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疑慮(2 / 2)

  隻有小部分與同伴,或其他有威望的頭目的帶領下,轉成賊匪。

  其實之所以會如此,也與雍、齊兩國當年沒有製定嚴苛的朝堂轄製江湖的策略有關。

  一百多年前,梁國孫烈,雍國應玄吉,齊國武鳴,這三位猛人平定混亂定鼎天下之後,梁國太祖孫烈對江湖客的禍害認知深刻,決意治理江湖,且取得不錯的成果。

  這才有了梁國百年安寧。

  可惜許飛生不逢時,沒有趕上好時候。

  而雍國應玄吉,齊國武鳴或者是沒有這般想法,也可能是做不到如此程度,總之雍齊兩國一直都是朝堂與江湖共天下的狀態。

  雖然平時雍齊兩國百姓既要供奉朝廷,還得奉養各大幫派武館,負擔尤其之重,但在發生大亂之時,這些幫派武館卻也真的上。

  雍國王陶,領導齊國七十萬民夫叛亂的幾個頭領被刺殺,就是雍齊兩國內的幾個知名武館幫派所為。

  直接讓這兩股大規模的起義在起事隻一個多月之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就星崩雲散。

  反觀梁國的武館幫派勢力,大多都還在觀望。

  畢竟這些年他們雖然也過上了好日子,但心底裡何嘗沒有過去受到朝堂轄製而有所怨恨。

  這也就造成了梁國朝堂雖然因為幾位反叛的王爺突然暴斃而平復下來,但也終究無法抵擋於守心的叛軍,狼狽的從梁京逃了出來。

  並且在情勢稍有安定之後,朝堂上就有人開始就前任官家與幾位反叛王爺的突然死亡提出質疑,矛頭直至賢貴妃。

  讓梁國的局勢更是內憂外患。

  不過這些對於遷移到大刀城的許飛一家來說,卻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基本隻能算是談資。

  最多也就是擔心過去的友人,或許會受到動蕩的影響。

  而就在這種外界紛爭不斷,大刀城內安寧平定的情況下,時間悠忽而過。

  又是近一年悄然流逝。

  雖然許飛還是沒有能夠功成先天,但對於如何成就先天,卻已經有所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