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等得費城消息的卡邁克爾在2月中旬收到來自國務卿的指示,要求其聯絡西班牙作為中間方同駐法國公使門羅一起協助美國派駐北非各國特使的談判工作,並且他可以暗示西班牙,如果幫助得當的話,他們可以得到美國國內對於盟約善意的回復。 隻不過西班牙外交大臣加多基可不會這麼簡單就上鉤,他表示美國必須做出明確回復來推進同盟談判,否則他會懷疑美國是否真誠想要解決圍繞西班牙和美國之間的問題。直到現在加多基還沒有透露出去年和國王確認過的貿易條件,因為國家談判之間,有些底盤不可能太早的露出,否則隻會讓美國得寸進尺。 由於卡邁克爾沒有總統的完全授權,西美談判再一次被拖延。而加多基不可能讓西班牙圍著美國轉。因此他調低了談判的層級,從隨時可以談,改到每周一談,並讓自己的助手阿澤維多接受工作。 同時阿澤維多還要接手西班牙和英國之間西海岸劃界問題,去年西班牙在努卡特灣問題上的退讓,雖然沒有條約確認,但是在西班牙的行動上,英國實際得到了哥倫比亞地區,當地的毛皮滿足了英國人的胃口。不過西班牙要求以北線 49度線畫界,英國人遲遲沒有同意,隻承認北緯42度線是新西班牙北部的疆界。雙方都在申索中間地區的歸屬,但是又因為當地山地縱橫,沒有多少資源,武力解決不是兩國解決的方案。西班牙官方已經將這塊中間地帶命名為俄勒岡,也算是作為表達這塊地區主權的方式。 “對美同盟談判和俄勒岡劃界,雖然看上去是兩個事情,但是實際上是綁在一起。我們已經放棄了哥倫比亞,不能在俄勒岡讓步,否則隻會讓英國人伸手得更多。這是一個外交持久戰。”加多基對自己的助手叮囑道。 而為什麼加多基要從這兩件事情上轉移,最大的原因是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各國和法國的外交關係也出現不同於往年的變化。最明顯的是普奧在德意誌的和解,顯然就是沖著法國去的。去年12月,奧地利的軍隊占領布魯塞爾和列日,獨立不到一年的比利時聯合省滅亡。而奧地利人並沒有撤出他在低地的軍隊,而是在法國邊境上駐紮著,這實在是不讓人浮想聯翩。 無獨有偶,在意大利地區。撒丁王國國王阿梅迪奧三世成為對法國敵意最明顯的國家,如果說意大利各個邦國都有開明的君主進行的改革,那麼1773年上位的他完全不同於他的父親,對與新思想十分冷漠,他一心隻抓軍隊,想學習普魯士打造一個國家強軍,而他父親的改革他手裡幾乎都半途而廢。而他打造普魯士式“強軍”卻因為法奧同盟的存在,而沒有用武之地。 法國大革命後,這份敵視上升到思想層麵。撒丁王國邀請意大利邦國,建立由邦國派出的代表組成的邦聯議會,形成反對革命的防禦同盟來保護自己。但是這個邦聯包藏禍心,它隻邀請帕爾瑪公國,摩德納公國,熱那亞共和國,盧卡和馬薩城邦,這些都是比起撒丁王國國力弱很多倍。帕爾瑪波旁是西班牙波旁分家出來的,帕爾瑪大公費迪南多一世迷戀舊製度,但是並不代表他能接受撒丁王國的領導,因此直接通風報信給自家侄子。 “整個歐洲局勢,因為一場革命,而再一次洗牌。自路易十五和瑪利亞.特蕾莎就維持的法奧同盟已經瓦解,撒丁王國也成功擺脫法奧同盟對它擴張的限製,歐陸未來很可能形成一個反對法國革命的同盟。”加多基向阿方索報告,並預言了最大可能的局勢發展。 而阿方索也十分重視這個形勢的發展,因為加多基的預言的確發生在未來,而且還連續出現了七次反對法國的同盟。 “普奧協同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是撒丁王國顯然是想趁這波反對法國革命的趨勢,來獲取他們在北意大利的最大利益。但是我不認為它會取得成功,倫巴第的奧地利人不會無動於衷,更不要說北意大利邦國的反抗意願。”阿方索分析道,隨後話鋒一轉,“但是如果我們支持撒丁反革命事業,你覺得他們會不會行動?” 加多基本來聽著前麵的話,準備贊同,但是隨著國王吐出最後一句話,立刻就感覺不對勁。支持撒丁反革命事業,不就是支持它擴張。這幾乎違背波旁和哈布斯堡在意大利的默契。 18世紀被公認喜歡擴張的國家有兩大一小,一個是俄羅斯帝國,另一個是普魯士王國,最後一個是撒丁王國。撒丁王國作為一個小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幾乎沒有缺席任意一場意大利的爭霸戰爭,它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靠戰隊,從波旁和哈布斯堡的世襲領地的獲得。 “陛下,普奧都沒有下場,撒丁恐怕沒有足夠的膽量去對抗法國。”加多基詢問道。 “不,我並沒有指望撒丁王國去對抗法國的革命,但是如果對象是北意大利諸國呢,撒丁的體量正好可以擔當這個責任,而且這也是打破現在意大利秩序的機會,”阿方索更正道。 當年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奧地利尋求和波旁王朝和解,就首先和西班牙締結的《阿蘭胡埃斯條約》互相保障雙方在意大利的利益,西班牙因為半個世紀的不停歇的戰爭疲憊,選擇在意大利方向休兵,結束波旁和哈布斯堡超過半個世紀圍繞意大利諸國王冠的爭奪。 在阿方索看來,西班牙地緣位置適合擴張方向是半島和地中海,意大利地區從羅馬帝國開始就是它的精華地區,加上西班牙有聯統意大利邦國的宣稱。雖然沒有礦產資源,但是農田和人力也是西班牙需要的。現有的《阿蘭胡埃斯條約》綁住了西班牙的手腳,需要一個國家給西班牙解套。雖然之後革命法國也能做到,但是阿方索還是選擇撒丁作為適合對象,畢竟和一個強國打交道,阿方索還是更喜歡欺負小國。 “可是北意大利並沒有強大的革命勢力。” “沒有的話,他們也會為了擴張找到所謂的革命勢力。而西班牙正好也趁著撒丁打破意大利秩序,來伺機行動。”阿方索對於歷史上統一意大利的國家,可是很有自信的。