炎省事,就不得而知了。 時間,在忙碌中過得總是很快。 八月的大炎,迎來了炎熱,也迎來了蓬勃生長的時節。 八月對莊稼而言,是很重要的。 九月金秋就要豐收,而八月,是莊稼最後結果的關鍵時刻。 再加上天長,也是大炎新區進展最快的時候。 一切都進入了正軌。 特別是內燃機的出現,直接又讓建設進度提高了數倍。 然後,還大大帶動了石油的開采。 現在和珅正滿大炎的,去尋找最適合開采石油的油礦。 石油的重要性,瞬間拉滿。 有需求的東西,發展總是很快的。 而且在八月上旬的一天,李寬坐上了前往遼東城的炎馳道車。 郭守敬和珅陳慶之等人,都沒有跟著。 (本章完) . 最新網址:
第二百四十九章∶這臃腫的巨人,開始行動了!(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